泗阳县众兴镇:公共空间成为群众增收“聚宝盆”

今年以来,泗阳县众兴镇核清底数,“找到源头,抓住重点”,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把公共空间治理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原建国木材厂,占地82亩,该地块被政府征收多年,后被他人侵占,我们收回并复垦对外发包,集体年增收3万元;对锅底湖边被他人侵占17.4亩鱼塘收回对外发包,集体年增收4.6万元;高速公路取土塘120亩,取土塘边20亩土地被村民侵占,收回对外发包,集体增收5.9万多元。对村内‘十字河’132亩水面对外发包进行无害化养殖,集体年增收5.28万元;对古黄河沿线136亩滩面,统一栽植了3500棵杨树,村集体将年均增收10万元。”众兴镇杨集村党支部书记黄卫国兴奋地说。

杨集村为使公共空间治理增收的资金保值增值,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经多方筹措及省民委的策应扶持,共投入396万元在意杨产业园购置412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对外发包,年收入承包金10余万元。标准化厂房的购买、发包,壮大了集体资产,实现了资金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良性循环,既推动产业发展,又增加集体收入、带动就业。像杨集村这样把公共空间变成群众“聚宝盆”的还有界湖、姚圩等7个村,全镇实现公共空间治理增效共130余万元。

胡 光周天照王守成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