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小街巷是一个城市的基础单元。它们或热闹,或安宁,记录着城市形象的变迁,承载着城市文明的进步。

“黄河九曲通佳气,西域咽喉在此间”的兰州承天地之恩泽,得黄河之浸润,孕育出有根基、有历史的小街巷。

而近年来,兰州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持续加大“景观示范街”和小街巷的治理力度,小街巷纷纷“旧貌换新颜”。一条条特色小巷饱含着兰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一面面文化主题墙则彰显了兰州创文气质,兰州小街巷焕发出的新光彩让“城市之窗”更加明亮。

贡元巷文风古道

贡元巷位于兰州内城东部,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北起张掖路,南抵庆阳路,西临中央广场,中间被武都路分割成南北两段。贡元巷曾是清乾隆年间的兰州府贡院,诞生了甘肃初级师范学堂,也是兰州原有四大书院——求古书院的“藏身之所”。这里是老兰州最具书香气的地标。1990年以后,贡元巷的四合院逐渐拆除,建为楼群,但是老街巷的行制犹存。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如今,巷子里最吸引人的还是2006年原址复建的求古书院。重修后的求古书院由门楼和求贤堂、言教斋、理知斋、道明斋、藏书堂五大书院主堂组成,满街古式建筑,放眼望去,文风古道,令人畅然。而与其毗邻的武都路、张掖路、静宁路均已是现代都市景象。

箭道巷骑射印记

箭道巷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小巷,南起张掖路,北至南滨河路。据史料记载,箭道巷原同甘肃省政府、山字石连为一体,同属明肃王(朱楧)府邸。公元1666年,明肃王府被建为甘肃巡抚署。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移节兰州,监管巡抚事,改巡抚署为总督署,方圆二里,署东辟为箭道。箭道是个长方形的操场,可容数百人操练。箭道巷在明、清两代,是官兵练功射箭的地方。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现如今从张掖路步入箭道巷,行人、车辆井然有序。小巷右侧的小游园成了市民驻足休息的场所,坐在小游园里,欣赏墙壁上的《淳化阁帖》浮雕碑刻,看看历代名臣法帖,让人心生宁静。而小巷左侧墙上绘制的骑马射箭图却又让人仿佛感受到箭“嗖嗖”、马“嘶嘶”的刺激。

道升巷繁华“幽径”

道升巷南北走向,因南口为兰州道衙署,以道台升官吉祥语而得名。兰州著名史志专家邓明撰写的《街巷旧事》中记载,道升巷曾是兰州靴鞋行的集中地,上世纪50年代渐次消失。此外,道升巷的北段还曾是西药房的集中地,也是甘肃早期金融业所在地之一。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现如今,这里只是一条普通的小巷,成了城市繁华的“背后”,人们逛街购物之余,品尝美食的地方,而街面上停放的共享单车则静静地“看着”时光流过。

金塔巷“革命红巷”

金塔巷位于酒泉路与永昌路之间,呈东西走向,全长800多米,自明初筑城后,这里一直是内城的重要通道,兰州府和道衙门多驻于此。自清末以来,自东向西分段称道门街、仓门巷、横巷子;民国三十四年,这条路统称共和路。1958年以甘肃省金塔县命名为金塔巷,沿用至今。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据记载,清朝期间,金塔巷内先后成立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并带动城关区逐步成立了30处异地省会会馆,一路见证了兰州这座丝路重镇的商业文化发展。不仅如此,兰州首位秦腔女演员登台表演、兰州第一所女子学校、甘肃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都在金塔巷诞生。对金塔巷历史略有了解的老兰州人,常称它为“革命红巷”。

从酒泉路的金塔巷东口进入,绘制于2012年的文化墙虽已显得有些“年头”,但逐一阅读文化墙上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人物、方言,瞬间把人拉进“兰州往事”的回忆当中。这些年,金塔巷早已“多元化”,除了文化气氛,也是兰州人“美食地图”中的重要一站。

赐福巷“淘宝”之地

赐福巷南临武都路,东接陇西路,北抵金城大剧院,短短160米,却是兰州特色文化的最集中展现。在兰州老城中心,赐福巷小有名气。这里从前是张掖路商圈内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巷,后因周边汇聚了多个古玩书画城而逐渐发展成为兰州独特的文化集市。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如今的赐福巷,不仅是老兰州人心中值得一去的“淘宝”之地,也是不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地标。现在每逢过节,赐福巷还会专门组织一些民俗文化活动来丰富其文化内涵。如今的赐福巷,已经逐渐成为以文化艺术品、旅游、商业共荣为主要模式,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特色街巷。

木塔巷“寻味兰州”

木塔巷紧靠兰州城西内城墙,北起永昌路北端,南至张掖路,路中又有一小巷直通中山路,呈东-西-南走向。木塔巷因木塔寺而得名。虽然巷子里早就没有了木塔的踪影,但这里早已成了外地游客“寻味兰州”的必到之所。

金城里丨兰州这些尕巷子 文化底蕴很浓厚

如今巷子里,一幅幅精致的浮雕惹人关注。浮雕上细腻地展现了兰州的标志符号和文化历史元素,屹立于峰峦叠嶂之中的白塔宝寺、与之交相辉映的百年中山铁桥、旋转摇曳的兰州水车,一股浓郁的金城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此外,浮雕上还将木塔巷历史变迁和巷内古寺、宝塔选址、兴建、修葺的历史渊源一一展现。

木塔巷东巷口与中山路相接,隔河相望是拱抱金城的白塔山和横跨黄河之上的中山铁桥,东巷口的牌坊和南巷口的浮雕遥相呼应,完整地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古文化画卷。

文/图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熊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