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这个冬天很难熬,希望我们撑过去。

今天凌晨,演员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追我吧》节目时,突然晕倒并紧急送往医院。

而就在刚刚几分钟前,浙江新闻客户端发文表示,高以翔抢救无效去世。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这对所有人来讲,无论是否是他的粉丝,这都是一个沉重的消息。

很多人对于高以翔可能不太熟知,他曾出演过多部影视作品,《遇见王沥川》、《爱情魔法师》、《女人不坏》、《胜女的代价》……等等。

其中《遇见王沥川》也一度被封为经典之作。

35岁的实力男演员,本来可以继续在荧幕上为我们塑造更多经典的角色,可惜,时间只定格在了这一刻。

希望大家能够记得这位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温暖笑容的大男孩。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生活总有无数个彩蛋,可惜你不知道哪一个彩蛋叫做离开。

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看一场电影、出一次远门,甚至说一句再见,竟然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总以为再见它包容着重逢和相聚,直到你听到了一个消息、你看到了一个场面、你经历了某些东西后,才发现再见它的归宿也许是再也不见。

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来临,谁也不知道,普通人如此,明星亦然。

昨天,歌手张咪在微博自爆患癌症晚期,引发热议。

这个消息令大家意外,于张咪本人而言,也是十分难以接受。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张咪是90年代的新星,曾演唱过《奉献》、《寻梦》、《蓝蓝的夜蓝蓝的梦》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1991年出版小说《偷哭的心》,成为中国第一位写自传的女艺人,并于1993年主演电视剧《孤星》,成为中国第一位将自己的故事搬上荧屏的女艺人。

昨天,她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话,让很多人揪心:

以前从未想过“癌症晚期”这四个字会和自己有所关联,甚至拿到确诊报告时,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白纸黑字是真的。

从绝望到接受的过程有些冗长,因为触及到生命的命题,突然对“向死而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生命的存在本身是走向“死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积极追求生活的多彩。

在不停地化疗放疗中,我仿佛坠入痛苦的深渊,掉发、眩晕、呕吐等等,让我痛不欲生。但医生、家人、朋友的鼓励和陪伴让我在深渊里看到一丝曙光……

透过玻璃窗寻找阳光下舞动的小生命,与家人相处的每分每秒中感悟亲情的意义。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我期待亲手触摸、感受阳光的温度,期待再次站在我最心爱的舞台……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人总是在快接近死亡命题的时候,才会格外珍惜生命里的东西。

窗外舞动的小生命、与家人每分每秒的相处、站在最挚爱的舞台。

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放下,但永远最令人痛心的,就是没有好好地告别。

前两天,我也被一个消息震惊到了。

我前一家公司的老板离世了,46岁,是睡觉猝死。

这个消息得知后,我们一帮人都十分震惊,因为老板是一位非常注重养生的人,举手投足十分讲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买过一台桑拿房在公司,每天中午都会进里面去排寒气。

每天不管多忙,这个习惯都不会变。

我们都怀疑他是压力过大,太拼命了,因为他还有一重身份叫做“创业家”。

每一位创业家,都是在用生命和时间赛跑,他们也明白,生命有静止的那一天,但是时间不会,可是仍要拼命。这是大多数中国人无法逃出的死循环。

从身体过劳到猝死,很多时候往往只差一步。

在中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只有1\\3死者在生前被医学确定为猝死高危症,而有2\\3死者是生前没有任何不适且从未就医。

也就是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猝死者可能是由过劳致死的。

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专特稿专线新闻采编中心主任——徐勇,在位于北京的办公室中因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享年56岁。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刘洪在某个人微信公众号“牛弹琴”中发文悼念徐勇,并谈到了记者的忙碌与不易。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这些是心梗的危险因素,但我们忽略了:

“现代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过度劳累,压力增大,过多熬夜。”

在这个高速流转的空间里,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被时代抛弃,每个人都在不停追赶,于是我们焦虑、失眠、压抑,透支着身体,也承担着沉重。

有一句阿拉伯格言说:

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但青春逝去,未见得活力不在,睿智不在,优雅不在。

而失去健康,即使青春犹在,年轻于你何用,财富于你何用,时间于你何用。

什么是向死而生?

就是向死亡学习,让自己现在过的每一天即使突然发生意外,也不会后悔。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南开大学的卢帧教授曾花了5年的时间穷游49个国家,除了看风景,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一定要去拜访当地的名人墓地,对他来说:

“旅行其实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花了多少钱,拍了多少照片,而在于你改变了看问题的方式。而墓地,则是最好的地方。”

人生如果有什么事情想不通,到墓地看看就通了。因为,墓地就是人生的缩影。

去墓地走走,你才最能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让你明白生活中的那些磕磕绊绊是多么的美好,让你懂得珍惜时间,珍惜身边所有的人。

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得知自己患癌后说: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一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胃痉挛突然发作。

他强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完成手术最关键步骤。走下手术台后,直接倒在了地上吸氧,差点休克。

现在的人都很拼。一边担心着猝死,一边持有侥幸心理,总以为自己会永远是那个幸存者,可当意外来临时,自保的机会我们都没有。

人生是一场长途马拉松,拼的不是体力,而是持久的耐力。

最先发力的不一定是最后能跑到终点的,但是懂得什么时候该发力,什么时候该存力,才是最后的赢家。

纳博科夫说:

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它们是时间、生命和爱。

你永远想不到,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你永远想不到,重逢比分离,更不容易。

只有直面过死亡的人,才会真正懂得生命所赋予的价值。

生命中最重要的并非是抵达终点,而是旅途本身。

香港著名主持人梁继璋说:“这辈子只有一次的缘分,一定要珍惜共聚的时光,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了。”

余生很短,别让等你的人太久。

人生的前路有很多的未知,只有把握住当下,才能将所爱的人都留在身边。

从今天起,做一个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相爱的人吧!

35岁高以翔突然离世:直面死亡,才明白生命赋予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