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瓠瓜,為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性草本,一般3月底開始上市供應,此時正處於葉菜斷檔期,瓠瓜因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容量大,價格較高,生產效益好,是農戶早春大棚蔬菜生產的首選品種。瓠瓜在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栽培普遍,近幾年北方也開始引種栽培。

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栽培技術

1 適時播種

瓠瓜耐寒性弱於南瓜,比南瓜推遲1個月左右育苗,特早熟品種可做冬春季設施栽培,但必須保證土溫在15℃以上,長江流域11月至翌年1月底播種,採用溫床營養盤育苗,移栽後,在幼苗第4葉和第8葉時各噴1次150ppm乙稀利,可促進多開雌花,在低溫情況下可用“早瓜靈”等藥液噴瓜,有雄花後,可人工授粉;早春栽培在2月初至3月上旬,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露地栽培3月中旬至5月中旬;延秋栽培5月中旬至7月中旬,具體播種時間,請根據設施條件、結合當地氣候及種植經驗合理安排。

2 合理整地

瓠瓜葉片較小,為提高生產效益,採用高密度種植。根據大棚寬度來確定作畦數量,6 m大棚作畦3個,8 m大棚作畦4個,覆蓋地膜。

3 培育壯苗

育苗在大棚內或設施溫室內進行,選擇晴天10:00後播種。將基質與水拌勻,水分控制在60%~70%(做到手捏緊剛好有水珠滴下)。然後均勻放入32孔穴盤中,用手指壓實填滿。用短竹竿在每個穴盤孔中央插1個小孔,然後將種子芽向下放入孔中,每穴1粒,覆1層淺薄基質,灑上水後,蓋上白色新地膜,外加小拱棚和中棚。

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4 苗期溫溼度管理

一般6~7天,當有70%~80%的幼苗頂土後,移除地膜,讓種子頂土出苗。根據氣候變化,晴天中午進行通風,降溫排溼,防止幼苗徒長。

同時,根據苗床乾燥程度,及時澆水。一般要求選擇晴天10:00左右,用棚內貯存的水灑一遍。

嫁接育苗,可提早至11 月播種,砧木南瓜比瓠瓜提早2~3天播種。1周後,砧木1葉1心,瓠瓜子葉展開後即可嫁接。為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工作效率,一般採用工廠化育苗,農戶直接從育苗工廠訂苗, 2~3葉期供苗。

5 移栽

  1. 適期移栽。一般幼苗長至2~3葉,苗齡30~35天,選擇晴天移栽定植。
  2. 合理密植。株距為0.4~0.5 m,行距1.5~2.0 m,6 m大棚種4行,中間1畦種2行,兩邊各種1行;8 m大棚種6行,中間2畦各種2行,兩邊各種1行。密度為1 500株/667 ㎡左右。
  3. 防凍保溫。弓棚搭架栽培,大棚內套2箇中棚和小拱棚,實行四棚一膜栽培管理。
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瓠瓜 雌花

6 田間管理

  1. 控制溼度。苗期適當灌水,伸蔓期嚴格控制水分,一般不灌水,坐果後保持土壤溼潤。
  2. 通風降溫降溼。苗期及伸蔓期,選擇晴天中午,揭膜通風,降低棚內溼度,防止病害發生,促進雌花開放和坐果。溫度較高時,要及時拆除中棚,大棚兩側進行通風,防止高溫灼傷植株。
  3. 噴施乙烯利等植物生長激素。在幼苗6~7葉時,選擇晴天噴施1次150 mg/L左右的40%乙烯利水劑(嫁接苗要求濃度適當提高),即普通噴霧器(容量15 L)中加滿水後,放入乙烯利10~12 mL(嫁接苗為15 mL左右),促進主莖集中發生雌花。
  4. 肥水管理。移栽前要施足基肥,氮、磷、鉀的比例以1:1:1.5為宜,也就是說要增加鉀肥的比例,一般畝(667㎡)用含硫酸鉀的複合肥50公斤左右,另加硫酸鉀10公斤,切忌氮肥過量;坐果後的追肥也一樣,應增加鉀肥的比例,大量坐果後,要加強肥水供應,每採摘1批瓜應追肥水1次。另外,植株營養生長期按每桶水(15公斤)用5克多效唑加百菌清或多菌靈殺菌劑,噴施2~3次,7天左右噴1次;坐果期每桶水(15公斤)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加百菌清或多菌靈殺菌劑,噴施3~5次;7天左右噴1次,按藥劑說明的濃度使用。堅持這樣做,植株會連續坐果,產量大幅度提高,瓜的品質更好,同時,很難出現苦味瓜。
  5. 整枝保果。露地種植搭“人”字架,棚內種植可用纖維繩吊蔓,也可以在棚內或露地爬地栽培,但爬地栽培的商品性略差一些。瓠瓜的主蔓幾乎不坐果,以子蔓、孫蔓坐果為主,所以,雙蔓整枝方法更好,即當主蔓長至4~5葉時,對主蔓摘心,選留二條健壯的子蔓爬架或吊蔓,雙蔓整枝可以大幅度提高前期瓜的產量。採收瓜後,剪除這條無瓜的側蔓,讓上節位的側蔓繼續坐果,同時要對畸形瓜、老葉、病葉及時剪除,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
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二蔓整枝後的幼瓜

早春保護地栽培,昆蟲活動受阻,需採用人工授粉或激素處理可明顯提高坐果率。瓠瓜在傍晚開花,把當天傍晚盛開的雄花摘下,去掉花瓣,然後將花粉均勻塗在雌花柱頭上,一朵雄花的花粉可供2~3朵雌花授粉。此工作在當天傍晚未做完時,第二天上午9點以前可繼續進行;激素藥劑用“早瓜靈”、“高效坐果王”或2.4-D,對雌花(子房)進行噴灑,按藥劑說明使用。

7 及時採收商品瓜

第一批瓜,一般授粉後10~15天,果實色澤變亮時,及時採摘,以免影響商品性和品質,嫩瓜300~600克時品質最佳。之後批次的瓜, 一般10天左右即可採摘。採摘時要小心輕放,防止損傷表皮,影響外觀。

8、解除苦味瓜

由於瓠瓜遺傳基因的原因,特別在低溫或高溫情況下,可能誘發少量植株出現苦味瓜,所以在採摘第一批瓜時,邊採摘、邊嘗瓜柄,如發現苦味瓜,應將此植株拔除。在低溫情況下,如出現苦味瓜,應減少氮肥的用量,增加鉀肥量,同時噴2~3次磷酸二氫鉀加殺菌劑, 5~7噴天一次,有改善作用;在高溫情況下,如出現苦味瓜,應加強肥水供應,剪除老葉、病葉,同時噴2~3次磷酸二氫鉀加殺菌劑,5~7天噴一次,有改善作用。按藥劑說明的濃度使用。

目前主要栽培品種

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早生3號瓠瓜

特早熟,短棒形,栽培產量為4500 kg/畝左右,主蔓3~4節位的子蔓即開始坐果,坐果特別早,並且早期坐果集中,每個子蔓都有瓜;上市時,果長20~25釐米,果徑7釐米,果重400~600克;果皮翠綠,肉質純白,口感細膩、清爽。

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圓滿1號瓠瓜

特早熟,圓球形,栽培產量為4500 kg/畝左右,目前上市最早的圓形瓠瓜,前期坐果多,主蔓3~4節位的子蔓即開始坐果,每個子蔓都有瓜,嫩瓜以400~500克上市最佳,果實圓圓滿滿,果皮嫩綠,果肉潔白,肉質厚、口感細嫩、清爽;一年中可多次播種,棚室、露地都適宜栽培。

瓠瓜這麼種,菜農收入翻倍很輕鬆,你不想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