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芍药栽植管理,现在学还不晚

(1)栽植

选地与选苗:由于牡丹与芍药为肉质根系,它们均喜高燥而忌低湿,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是: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良好,排水通畅,保水适中;黏土、生土、盐碱土及垃圾土均不适合栽培牡丹与芍药。中原地区的菏泽、洛阳一带栽培牡丹芍药数百年至今、皆因其士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它们生长繁育。一般在选地时只要避开低洼积水、过黏或过砂的土壤便可。

选苗应当注意:无论是种苗生产,还是园林观赏应用,对品种的正确管理至关重要,特别在种苗繁育过程中,一旦造成品种混乱,势必影响日后的配植应用。选苗要求苗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嫁接苗的接口愈合良好,分株苗的根系匀称,比例合适。

牡丹芍药栽植管理,现在学还不晚


整地与施基肥:整地最好提前一个月进行,深翻20~30厘米、晾晒数日可起消毒、杀菌、驱虫作用,同时施入足量的腐熟农家肥。基肥选用熏制的人粪干或腐熟浓粪肥、饼肥粪更好,牛粪、鸡粪均可,惟猪粪不可用,因为猪粪易于孳生蛴螬类地下食根害虫。将基肥提前一周施于土中,纵横耕粑3-4遍,做成50~60厘米宽的平畦或低畦,或单行成垄或双行做畦。


牡丹芍药栽植管理,现在学还不晚


栽植时期与方法:栽植时期均以秋季为佳。秋分前后,结合分株和嫁接繁殖,将分株苗或根接小苗成行栽植于准备好了的地畦里。其他季节如春季栽苗,将会严重影响植株根系的恢复与萌生,往往在根系未能恢复,老根的伤口没来得及愈合,新根又未发生的时候,外界气温上升,地上部的枝叶开始萌动,引起地上地下部的生长失衡,极易造成苗株死亡。如果迫不得已,必须于春季栽植,必须采用带土球移栽比较安全,凡春季分株栽植的,结果其缓苗期将会持续数年才能正常开花。

栽植方法:于整好的地畦中先挖好栽植坑,坑深40~50厘米,直径30~40厘米,坑距由栽植密度决定,通常株距在60~80厘米之间。前述的基肥可掺入坑的底部,先在坑内堆一小土丘,其上撒覆一层无肥的素土,将苗株垂直放入坑内,让根系围绕坑中土丘均匀散布,舒展开来。注意不要使根重叠交又或弯曲折损,然后往根系上层层覆填细土,填至半坑时,用手把苗轻轻往上提,边提边晃动,使得土壤与根系紧密接合,用脚分层踏实,填满覆下,灌透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土面下沉,再用土填平。

“坑需大,士砂质,栽植时,根英曲,理土一半向上提,解踏实浇水扶直。”是个极好的栽苗口诀。栽植深度一般以苗株根颈上部与地面相平为准,芍药以其芽眼与土面相平为好,以后浇水土壤下沉,正好成为栽植的适宜深度。栽植过深过浅均不合适。过深基部芽不易顶出土面,即便萌生出土,亦会生长不良,叶子发黄,根系容易霉烂;过浅则根颈外露,夏日曝晒,根颈部分的水分被大量蒸发,不能及时补充植株上部对水分的需求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导致死苗。


牡丹芍药栽植管理,现在学还不晚



(2)扒土放封

每年秋分前后,牡丹的分株嫁接苗和芍药的分根、根插苗在栽植后需要覆士堆垄,此法俗称封土。一为保护新栽苗安全越冬,一为促进分株苗的伤口和嫁接苗的接口愈合。

到了翌年3月上、中旬,牡丹嫁接苗的接穗芽、分株苗的基生芽以及芍药的嫩芽开始萌动,并先后出土。去年冬的堆土必须在萌芽出土前4~5天之内扒开放封,平整成畦。如不放封,则嫩芽基部徒长细弱,直接影响到后期生长,扒土放封不能过早,防止因找不准土堆中的苗株而使其遭到伤害;也不能过晚,否则,嫩枝嫩芽已向上生长,此时用工具扒土,极易折断嫩芽。

若用手仔细扒封,就会增加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成本,经济上不合算。放封时,可结合松土锄草,整理苗地,清除杂物,理沟置畦同时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