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遊不出護城河

鬥魚遊不出護城河

我,鬥魚主播白鯊,一千五百萬人民幣打水漂了。

作者 / 郭曉康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2019年11月21日晚上23點,一個男人在電腦屏幕前不停地刷新頁面,他有老婆有孩子還有一大批粉絲。

這個人是白鯊,鬥魚“CF一哥”,鬥魚2019年度十大巔峰主播打榜的最後一晚上,15進10,他盯著自己的直播間,期待那500萬魚翅的出現。

在此之前,他已經為自己刷了1500萬的魚翅,也就是1500萬的人民幣,但是慢慢的他發現勢頭不對了,1500萬根本不能保證前十,可自己已經彈盡糧絕。23點的時候,白鯊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直接聯繫負責他的鬥魚運營,說能不能預支500萬的工資給自己打榜,得到肯定的答案後,他盯著自己的直播間期待500萬魚翅打過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也越來越坐不住,他不停地刷新直播間頁面,不停地催促鬥魚運營人員,但直到最後一刻,500萬魚翅依舊沒有到賬,自己也無緣前十,花了1500萬與鬥魚年度十大巔峰主播失之交臂。

他有點憤怒,拿了所有的收入給自己打榜卻未能如願,在直播間吐槽了幾句鬥魚,向粉絲道歉之後,下播了。當憤怒充斥大腦的時候,行為也變得衝動,他連發了幾條實名diss鬥魚平臺的微博,怒噴鬥魚答應了給其衝榜卻沒把魚翅打過來,直接導致自己無緣十大巔峰主播。

不知有意為之還是程序出了問題,在打榜結束後的兩個小時,鬥魚把500萬魚翅打到了白鯊的賬戶。如果說剛才他一直憤怒,這一次徹底讓他崩潰了。

他在微博怒懟鬥魚,“1500萬一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自己老婆孩子啥大件沒買,就想年度鬥魚好好給自己爭個面子,到最後你要是不能給我充,你別答應我,我自己借500萬也打進去。合作是相互信任的,我信任你跟你續約,你把我框進來打十大巔峰主播,我也頭鐵了,問你能不能幫我補500萬,我幫你做業績,你到最後玩我?我服了,我走了,沒法播……”

鬥魚遊不出護城河

美國體育媒體界有一句殘酷的諺語:“第二名就是最大的失敗者。”對於鬥魚年度十大巔峰主播來說,第11名才是最大的失敗者,而白鯊就是那個最大的失敗者。

事件發酵後,微博話題 #鬥魚坑了白鯊1500萬# 瞬間登上熱搜,白鯊粉絲及吃瓜網友一邊倒的批評鬥魚“吃人不吐骨頭”、“割韭菜割到了主播頭上”。據鬥魚內部人士透露,鬥魚見狀迅速介入,想要儘快平復此事對鬥魚帶來的負面輿論影響。

當天,白鯊就刪除了實名diss鬥魚平臺的幾條微博,只留下一條微博:“忍!等!”

鬥魚遊不出護城河

主播的憤怒,鬥魚的焦慮

事實上,這不是鬥魚第一次搞年度十大巔峰主播的活動了。

從2017年開始,鬥魚為了進一步激活用戶付費動力,效仿虎牙直播開啟了自家的主播年度戰,通過用戶送禮的數額決出平臺內最具影響力主播。說白了,就是花錢買名頭,至於這個錢是粉絲掏還是主播掏,是公會掏還是平臺掏,就視情況而定了。

可以說,這個每年一度的主播影響力角逐,已經成了鬥魚的例行動作,然而因為與錢直接掛鉤的關係,也逐漸衍生出了平臺、公會、主播三方共同“協作”的造假默契——主播/公會為自己砸錢衝榜,隨後官方把錢返還相關賬戶

而今年白鯊所不滿的,正是在與平臺方面協商好藉助500萬支援衝進前十,卻沒能在關鍵時間點收到這筆錢,而這也導致他投入1500萬卻仍因資金不夠錯失了衝榜時機,落得第十一名的尷尬位置。

鬥魚遊不出護城河

透過主播白鯊的控訴,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在這場鬥魚一手策劃的年度主播打榜大戰中,平臺既是裁判也充當了選手。

鬥魚是規則的制定者,目的是短時間內吸引流量和禮物,散戶的錢是它的目的。主播為了名氣和影響力以及更高的簽約費,也會加入到給自己衝榜的戰鬥中,而公會是和主播相關聯的自不必多說。最值得一提的是鬥魚也會協助主播完成打榜,通過預支工資等方式,這樣可以讓平臺的數據和流水看起來更好看。

只不過這次平臺的吃相有些不雅,以致於矛盾激發,將鬥魚的焦慮擺在所有人的面前。

鬥魚完全有理由焦慮。

變現渠道單一,鬥魚上市水逆

11月27日,鬥魚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鬥魚第三季度營收18.59億元,環比第二季度18.727億元,略有下降。淨虧損1.654億元,相比於第二季度的淨利潤2320萬元,虧損大幅增加。

受此影響,鬥魚美股盤後股價跌1.57%,每股報收7.53美元。當日收盤,每股報收7.65美元,跌幅0.65%,市值約為24.83億美元。

鬥魚遊不出護城河

作為老對手,虎牙如今市值為46.48億美元,虎牙第三季度總淨營收為22.651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1.232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鬥魚交出的答卷並不能讓資本市場滿意。

千播大戰過後,直播賽道寡頭時代到來,作為僅存的兩個巨頭,鬥魚和虎牙一直都是相比較的對象。可相對於虎牙上市發行價12美元如今漲到21.35美元,鬥魚發行價11.5美元一路下跌7.65美元,完全敗下陣來。

實際上,自鬥魚上市以來,自從上市第二日達到11.8美元的短期新高後,股價便一路震盪下行。值得注意的是,10月17日晚,鬥魚曾有過驚魂一夜,股價大跌10.2%,算上8月13日鬥魚大跌10.98%,短短4個月,鬥魚已經歷了兩次暴跌。

比股價更讓人絕望的是鬥魚的營收模式佔比。

從2016年到2018年,鬥魚直播營收佔比分別是77.69%、80.7%、86.12%,2019年第三季度直播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更是達到89.40%。直播營收佔比不斷攀升,意味著鬥魚對主播的依賴不斷加大,也可以看出,長時間以來,鬥魚並沒有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

依賴頭部大主播,護城河生態脆弱

鬥魚還是那個鬥魚,還是那個千播大戰時期的鬥魚。如果說鬥魚有其護城河,那一定是主播,大主播,頭部主播。

鬥魚擁有行業內最多的獨家頭部遊戲主播。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鬥魚已與包括前IG戰隊LOL分部隊長PDD、DNF超人氣主播旭旭寶寶、2019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FPX戰隊最強中單Doinb在內的9500多位人氣主播簽訂了獨家協議。但這也意味著,鬥魚會支付更多的簽約費以及維護成本。

直播行業進入寡頭時代,鬥魚的打法依舊,重金砸頭部主播,依靠頭部主播的吸粉能力打造一條獨特的護城河。

這條護城河的生態太過脆弱,因為頭部主播的粉絲對平臺的黏性遠遠比不上對主播的忠誠度。像馮提莫此類頭部主播的流失,對於鬥魚而言,不僅意味著可能減少新用戶的增長,也意味著老用戶的流失。

近年以來,鬥魚已流失了不少知名頭部主播資源。2017年的年度十大巔峰主播榜首是盧本偉,還有馮提莫、陳一發、阿冷、張琪格等也在十大之列。2018年冠軍則是旭旭寶寶,馮提莫、阿冷、周淑怡等女主播在十大之列。今年旭旭寶寶蟬聯榜首,PDD、阿冷等位列前十。

鬥魚遊不出護城河

鬥魚2017年度十大巔峰主播。

這三年的榜單裡,我們可以看出明顯的變化,曾經鬥魚的頭部主播盧本偉、陳一發都被封殺,馮提莫也與鬥魚解約,張琪格等女主播因為直播內容大打擦邊球也退出主流視野。而王者榮耀一哥張大仙跳槽虎牙,金牌講師大司馬停播,青蛙、包子、久哥哥、神超等知名主播從鬥魚跳槽到對手平臺。

更關鍵的是,依據鬥魚的營收主要依靠頭部主播的打賞分成,主播存在的價值是平臺流量變現的工具,佔據了流量和營收的主要來源,平臺又不得不依賴於他們。

在27日晚間的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鬥魚管理層表示,平臺目前和主播的分成比例是五五分,並且這一比例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變動。頭部主播的流失,相當於把一棵樹連根拔起,並且還會帶走一部分受眾。

多位從業者稱鬥魚的商業模式是鬥魚目前困境的原罪,以遊戲生態為核心,營收結構太過單一,這是根本原因。

鬥魚也不是沒有嘗試過改變,在盈利方式的摸索上,鬥魚嘗試過電競付費和電商模式。

今年3月份,鬥魚取得DOTA 2 Major、夢幻聯賽S11的獨播權,鬥魚發佈公告稱如果想要觀看Major的全部賽程,用戶必須贈送官方直播間一張價值6元的“夢幻聯賽辦卡”才能享受到這個權益,這種行為遭到了受眾的強烈反彈,最終不得不把付費觀看重新改為免費觀看。

而2019年被稱為直播電商的元年,其實最早嗅到風口的是鬥魚,在2016年雙十一,鬥魚和淘寶達成合作,開創了邊看邊買的先河;2017年鬥魚又與考拉合作,並在5月份上線電商平臺魚購,採用“主播即導購”的模式推廣鬥魚產品。

但是鬥魚靠遊戲內容起家,又沒有電商基因,平臺的用戶又是對遊戲感興趣的小眾用戶,鬥魚想要讓遊戲主播成長為帶貨網紅,而用戶並未給鬥魚帶來理想中的購買力。就這樣,“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鬥魚電商化探索也無疾而終。

鬥魚始終越不過起家的護城河,也找不到除了直播以外其他有效的變現途徑。

鬥魚腹背受敵,前虎牙後快手

除了自身生態脆弱的護城河和一成不變的商業模式,老對手的不斷進擊和新對手的產生,也讓鬥魚在市場上的生存空間變小。

虎牙這個老對手自不多說,進入2019年,遊戲直播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行業洗牌加速,與遊戲直播天然契合的快手也盯上了這門生意。

進軍遊戲直播快手自有底氣,擁有超過2億的日活,4億的月活,而且下沉市場中的小鎮青年是其主力軍,這也為快手培養遊戲主播創造了條件,因此快手在遊戲直播上的崛起將會非常之快。

自從快手正式進入遊戲直播以來,這位後來者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實力,先是公佈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達3500萬,超過鬥魚+虎牙之和,後又買進今年LOL S9比賽版權,公佈直播總觀看人數達7200萬。

快手進軍遊戲直播,鬥魚受到最大的威脅。首先,快手與鬥魚的用戶重合率在逐年攀升,快手進擊遊戲直播,那麼必然導致鬥魚流失掉一部分的用戶。

其次,遊戲品類方面也很趨同。快手遊戲直播的內容主要集中於手遊,此前鬥魚的手遊市場已經被虎牙搶過一杯羹,如今攜帶著龐大用戶數量的快手也要來搶奪市場,鬥魚腹背受敵。

還有一方面,快手作為短視頻平臺,可以直接融合直播模式,如短視頻加直播、短視頻加電商、短視頻加音樂、短視頻加社交等模式融合。因為它本身有內容基礎,依賴短視頻擴展直播是大勢所趨。反之,對於鬥魚來說,直播想要佈局短視頻的話,幾乎沒有可能。

最近,快手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傳播遊戲娛樂視頻內容,開始發力電競內容。承辦PEGI Summer 2019 全球邀請賽線上選拔賽和舉辦快手全平臺和平精英大獎賽,據瞭解,PEGI Summer 2019 全球邀請賽線上選拔賽全國只有六個線上賽區。快手能夠突破重圍,與鬥魚、虎牙等並立官方賽區矩陣,遊戲官方對快手平臺的認可程度可見一般。

而由快手獨家舉辦的和平精英大獎賽也取得了亮眼的數據,開賽首日的彈幕數高達81329條,讓快手電競榮登小葫蘆和平分類彈幕人數第一。在決賽日,快手電競的小葫蘆指數高居和平分類榜首。比賽一週時間,快手電競的小葫蘆指數一直居高不下,成為和平精英分類周冠軍。

由此可見,快手的電競基因十分強大,平臺用戶具有生猛活力,電競賽事方向發力勢在必行。

除了競爭力的日活,快手擁有全方位的生態,這有利於多元變現模式的探索,比如周邊、遊戲皮膚、遊戲廣告以及相關的付費課程,在綜合性上會更有優勢一些。

而這對於生態過於單一的鬥魚而言,不算是一個好消息。

結語

最後,說一下白鯊。幾天之後,不知他是怎麼想明白的,微博發文稱,“這次事件,的確怪我自己。因為我的言論,給平臺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我再次真誠說一句抱歉。

”也許是因為已經和鬥魚續約了兩年,也可能是因為鬥魚老闆陳少傑的一番話。

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發佈後,鬥魚創始人陳少傑表示,“部分頭部主播合同到期後會要求平臺支付高額續約費,而鬥魚會對主播的投入產出的結果進行綜合考慮,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放棄部分主播,停止續約。”

努力擺脫鬥魚對頭部主播的依賴是好的方向,但當今最緊要的是,鬥魚需要給資本市場和用戶講一下新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