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算好营商服务“加减法”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黑龙江经济网讯(顾泽怡 记者 仉庆华)主题教育启动之初,铁力市就将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纳入重点调研课题,遵循“小切口、大突破”原则,从优化“一区两园”项目落地服务着手,针对落地服务“弱”、落地开工“慢”、重复动作“多”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研判,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精简审批流程为攻坚方向,切实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行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助力企业生产发展的“加法”。近年来,铁力市高度重视经开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在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新建区2.09平方公里内实现“九通一平”。但伴随企业发展壮大、新企业落地开工,基础设施硬件老化等客观因素影响,已对铁力经开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通过调查研究,铁力市认真“找差距、抓落实”,针对一期、二期供水不畅,水管老化,冬季管廊冻害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问题,实施供水管网改扩建项目,抢抓施工黄金期,在10月初全部完成了11公里的供水管网铺设改造工程,在保障企业冬季供水的基础上,实现供水管网全覆盖,并形成了完整的供水环路。同时,针对园区内3条10kv供电线路已经满负荷运转的问题。在9月末启动了66kv变电站建设工程,现已完成基础施工,预计2020年6月完成线路架设,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加强经开区的供电能力,形成双回路的供电保障。

精简审批服务流程,是加速企业落地投产的“减法”。针对企业开办、审批事项耗时长等现实突出问题,铁力市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坚持在一线掌握情况,到企业倾听意见,走窗口体验流程,找准问题症结,开出破题良方。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在实施并联审批上下足功夫。成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统筹项目审批部门和审批事项,创新实行“一个窗口”收件办件,“一张表单”整合材料,确保审批环节“压无可压、减无可减”。目前,铁力市政府类和社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已由2016年的221个工作日,分别压缩至65个工作日和59个工作日(施工前招投标环节23天、项目地块招拍挂环节41天不计入审批环节),精简比分别达到70.5%和73.3%。此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和审批时限的压缩程度都在全省排名靠前。

此外,铁力市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领办代办队伍,向所有落户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从工商注册、发改备案、到土地招拍挂;从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只要前期的注册登记、发改立项等相关要件齐全,在行政服务中心当日即可办理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