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芒市:冬馬鈴薯開出“脫貧致富花”

雲南芒市:冬馬鈴薯開出“脫貧致富花”

芒市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當地發展冬農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近年來,芒市形成了以冬馬鈴薯、冬玉米、冬早蔬菜為代表的冬農優勢產業,依託反季節價格優勢,為參與種植的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馬鈴薯,雲南人喜歡把它稱為洋芋。在芒市軒崗鄉有一個洋芋村——芒牙村,這裡家家戶戶種植冬馬鈴薯,村民靠種植冬馬鈴薯開上了汽車住進了洋房。

云南芒市:冬马铃薯开出“脱贫致富花”

種植馬鈴薯

11月的芒市,氣溫已漸漸轉涼,在芒牙村,最近恰逢種植旺季。“這兩年洋芋市場價格好,村民種植洋芋的積極性非常高,趁著最近天氣晴朗,大家都抓緊時間種洋芋。”芒牙村村長金賽說。

近年來,隨著芒牙村冬馬鈴薯產業日益發展,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村民拆除舊房蓋起了洋樓,買上了汽車當上了車主,娶上了媳婦過上了甜蜜幸福的好日子。

芒牙村村民項二團一家是靠種冬馬鈴薯過上好日子的代表之一。走進項二團家,富麗堂皇的房屋中,各式家電一應俱全。項二團自豪地說:“我家種了35畝洋芋,每年種洋芋有8萬多元利潤。此外我還做著收購洋芋的代辦,一年有10多萬元的收入。加上種植甜脆包穀等作物帶來的收入,現在手頭寬裕了,日子好過多了。”

云南芒市:冬马铃薯开出“脱贫致富花”

隨著芒牙村冬馬鈴薯產業日益發展,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兩年來,旺盛的市場需求讓芒牙村村民種植冬馬鈴薯的熱情空前高漲。“我們現在就認準種洋芋了,2016年洋芋價格高的時候達到4塊多一公斤,上一季的價格也賣到2塊多一公斤。種洋芋的活計不算太多,收入也比外出打工賺得多。”項二團的妻子告訴記者。

芒牙村冬馬鈴薯產業的發展,讓村民有了穩定的產業和收入,為芒牙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村有253戶村民,有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發展洋芋種植,目前僅有2戶未脫貧,預計今年完全脫貧。”芒牙村村長金賽告訴記者。

云南芒市:冬马铃薯开出“脱贫致富花”

種植馬鈴薯

參與了芒牙村馬鈴薯產業推廣種植的芒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侯躍告訴記者:“我們於2003年在芒牙村推廣冬馬鈴薯種植。一開始村民們不願意種,我們就從村民手中把土地流轉過來,種給村民們看。為了帶動村民們種植,我們把1元一公斤買來的種子以0.5元一公斤的價格賣給村民。村民在種植冬馬鈴薯收益上有顧慮,我們就採取甘蔗地裡套種冬馬鈴薯的方式進行推廣。老百姓擔心收購有問題,我們就積極尋找商家上門收購。村民們嚐到甜頭後,就願意種了。”

在種植冬馬鈴薯上嚐到了甜頭,芒牙村村民不僅在村裡適合種植冬馬鈴薯的2000多畝土地上種滿了冬馬鈴薯,還走出村寨,走出軒崗鄉,到風平鎮、芒市鎮、遮放鎮,甚至到隴川縣、梁河縣等地租賃土地種植冬馬鈴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芒牙村的冬馬鈴薯種植面積已達8000畝,按畝均2.5噸的產量估算,冬馬鈴薯的產量將達2萬噸。以上一季2元每公斤的市場價格來算,芒牙村今年的冬馬鈴薯產值就能達到近4000多萬元,預計利潤近2000萬元。

雲南網記者 李沛昀 通訊員 張崇喜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