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竟然已經是這樣的京東了……

01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11.11購物節期間,從網上買牛奶,抱怨說,現在的快遞真是不靠譜,居然都不送到家裡了,大冷天的還得去快遞點扛著三箱牛奶回家,電商發展到現在,怎麼越來越不人性化了?

其實,現在很多快遞都不送到家裡了,都需要去小區快遞點取貨,不過我建議他說,你可以在京東上買啊,京東還是可以送到家的。

沒想到他質疑說,京東不是家電3C為主嗎?賣牛奶不擅長吧?何況我買的是比較小眾的牛奶,不是那種大眾牛奶。

你竟然已經是這樣的京東了……

我一聽就“暈了”,作為一個電商研究者,我前幾天還注意到一個行業報告,說京東的高端牛奶品類已經相當領先了,怎麼可能做不好牛奶呢?

現在,大家對京東的認知還停留在家電3C,這也太out了吧?

我把這件事跟電商群裡的人說了,沒想到這些做電商的圈裡人竟然也很吃驚的說,什麼?京東牛奶賣這麼好?這是啥時候的事啊?知道他們也賣快消品,但是,他們主業不是手機電腦嗎?快消品不就兼著賣賣嗎?

呃……認知差異竟然如此之大,看來,有必要好好寫一篇文章,糾正下這個誤區啊。

02

可能是京東的帶電品類(大小家電3C手機配件等)固有印象太強大,大家對京東最大的認知標籤就是這個類別,但是他們早就全品類了,應該是2009年就開始拓展品類了,現在已經十年了,而且幾乎每年都會開拓出幾個優勢細分品類,從增長形勢來看,不帶電的品類(快消、健康、汽車、房產、生鮮、奢侈品、美妝等)增長要比帶電品類迅猛得多。

我撿幾組數據說明一下:

京東超市是中國市場線上線下最大的超市, 自2017年起就進入了千億時代。尼爾森發佈的《2019快消消費市場前瞻》報告顯示,中國B2C快消品市場,嬰兒奶粉、嬰兒尿布、國產牛奶、花生油、洗衣凝珠、啤酒品類,京東佔比第一

很多人都知道京東是很多手機電腦品牌的最大零售商,實際上,京東超市也已經成為寶潔、花王、雀巢、美贊臣、金龍魚、藍月亮、維達等知名國際快消品牌的全渠道最大零售商,也是茅臺、五糧液、聯合利華、可口可樂、蒙牛、伊利、舒潔等品牌的線上最大零售商

尼爾森這個數據讓人很吃驚,這些快消品大牌的最大線上零售商,竟然都是京東,十年前,他們跟京東還沒有一毛錢關係。

你可能覺得這都是標品,京東的模式適合發展標品,非標品方面,京東就不佔優勢了吧?

可惜不是這樣的,京東生鮮現在有32萬個SKU

!覆蓋海鮮水產、水果、蔬菜、肉禽蛋品等,可為消費者提供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生鮮產品,平臺所有生鮮農產品覆蓋國內95%產區。

今年,從10月18日至11月11日,在京東平臺上,佳沛新西蘭奇異果賣出350萬顆,農夫山泉17.5°系列阿克蘇蘋果賣出100萬個;京東生鮮更是售出11萬噸生鮮產品,再創新紀錄。

你竟然已經是這樣的京東了……

在非標品類方面,京東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11月期間,平臺售出5400萬件面膜、1650萬件口紅、48萬個智能馬桶。

京東11.11期間,全包裝修成交額同比增長132%,智能照明產品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220%,智能家居類目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00%,鄉村別墅成交額是去年的7.4倍。

A家家居北歐版式雙人床11天的成交額同比增長416%;全友家居11日全天成交額環比10月日均達到70倍;芝華仕品牌11天的累計成交金額同比增長231%,其中智能床11天的累計成交金額同比增長15倍。

在體育大品類方面,合作品牌上萬個,兩年增長3.5倍,今年以來,已經賣了150萬輛自行車。

你可能又會想,線上大部分都是低端商品,高端商品恐怕就不行了吧?

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11.11購物節上,京東的高端商品賣得出奇的好,歐特歐諮詢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100元以上的牛奶、150元以上的生活紙巾、1000元以上的白酒這幾個小類目中,很多用戶都在京東上面買。

另外,京東超市超高端奶粉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2倍;高端沐浴露成交額同比增長400%。

在高端消費升級領域之所以能有優勢,在於京東plus會員的增長,目前已經超過1500萬,這是高端商品的用戶基礎。

另外一個就是高端品牌的不斷引入,也成為吸引高端用戶的亮點。

數據顯示,2019年,已經有近200家奢侈品品牌入駐京東。5月底,全球頂級時尚垂直電商Farfetch官方入駐京東,帶來600多個品牌,超過100萬個SKU,目前消費者能夠在京東上找到市場上近乎所有的奢侈品品牌。

在奢侈品領域的覆蓋度,也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競爭壁壘。

你可能覺得,電商主要就是賣貨,服務還得在線下。

這個觀念又得糾正一下了,在服務消費領域,京東的增長速度更快。

2019年5月,京東成立京東健康子公司,前段時間,京東健康實現了融資,估值70億美元,是國內最大的醫療互聯網平臺,可覆蓋藥品全產業鏈、醫療全流程、健康全場景、用戶全生命週期。

除了醫療,2019年起,京東還在汽車後市場、購房租房服務等多個領域加速佈局,目的是要建立一個覆蓋汽車、房產、旅行、投資鑑寶、本地生活等相關實物品類及虛擬服務的平臺。

今年1月1日至11月25日,京東平臺已賣出11萬臺摩托車,11.11期間11天的時間更是售出4萬多套國內一手住宅。拍賣方面,京東資產拍賣成交額同比增長340%、海關拍賣成交額同比增長189%,還聯合超過12萬家線下藥房和醫療機構、超過3萬家線下汽車門店一起參與購物節。

整體來說,京東零售已成為2000多家超億元品牌和25萬第三方商家的最大增量場。今年11.11,大家關注的焦點是2044億的總數據,但其實,通過條分縷析的解刨細分類目的數據,你會發現京東其實早就跟以前不一樣了,這個變化很微妙,不是一下子翻盤,而是每年幾個小類目的全網領先,消費者並不容易察覺,但京東卻早已不是你以前印象裡的京東了。

不過,這些都是在京東原有的客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京東去年下半年被質疑沒做好下沉市場,一年過去了,他們表現怎麼樣呢?

03

京東在下沉市場的抓手是新平臺京喜,京喜有京東APP、微信入口等六個入口,今年11.11一戰成名,新用戶增長了7倍,70%來自下沉市場,62%是女性用戶。

你竟然已經是這樣的京東了……

如果說,京東在全品類裡的擴張變化是微妙變化的話,在下沉市場則是迅猛發展,前期雖然大家都知道京東也在佈局下沉市場,但是具體效果怎麼樣,大家都在猜測。直到今年11.11亮出成績,覆蓋了100多個產業帶,貢獻了四成的新用戶。

正式亮相兩個月,做出這種成績,已經很不錯了,證明在下沉市場,摸清了道路,找到了感覺,建立了發展的慣性。

尤其一點,京喜既完成了下沉,又吸引了女性消費者,等明年這時候,京喜一億用戶的時候,與京東主站的互動作用,將會更加明顯,那時候,京東就不是微變了,而是徹底蛻變。

04

所以,你會發現,京東在高端和下沉兩極,屬於齊頭並進;在帶電品類和不帶電品類也是平衡發展,這種策略還是挺有意思的。

比如,通過在細分類目的發力,一點點蠶食對手的基本盤,吸引一些新用戶,不知不覺的在全品類佔優;通過服務提高對個性化用戶的粘性;通過C2M反向定製,運用好自營的強控制強溝通能力,挖掘更多爆品,建立競爭門檻。

總之,京東在不帶電品類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模式,還是很有特色的,我們是時候改變對京東的印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