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赏与析


崇祯通宝,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1628-1644年)始铸。崇祯钱以阔缘钱式为主,品种更为复杂.面文书体版式各异,背纹更是纷杂混乱.文字有神,气色和老旧感自然,包浆老道温润,传世美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崇祯通宝被工五,崇祯工部造钱折二美品,径2.8cm

嘉靖通宝是中国明代钱币之一,明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铸造。"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一般为2.5cm左右,嘉靖通宝的"靖"字有斜立、正立之分。嘉靖朝所铸嘉靖通宝存在铜色偏白现象,即所谓"白铜钱"。

嘉靖通宝背三钱,嘉靖时期铸造的折三钱,亦铸有二钱三钱五钱等大钱,其中以二钱,三钱最珍 五钱稍多!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年始铸天启通宝,天启通宝钱分小平,折二,折十背文复杂,品类甚多。

天启通宝背壹钱,此要与元末明初徐寿辉铸的天启通宝区分开 区分点就在‘启’字上边

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面文楷书(折二又有见篆书者)书体端正,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属珍罕名誉品之一。此为徐寿辉起义军所铸 ,看“启”字左上部分与明熹宗天启通宝的区别

崇祯通宝背二普品

崇祯通宝背二普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