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生存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蚂蚁的"食性"。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在波兰西部米泽兹附近,有一个废弃的苏联时代的核设施。周围环绕的一片片松树和云杉让这里看似稀松平常,但是曾经里面却大有"内容"。现在由于已经废弃多年,恣意生长的植物完全包围了这个设施的混凝土入口。尽管这个设施的入口被封闭了,但是在这个核设施暗无天日、冰冷的地堡里,却生活着一些令人"恐怖"的东西。

在通风口竖井底部的一个小房间里,有一些蚂蚁依靠啃食同伴生存了下来,它们也被称为"食同类蚁"。

据科学家推测,这些蚂蚁可能是由于从地表跌入地堡后无法返回地面,在地堡中又无法找到食物,于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产生了一些变异,开始依靠啃食同伴生存。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这些"变异"的蚂蚁最早是在2013年被发现的,当时科学家正在此处开展一项旨在监测蝙蝠健康状况的项目,当科学家进入地堡后意外的发现了这些蚂蚁的存在。

在这个超过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小房间里面,油漆已经剥落了,地面上布满了碎石和泥土,天花板上有一个直径大约30厘米的通风口,整个房间位于地下5米左右。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科学家推测,起初地面上的蚂蚁不断由通风口掉落下来,在开始阶段这些蚂蚁还可以从蝙蝠粪便中找到一些食物,可是后来由于掉落的蚂蚁数量持续增加,地堡中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于是为了生存,本能使然,这些蚂蚁开始"自相残杀"。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掉落地堡中的蚂蚁并没有进行繁殖,它们的数量主要是由"食物"的数量决定的。自2013年以来,地堡内的蚂蚁数量始终徘徊在100万只左右。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在大多数情况下,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不干预,但是由于蚂蚁是被困在了人工设施中,同时也出于同情和好奇心,科学家还是想帮助地堡中的蚂蚁返回它们熟悉的家园,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

为了帮助地堡的蚂蚁返回地面,科学家首先要确定这些啃食同伴的蚂蚁是否还能恢复"理智"。他们先是把地堡内的一部分蚂蚁转移到地面,观察它们是否会攻击地面的蚂蚁。

值得安慰的是,双方并没有互相攻击,由此可见在食物源充足的情况下蚂蚁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于是科学家放心了,接下来的"大营救"开始了。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蚂蚁在苏联时代的核设施里“自相残杀”?

科学家的解决方案是允许蚂蚁在坠落后自行爬回地面上,这也体现了人工干预的最小限度。于是一根木棍在2016年被安置在地堡地面与通风口作为蚂蚁返回地面的"桥梁",在木棍安置没多久就有蚂蚁开始向上攀爬了。

2017年当科学家返回检查时,地堡内的大量蚂蚁已经不见了,只有几只孤独的蚂蚁在木棍的底部徘徊,这大概是最近才掉下来的蚂蚁。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通过此次的发现再次证实了本能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在"生死"面前,哪怕是蚂蚁也会被这种力量所"支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