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資管日報」21億私募產品爆雷!至善基金被立案偵查

信託主動尋求合作 優質私募產品成信託FOF最愛

近期,不少信託公司正與私募基金洽談合作,構建信託主動管理的FOF產品成合作的主要模式。業內人士表示,資管新規出臺後,很多傳統業務受限,倒逼信託產品的淨值化轉型,這就要求信託公司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能力。而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以主動管理見長,因此信託公司選擇從做FOF這種分散風險同時又有優勢的產品入手。

三季度信託資金“輸血”股市逾220億元

中國信託業協會日前發佈的今年第三季度信託業數據報告顯示,通道業務萎縮帶動信託行業整體規模繼續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餘額為21.99萬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5376.90億元。其中,投向證券領域的信託資金規模為484.21億元,環比增長62.88%,而新增資金投向股票的佔比46.75%,投向債券的佔比38.16%。這意味著,三季度信託資金“輸血”股市逾220億元。

“去通道”效果明顯 信託業加速瘦身

三季度單一信託規模繼續下降,與之相對應的服務信託規模正持續上升。一降一升,表明信託業“去通道、治亂象”效果明顯。數據顯示,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持續下降,金額為21.99萬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5376.90億元,環比下降2.39%。分析數據發現,信託業在去通道、治亂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方面進一步取得成效。

信託業結構性調整深化

11月26日,據數據顯示,受事務管理類信託下降影響,第三季度信託資產規模延續下降趨勢,跌破22萬億關口,較2季度末下降5376.90億元,環比下降2.39%。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信託業務方面,出現自2015年4季度以來,首次新增規模環比增速負增長。中國信託業協會分析稱,嚴監管的力度和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信託業轉型發展開始進入結構性調整的深化階段。

21億私募產品爆雷!至善基金被立案偵查

一個負債累累的在逃“老賴”,隱姓埋名成立了一傢俬募基金公司,並讓自己的司機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用四年時間非法募集了近40億元。最終東窗事發,被警方刑拘,留下近21億元去向不明的兌付窟窿。近日,至善基金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實控人及3名高管已被刑事拘留。

又有全球巨頭來中國!還是幹私募 剛推出第一隻產品!

近期,又一家管理超三千億美元資產的環球金融服務公司在中國落地首隻私募基金。從2017年1月外資私募拉開進入中國市場的帷幕,如今外資私募備案產品已經60只,今年備案數量35只,產品種類也更加豐富。27日,金融服務公司霸菱宣佈,在中國正式發行首隻境內私募基金,基金產品“霸菱中國A股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已經在11月22日完成登記備案。

資管計劃踩雷,這家券商竟向前員工索賠3.36億,法院二審仍說"不"

金融行業的勞動糾紛中總能暴露其令人咋舌的高薪秘密,因而總備受關注。但這起勞動糾紛比之前所有糾紛都更加離奇,九州證券在資管計劃踩雷、被監管責令暫停資管業務六個月後,向項目負責人追償3.36億元,並要求其退還項目獎金178.64萬元。不過,歷經兩審判決,九州證券的訴訟請求均未獲得支持。

券商集合理財收益洗牌:債券型領跑 股票型墊底

資管新規落地後,在“去通道”背景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新成立數量及規模一直處於下滑態勢。11月份以來,上證指數持續震盪至2900點附近,有數據可查的3155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本月的平均收益率為0.22%,其中,債券型產品以0.4%的平均收益率領跑,股票型產品則以-0.07%的平均收益率在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大類中墊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