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落地“四不像”研究院究竟好在哪?人民日報探索給出答案

目前,濟南已落地10家“四不像”科研機構。什麼是“四不像”科研機構?“四不像”科研機構究竟好在哪兒?11月27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以《濟南落地多所新型科研機構 “四不像”研究院究竟好在哪》為題,進行了重點報道和探索。報道說,設立“四不像”科研機構,對於濟南來說,是一次不小的體制機制創新。濟南市頂層設計“四不像”機構新模式,蹚出一條快速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新路徑。

济南落地“四不像”研究院究竟好在哪?人民日报探索给出答案

濟南落地多所新型科研機構

“四不像”研究院究竟好在哪

人民日報記者 肖家鑫

近日,由著名科學家丁肇中擔任名譽院長的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在濟南成立。該研究院面向國際科學前沿,以宇宙線等前沿性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攻方向。與傳統事業單位屬性的科研院所不同,這是一所“四不像”科研機構——不像高校,不像科研院所,不像企業,也不像事業單位。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無主管部門、無行政級別,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的科研機構還是個新鮮事物。

今年7月掛牌成立的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也是這樣一家“四不像”單位。雖然具備事業單位法人資格,但它採取理事會決策下的院長負責制,實行以“產研院+投資發展公司+專業研究所等創新主體”的組織架構。研究院院長孫殿義認為,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可以讓科研與市場更加貼近,產研院本身秉承的理念就是“商業成功是檢驗技術創新唯一標準”。

在濟南市委編辦主任張強看來,“四不像”也可以理解為“四像”:既是科研院所、高校,也是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怎麼有利於發展”,就“怎麼靠、怎麼建”,不受限於某一種機構形式,而是綜合各類機構的最有益方面,朝著最優惠的方向發展,體制機制更靈活,享受各種政策紅利。

比如在人才流動方面,新型科研機構引進體制內科研人才,可以享受“高層次人才週轉編制”,來時使用,去時退回,能保持身份不變,極大地便利了高端人才流動;在政策扶持方面,新型科研機構以事業單位的名義開展活動,能保證政府前期的財政資金投入合法合規,在融資、貸款上有信譽優勢,可以優先申報科研項目;在引進高端科研設備時,享受關稅優惠、審批優惠;還能在土地、稅收、職稱、股權激勵等方面享受各類政策紅利。“這些政策扶持,一般都在戰略合作協議中明確,政府作出承諾,由有關部門負責落實。”張強說。

設立“四不像”科研機構,對於濟南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體制機制創新。在和一些高校對接時,起初合作方並不認同這種形式。濟南市委編辦牽頭,頂層設計“四不像”機構新模式,蹚出一條快速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新路徑。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通過設立“四不像”科研機構,濟南打開了與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所合作的發展空間,為將來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新動能和智力支持。目前,濟南已經落地10家“四不像”科研機構。此外,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已與27家合作單位簽署21項合作協議。山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第一期12個優質項目分別以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醫養健康、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3個組別進行路演,預計3年後可轉化技術1300餘項、孵化企業近200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