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芜湖灵泽庙俗称孙夫人祠,相传是刘备之妻孙夫人投江处


芜湖历史悠久,位于长江之滨,春秋时属吴越之地,为长江以南的四大米市之首,1914年之前均为县治,后设为芜湖道,解放后设市。

图中古建为灵泽庙,位于长江对岸的蟂矶之上,相传刘备之妻孙夫人在此投江,唐末始建庙祠,俗称孙夫人祠,门前两座石狮子守护,门楼上雕有“江心第一境”字样。后在太平天国期间被毁,光绪年间复建,抗战期间又被烧毁,今已不存。



芜湖广济寺,始建于唐朝,相传唐时新罗王子金乔觉曾在此修行,后世称为小九华,唐肃宗曾敕九华道场“地藏利成方印”金印,因缘际会流转至广济寺,成为镇寺之宝。佛塔又名赭塔,建于北宋时期的公元1065年,赭塔晴岚亦为芜湖旧八景之一。



位于芜湖城郊外的李家花园,当时的城内,水道纵横,城外湖汊密布,有些民居便建在湖中,甚至还有水上茶室,为往来舟船提供茶水服务。

陶塘又称镜湖,据县志载:镜湖,在赭山南,即陶塘。宋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环种杨柳芙蕖,为邑中风景最佳处。而张孝祥的一首《蝶恋花·怀于湖》写的正是这里:恰则杏花红一树。捻指来时,结子青无数。 漠漠春阴缠柳絮。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 绕院碧莲三百亩。留春伴我春应许。

图中是芜湖长河的舟桥,此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名为通津桥,以舟相连,上铺木板,供百姓来往两岸,解放后原址建成弋江桥。

芜湖码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建立海关,开埠以后,芜湖成为洋货和皖南米茶丝等物品的集散中心,图中的货船正与小船进行驳运,背夫们扛着货物,以此为生,远处的岸边建筑是1919年7月落成的海关大楼。

芜湖郊外的农家,土墙茅屋,院内平地,一位农人扛着竹笤帚走过,传统的鼓风农具用来分选稻子,几件竹制稻箩方便装运稻谷,芜湖作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水网圩田盛产稻米,就来自于这样的农家。

芜湖当时城外的李家花园,远处山丘是赭山,广济寺的赭塔清晰可见,晚清时芜湖开放通商,李鸿章的后裔看中芜湖的潜力,大举购买城外空地,修路建街,且安居下来,可谓最早的房地产开发商,图中之景,便是沿着陶塘而建,楼台亭阁,四时花木盛开,成为李府的大花园。而芜湖后来的发展亦得益于李家的投入耕耘。

江南自古出美女,受通商开放,南来北往的风气影响,芜湖的女子身姿曼妙,装扮新潮,清新婉约,男子也是温文尔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