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互聯網航運創新聯盟宣佈成立

11月28日至11月29日, 2019 大灣區 " 互聯網 + 航運 " 黃埔大會在廣州科學城會議中心召開。同時,灣區互聯網航運創新聯盟宣佈成立。

湾区互联网航运创新联盟宣布成立

灣區航運創新聯盟登場

全球信息科技發展迅猛,對港口和航運信息化帶來了重大影響,港航業正在經歷著各方面的創新,以航運電商為代表的 " 互聯網 +" 平臺不斷湧現、智慧港口建設起步、航運大數據產業組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等新業態蓬勃發展,互聯網正在深刻改變著港口和航運這個古老的行業,帶來生產作業、管理和商業模式的一次深度變革和重構,推動著港航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同時為港航業突破創新、走向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為進一步拓展大灣區港口和航運企業在互聯網經濟領域的開放合作,加強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及金融科技等數字產業領域的務實合作,推動港航業的協同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廣東省電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廣州電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等 27 家航運創新龍頭企業和功能性機構決定共同倡議發起成立灣區互聯網航運創新聯盟。

該聯盟將以 " 融合、創新、開放、共享 " 發展為使命,促進相關主體之間的交流和深度合作,促進信息、項目及資金等要素的供需對接和知識共享,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有效推進大灣區互聯網航運經濟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港口航運產業應用,推進國際貿易 " 單一窗口 " 建設和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打造統一開放的港航大數據應用生態,推動物流技術裝備現代化,推進港口供應鏈服務平臺建設,建設國際一流智慧港口和 " 數字口岸 "。

湾区互联网航运创新联盟宣布成立

粵港跨境報關項目合作協議簽約

會上,由廣東省電子口岸、廣州電子口岸與香港標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公司簽約,合作開展粵港跨境報關業務,將極大方便粵港兩地外貿企業開展跨境報關操作,提升通關效率。

珠三角區域有 " 世界工廠 " 和 " 全球製造業基地 " 的美譽,香港是國際航運、金融中心,粵港兩地地域相鄰、經貿關係密切,進出口貿易高度發達。但目前兩地企業在辦理進出口手續時,需要面對兩地多個不同的口岸管理部門,登錄多個不同的申報系統。企業既需要向香港海關報關,又需要在內地辦理中國海關報關手續。同時,兩地的兩個貿易合作伙伴之間,以及與其運輸服務單位之間還需要交換大量的貿易單證,如裝箱單、發票、提單等,且至今這些單證仍然採用手工製作,以傳真、郵件等方式進行交換,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現差錯,由此導致後期單證整理、錄入、核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跨境電子報關平臺是深入調研粵港兩地通關物流各環節信息需求,針對內地企業從香港出口或進口貨物時,需要向香港海關進行電子申報的業務而開發的應用支撐平臺。通過粵港兩地的數字證書籤發機構合作,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構建跨境電子報關平臺及粵港兩地數字證書互認支撐平臺,並利用粵港 CA 互認技術實現與香港貿易通電子報關平臺的對接。在此基礎上,內地企業無需經過代理,在內地就可以直接向香港海關進行電子申報。平臺建設後,既可以有效保證企業報關資料能高效、安全和快捷的傳輸,又能大大降低外貿企業香港報關的費用,實現業務數據一次錄入,全程共享,減少數據的重複錄入,降低人工成本,有效解決粵港兩地通關環節制度性成本高和通關流程繁瑣的問題,提高粵港澳大灣區通關效率和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多個外貿金融服務項目簽署合作協議

廣州電子口岸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機構,中國平安、中國太平等保險機構簽署外貿金融服務項目合作協議。

據介紹,廣州電子口岸將發揮“單一窗口”信息資源、用戶資源集聚優勢,與金融、保險等相關行業對接,推進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共同探索推進中國(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功能建設,為國際貿易供應鏈各參與方提供外匯結算、貿易融資以及出口信用保險、關稅保證保險、貨運保險等特色服務,有效支持廣州口岸新型貿易業態發展,促進貿易便利化,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構建口岸智慧金融服務生態圈。基於豐富的通關業務服務功能,按照“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原則, 廣州電子口岸通過與銀行的服務對接,實現業務主體在線授權和認證、結售匯在線辦理等線上無紙化金融服務功能,企業僅需向銀行提供報關單號碼,無需另行提供合同、發票等其他單據紙質或電子掃描件,大大節約企業人力成本,此舉措實現全程電子化單據的數據交換,不僅能降低金融風險,還能有效提升銀行審核資料的效率,進一步促進了跨境貿易便利化,優化了營商環境。中國(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金融服務功能建設,注重著力解決本地中小微企業的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需求,與銀行合作共同打造本地特色的金融服務體系。目前,廣州電子口岸已經在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外貿新業態領域,為企業提供了便利化金融服務功能。

本次活動期間,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原副主任侯雲春介紹了灣區港航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建議,海關總署原總工程師吳幼毅講述如何運用區塊鏈構建新一輪互聯網+航運建設;海關總署研究中心萬中心副主任以“推進‘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三智)建設,促進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 為題,就灣區如何與“三智”(Smart Customs,Smart Borders,Smart Connectivity,簡稱)對接提出3點建議:一是灣區與海關共建海關智能治理新模式;二是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廣泛而又深入的“三智”應用場景,在灣區先行先試;三是“三智”建設有利於灣區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

湾区互联网航运创新联盟宣布成立

5G等應用技術閃亮登場

精彩的論壇之外,華為、北明軟件等優秀企業、產品現場展示也吸引了眾多觀眾。作為5G技術龍頭企業,華為的“5G+港口”引人注目,華為智慧屏播放著華為5G、華為雲等行業解決方案的精彩內容,令人震撼的科技成果和應用帶領我們走進智慧港口的未來世界。

目前華為已在國內一些主要的大港進行有關聯合創新和測試,探索5G在港口陸地和海域等特殊場景的覆蓋技術,實現港口遇險報警、輔助航行、智能理貨等業務運用,從而加快廣州港及大灣區海域5G港口的發展,使廣州在大灣區建設和發展中,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引領作用,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全國5G智慧港口的區域性標杆。廣州港集團、中國外運華南有限公司內容豐富、生動的展臺分享與港口管理和技術開發相關的各種技術創新,產品和服務,通關翼等展臺展示著國際貿易智慧通關服務創新模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李妍 通訊員索友力、何橋、鄒井棋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黎旭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