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初心不滅 青春不悔——黃文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时代楷模|初心不灭 青春不悔——黄文秀

習近平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女,壯族,廣西田陽人,中共黨員,1989年4月出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16年7月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同年同月成為廣西定向選調生,被分配到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掛任百色市田陽縣那滿鎮黨委副書記;2018年3月起擔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19年6月16日,黃文秀同志利用週末回田陽縣看望病重手術不久的父親後,因暴雨心繫所駐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連夜開車返回工作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發不幸遇難,年僅30歲。

中宣部7月1日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黃文秀的先進事蹟,追授她“時代楷模”稱號。

點擊觀看黃文秀生前視頻

2019年6月16日晚9時至17日凌晨5時,百色市凌雲縣遭遇強降雨,持續暴雨引發山洪,多個路段被沖毀。黃文秀在開車途經凌雲時,不幸遭遇山洪失聯,6月18日被確認遇難。

遇難前行程曝光看完無數人淚目

6月16日的大雨來得很突然。下午兩點多,黃文秀沒吃飯,就急匆匆地要出門。父親看了天氣預報,知道晚上會有暴雨,勸她,“要不明早再回吧?”

“就是因為要下暴雨,村裡可能會受災,更應該馬上回去”,黃文秀堅持要走,臨走前,她叮囑父親“記得吃藥”。

回村的路上,黃文秀一邊開車,一邊給村支書周昌戰發消息,詢問村裡的情況。她很擔心,當地的地質比較疏鬆,一到雨季,容易發生塌方和滑坡。

6月17日凌晨00:12,黃文秀在家族群裡發了一段11秒的小視頻。

时代楷模|初心不灭 青春不悔——黄文秀

6月17日凌晨,黃文秀髮在家族群裡的消息

視頻裡黑漆漆的一片,只有車燈發出微弱的光,照出密集的雨點、頻頻擺動的雨刷和從山上傾瀉下來、淹滿整條公路的洪水。

4分鐘後,黃文秀對家人說,“我遇到山洪了,兩頭都走不了,雨越來越大,請為我禱告吧”。沒有人預料到,這成了她留在世上的最後一段話。

凌雲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副隊長席道懷是最後見到黃文秀的人。他對媒體回憶,他曾和同事在積水路段碰到進退兩難的黃文秀。她冒著雨從車上下來,向席道懷求助,請他幫忙開車通過這段路。

席道懷接過黃文秀的方向盤,讓她坐上了同事開的黑色汽車。但當他把車開到安全地帶後,同事的車也沒跟上來。等到天亮,徹夜聯繫不上同事的席道懷返回原地時,才發現塌方了。

黃文秀出事的那個晚上,百坭村受暴雨影響斷了電,通往村裡的唯一一條路也被塌方阻斷了。第二天上午,村幹部準備開會,村主任班智華等人見黃文秀還沒回來,電話也聯繫不上,就開車往凌雲縣方向找人。

18日下午,搜救人員在河道里發現了黃文秀的遺體。一輛黑色汽車仰翻在一旁,滾落的石塊砸碎了柏油路、折斷了樹木,泥黃色的山洪還在源源不斷地往下流。

时代楷模|初心不灭 青春不悔——黄文秀

黃文秀生前照片

“真的一點不相信這種事發生”

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她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身患重病,然而重重壓力之下,黃文秀也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在工作中,黃文秀時刻惦記著村裡的困難群眾,經常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慰問資助村裡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她積極爭取各項補助,讓村裡的寒門學子獲得讀書機會。父親手術住院期間,她沒能在身邊照顧,村裡大小事務卻總能找到她忙碌的身影。

在聽到文秀遇難的消息時,很多被她生前照顧的老人和小孩都接受不了這個現實,難過得痛哭流涕、泣不成聲。

时代楷模|初心不灭 青春不悔——黄文秀

王明鳳是黃文秀在北師大的學妹,一年前,她和幾名同學一起到百坭村去做暑期社會實踐。王明鳳說,村裡每一片沙糖桔園,或者一片樹林,黃秀文都心裡有數,“哪家哪戶就是通過這個產業來脫貧的”。

姐姐黃愛娟說,黃文秀生前曾說過,她最大的願望是在家旁邊蓋一座兩層的小樓,開一家幼兒園,“只能是永遠的遺憾了”。

遺憾還有很多。貧困戶韋乃情是黃文秀的對口幫扶戶,黃文秀總會事無鉅細地幫他很多忙。不久前,黃文秀幫他取走了孫子住院的報銷材料,“如今錢到賬了,她卻再也回不來了。”

时代楷模|初心不灭 青春不悔——黄文秀

人民日報評論: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為人民辛勤奉獻,青春才能亮麗。

年僅30歲的黃文秀犧牲在扶貧路上,用青春書寫了飲水思源的情懷,標註著第一書記的責任擔當。她從大山中走來,是黨的扶貧政策讓她家易地搬遷、擺脫了貧困;她向大山中奔去,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把扶貧路當作“心中的長征”。她將生命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所指出的,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在服務百坭村的日子裡,黃文秀用兩個月訪遍全部貧困戶,幫助村民發展杉木、砂糖橘等扶貧產業,以真抓實幹的作風贏得村民信任;她全身心撲在扶貧事業上,整天在城鄉、村屯間穿梭,用真情奉獻與群眾打成一片;她帶領百坭村8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以使命擔當兌現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駐村諾言……黃文秀的奮鬥拼搏,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綻放了為民造福的青春光華。

像黃文秀一樣,目前全國共有19.5萬名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我們定能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