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李可染笔下的红色江山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语文课本上的《沁园春·雪》,里面的那幅插画是这样的——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此画便是对此句的最好描绘,而这幅画的作者,就是今天艺术史的主人公李可染

1907年,李可染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排行第二,取名永顺。李可染童年酷爱戏曲绘画,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他九岁时,进入徐州“吴氏兄弟小学”读书。小学美术老师王琴舫见他聪慧好学,赞曰:”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给他取学名可染。

1920年的暑假,李可染游徐州途中,俯瞰快哉亭,见集益书画社室内数位老画师正在作画。趴在窗台看了几日后,他走进画室,拜师学艺,绘画生涯正式开启。

后来师从林风眠、齐白石、等大师,他的技艺也水涨船高,但受限于时代背景,他的作品主题除了山水,更多的就是反对战争的爱国宣传画。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齐白石与李可染)

待到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终于可安心和别的画家一起一边游玩一边写生了。1956年,李可染进行了一次行程数万余里的写生——他自述到:“这次写生,时间长达七八个月之久,遍历太湖、杭州、绍兴、雁荡山、黄山、岳麓山、韶山、三峡、重庆……”

写意自然,应是青山绿水,可他不一样,他画中的山水,是红色的。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7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

当时流行每个人兜里揣一本《毛主席语录》,别人们在背语录时,这几位画家就在画毛主席语录。这是当时画坛最流行的主题,继傅抱石之后,中国的山水画家如钱松喦、陆俨少、关山月、潘天寿等,几乎人人都画毛泽东诗意山水画,而李可染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力,他还刻了一方印章:“为祖国山河立传”

1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1961年开始的这三年,是李可染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三年。这期间,李可染“采一炼十”,刻苦练习,终于自成一派,开辟出全新的山水天地。这时期的作品,无不见证了一代大师在创作上的革新与突破,其中又以“万山红遍”系列最为典型。这几张《万山红遍》,就囊括了李家山水范式所有重要特点。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水墨四绝中最“牛”的一个

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在后人整理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与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水墨四绝”

李可染以牛为创作对象,他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他也以“牛画”而蜚声画坛,更以牛的吃苦精神感动同行,并为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1942年,他蛰居重庆金刚坡下的一户农家,睡房挨着牛棚,他和一只水牛天天见面,看它吃草、挤奶,终日劳作。到了晚上,牛的喘息声、反刍声常常使人夜不能寐。

于是他挑灯起床,对牛作画。长期与牛生活,可以近距离观察牛,李可染对牛的动作习性早已熟稔于心。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形状、比例、体态都被李可染掌握地恰到好处,画纸上充满泥土气息的牛竟然活生生站在你的眼前。多一笔嫌碎,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

他曾在画作《五牛图》上题字道:“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爱牛之心跃然纸上。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画的是牛,我们看到的则是人鲁迅口中的“孺子牛”,大概就是李可染的样子,他所理解的“孺子牛”的精神,更是为人处世的准绳。

最“牛”的山水画家,他给毛主席的诗做注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