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HBO电视台,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时代华纳旗下的子公司,产出过不少高分神剧,像《黑道家族》、《权力的游戏》等等作品,让全世界影迷们都为之狂热。

2014年年初,HBO又搞出了点大动静,把马修·麦康纳和伍迪·哈里森招致麾下,前者先后在金球和奥斯卡称帝,后者在《惊天魔盗团》里演技惊人,这部剧也因此收视长虹,成为了HBO的开年力作。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HBO

这就是《真探》——这部堪称悬疑推理荣光的作品的背景故事。

事实上,虽然是斩获了可喜的收视率,但这样的收视率在相当程度上很可能是出自HBO的金字招牌。这是一部小众作品,逼格过于高冷,定位虽然很容易挑起影迷的胃口,实际上却不够亲民。

早在播出之前,《真探》的编剧就亲自站了出来提醒诸位:倘若看过三集以后你还没有high起来,那它就不是你的菜。

字里行间的无奈语气,相信可以窥见到这部剧的小众属性。

悬疑侦探的类型片并不少见,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立足于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稍微小众一点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作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只可惜电影的口碑有些扑街)。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神探夏洛克

在这部世界侦探小说榜首作品的基础上,电影衍生出由“钢铁侠”主演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剧作上,卷福和他的《神探夏洛克》一直以来都独占鳌头,吸引了全世界大批的影迷。二者在近几年的侦探影视剧作品里,是绕不开的存在。

而问题在于,倘若我们仔细对比,唐尼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走向了动作片的方向,它主要的视角都集中于唐尼饰演的福尔摩斯如何利用高智商来寻求一击破敌的窍门,同时还有唐尼本身自带的桀骜不驯的性格。卷福的《神探夏洛克》,则带着英剧特有的软萌腐属性,讲究与华生两人的默契,以及凌驾常人的超高智商。

一文一武,虽然走得是两个路子,倒是把夏洛克的形象塑造的足够丰满了。

直到《真探》横空出世。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真探》剧照

或许连《真探》本身也没想到,它的出现意外的把很大一部分,被《神探夏洛克》的萌腐元素搞得极其厌烦的影迷们,吸引过来。这也是《真探》本身的魅力,它摒弃了所有花里胡哨的操作,把全部的重心都回归到探案本身,以及两位主角的化学反应身上。

如果说《神探夏洛克》是一部通俗小说,那么《真探》就是一本略显枯燥的严肃文学。

而这样的严肃,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拍摄风格

首先,《真探》的海报设计就足够严肃。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真探》海报

两位主角——伍迪哈里森饰演的Martin和马修麦康纳饰演的Rust,身着美国警察喜爱的短薄大衣制服,走在荒草丛生的路上。两人头发凌乱,脸上皱纹明显,表情严肃、深沉,麦康纳还带着点若有所思的忧郁。

海报只有黑白灰三色,边缘做了复古纸张的裂纹处理。中间不是太醒目的一行标语:Touch darkness, and darkness touches you back。这句话可以用伏尔泰那句耳熟能详的话来翻译: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沉重、严肃,带着点哲学意味的枯燥和深度。《真探》的海报就已经昭示一切了。

而它正剧的拍摄,比这更甚。

在这部剧里,大部分的景色选取,都来自于典型的美国南方。工业革命遗留下来的厂房和烟囱,孤独的屹立在荒草丛生的路边。车轮碾过沙路,带起一团不知是尾气还是灰尘的黄烟。低矮的天际线,给人以一种寂寥的压迫感,下方是农田与沼泽,还有空旷的原野。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真探》剧照

仔细看两眼,兴许还能瞥见一两辆破旧的房车,尽管房车背后就是一个人类的聚集地。而这个聚集地,是那些廉价的妓女生存、工作的唯一空间。

在这样的基调下,整部剧画面的处理都极为冷静,甚至是冷漠。不带一点个人的感情色彩。你若要荒废颓唐,那我就拍荒废颓唐;你若要沉闷压抑,妓女破旧的衣裳、廉价的妆容,和黄灰色的天空,可以带走一切人类社会的高级和热闹。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来自于《真探》的初衷——回归真实。不光要真实,还要真实出一种细腻沉郁的诗意。

除此之外,因为剧情里涉及了很多宗教元素,所以场景里出现了很多宗教建筑。部分带着暗黑的哥特风格,还有一部分游离在哥特之外,只有残破的年代遗留其中。

对于《真探》来说,每一帧都是拉长的镜头,每一帧的背后,都是那片辽阔而又荒诞的美国南部。

叙事角度与风格

再好的场景布置和拍摄手法,没有一个好的故事为核心,也是舍本逐末,空口白谈。

再好的故事核心,少了与之相匹配的叙事角度和风格,那就是暴殄天物,坏了一锅粥。

《真探》的重中之重,便在于此。

这部剧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对合作多年的搭档,一个处事圆滑开朗,在周边环境里人缘很好,其为人处世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极其熟练的运用两个方针,分别是“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

这个人是Martin,也就是伍迪哈里森。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Martin:伍迪·哈里森

另一个的性格完全相反,极度的孤僻,平时沉默寡言,性格高傲,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热爱哲学和心理学,想法很多,思考深刻。但受困于性格过于执拗孤僻高傲,导致人缘奇差。

这个人是Rust,也就是马修麦康纳。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Rust:马修·麦康纳

一个人缘好,圆滑世故,但探案喜欢划水混日子,草草了事;另一个人缘奇差,孤僻高傲,但拥有非常强大且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推理能力。

就是这样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成为了一桩疑案的搭档。从最开始的互怼,互相难以容忍,到慢慢的产生化学反应,再到因为一个女人而关系破解分道扬镳,最后到两人重新联手,一起为了以往的疑案翻案。

故事听起来并没有那样复杂,关键点在于叙事手法。

作为一部侦探悬疑剧,整部剧的前进方向自然在于他们的破案过程。但故事发展的纽扣和洞眼,使用了聊天倒叙的方式。从整部剧一开始,主角两人就分别被联邦调查员约谈,在他们絮絮叨叨的谈话里,慢慢道出整部剧的故事情节

约谈的时候,两人早已分道扬镳、关系破解了。所以他们的语气和口吻,是经历了相当一段时日以后,且加了很多主观色彩在里面。换句话来说,正是这样已经对彼此熟悉的身份,才能更好的体现两人的化学反应和性格特征。不论是案件里,还是案件外的生活,两人的化学反应和性格都不断展现在观众的视角里。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毕竟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探案并不完全是警探们的全部生活,那未免太不真实和过于崇高。警探也是个凡人,他们有他们的烦恼和私生活,和我们一样,两性关系、交际关系、生活水平、薪资待遇,生而为人,总归会有为人的烦恼。

对比起《神探夏洛克》里夏洛克的无所不能,《真探》里的性格弱点,倒更让人动容和沉浸其中。

更何况,虽然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帅哥,但整部剧仿佛都是石头里雕刻出来的。摈弃了所有关于“软萌腐”的元素,但又并不缺乏男人之间特有的友情。这样的友情更像是经历了生活的千锤百炼之后,能够在残酷现实里立足的友情,而非无所顾忌的支持和关照。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这样的处理更需要细节的打磨,而《真探》在这一点上做的同样出色。例如访谈时,还未冰释前嫌的两个人,Martin讲到了某些地方有些咬牙切齿,仿佛又回忆起Rust在探案时和他对着干的场景;Rust则显得云淡风轻,酗酒的他一边喝酒抽烟,一边平静地讲述以往的故事,对于他来说,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没那么重要(除了Martin),重要的是那棕未解的疑案。

另外,他们两人在初始对方时,由于关系冷漠且都有些提防,除了对话上的小心谨慎,身体姿态上也频繁的使用侧身,扭头、背对背等避开对方视野的姿势。

细节决定成败,《真探》显然做得足够出色。

最后,故事内核上,《真探》也有值得考究的点。

上文中提到了,改编自伏尔泰名言的标语,在某种程度上也宣告了故事的核心思想。Martin是一名俗人,他喜欢喝酒和泡妞,探案喜欢划水,并不高尚,却活成了一个足够舒适的真我;Rust悲观抑郁,整日沉浸在宇宙真理的“透彻”和“无情”里,虽思想深刻,洞察力强,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平凡人的快乐。

两个人在探案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对方的性格和底线。Rust虽然口无遮拦,但绝不会触碰到Martin的禁区(孩子);Martin虽然厌烦Rust的性格和他刨根问底的探案态度,但在他人前也会维护Rust高超的探案手法和水平,在关系破解后,Rust需要Martin的帮助时,也会义无反顾的帮助他破解困扰他一生的疑案。

电视剧《真探》| 高冷逼格的背后,是回归侦探悬疑的朴素初衷

两个人一边救赎,一边温暖,同时也在互相学习。Martin到最后终于握住了身为警探的责任和荣耀,Rust的人生到最后终于不再是一片荒芜和虚无,了却了心结。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属性,没有任何一个人,应该是一座孤岛。

最后,我还是由衷的希望,像《真探》这样没有噱头、不走营销、不打颜值、不卖萌、不卖腐、不卖肉、不卖大开大合的大场面,

而是以深刻的故事内核、真实高超的拍摄手法和回味十足的化学反应进程为主打的良心剧,真的应该多一点。

毕竟,能把故事上升到意境,才是真正的高手。

拙笔,贵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