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裡藏著神祕岱廟 坐落在小村子卻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境內的岱廟,名氣最大的就是東嶽泰山上的岱廟。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而是地處鄉間僻壤的澤州岱廟,位於山西晉城市郊區南村鎮冶底村西頭土崗上,坐北朝南,三面環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始建年代不詳,但最晚宋代已有之。是除泰山以外的唯一 一座岱廟和道教主流全真派道場。

說起岱廟,人們自然會想到泰山,想到泰山上的岱廟,因為它名氣大,立於東嶽之上,連泰山也別名岱山,稱為岱宗。

這澤州岱廟,雖名不見經傳,少有人知曉。2001年,冶底岱廟, 入選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廟依山勢而分上、下兩院,高低錯落,清幽靜雅。沿中軸線從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魚沼、竹圃、舞樓、天齊殿。圖為岱廟舞樓坐北朝南,下臨竹圃、魚沼,也是岱廟的主要建築之一。

兩側又設有碧霞元君殿、土地殿、五穀神殿、蟲王爺殿、牛王殿、龍王殿、速報司神祠、關聖帝殿等。廟的下院有清泉、魚沼各一。

在供奉泰山老奶奶的碧霞元君殿前,還有兩株23米檜柏比肩並立南北,樹冠若傘狀華蓋,已有千年樹齡。

南株檜柏在距離地面約1米之餘處合成一個主幹;而北株檜柏在長到距離地面約2米處時也合成一體。 於是南北兩株檜柏其樹幹下部形成了大寫的“人”字,當地人稱“人字柏”。因碧霞元君殿也稱奶奶殿,於是這兩株筆直挺拔的檜柏,也被稱為“夫妻柏”。

廟內的建築屋頂,還是很有傳統古建築的特色的。

緊挨冶底岱廟旁矗立著一棵銀杏樹,據專家考證該樹至少已有6000多年曆史。

這棵樹晉城所有樹種中最粗大十大樹王之一,在國內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岱廟門前,樹冠鋪散開來遮天蔽日,像一把撐開的巨傘。

據中科院專家估算,冶底的“銀杏王”樹齡在5000-7000年之間。 這棵 “銀杏王”,不但在晉城地區的古銀杏樹中樹齡最大, 在山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是和北京潭柘寺的古銀杏樹、山東莒縣浮萊山的另一棵“銀杏王”相比,也毫不遜色。

古人把對山和樹的自然崇拜,延伸為一種民間信仰,最終成就了一座座廟宇。

據軍雷先生《冶底有棵“銀杏王”》文中所說,秦始皇東巡到泰山封禪時,依古銀杏樹而建岱廟。

如此說來,這位痴迷於“長生不老”的始皇帝,祭拜“銀杏王”也在情理之中。

歡迎留言評論!本文系原創,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歡迎私信提供線索,告訴我您身邊的故事,一經採用稿費奉上!喜歡我們的圖片,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禎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