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前几天,老家一位平时并不怎么勤快的哥们,送来一坨红薯葛粑,说是他亲自用手工做出来的,让我写一写。老夫心里一阵冷笑:这小子简直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竟敢忽悠老江湖,如本人这般勤快且对美食执着的人,尚且不愿手工制作红薯葛粑,他平素懒散,又怎能担当如此繁杂的劳作?

真不是看扁他,因为手工制作红薯葛粑,制作工序非常复杂,耗时耗力。首先要先将一大堆红薯清洗干净,放到石碓里舂得极烂,再用一个大木桶,桶上放一竹筛,竹筛里还要放一块纱布,然后将舂烂的红薯稀泥舀到竹筛里用水冲洗,将红薯的淀粉完全过滤木桶中,静置两三个小时,待淀粉完全沉淀后,将多余的水分倒掉,最后只剩下红薯淀粉。但此时尚未成粑,还须将红薯淀粉和水搅拌成糊状,倒入放油的热锅,用筷子不停搅拌,直至红薯淀粉糊糊被慢火煎变成团,此时已经成粑,但依然只是半成品,人们如要享用,还要根据自己的吃法改刀烹饪,各取所需,各施其法。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红薯葛粑

手工制作红薯葛粑,关键需要工具,首先要有石碓,没有石碓,有石磨也行,而现在,我老家连糍粑都用机器,石碓石磨早已了无踪影,这哥们就是想用手工制作,只怕也无工具可用。但是人家毕竟是送东西来的,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口软,所以老夫决定,不去揭穿他。可心里却还是想逗逗他,便道:“写一写,没问题,但你得告诉我,这明明是红薯淀粉做的粑粑,为什么要叫它红薯葛粑?”

他愣住了,说道:“我们这里不都是这样叫的吗?凡是用淀粉做的粑粑,都叫葛粑啊,红薯的叫红薯葛粑,洋芋(土豆)的叫洋芋葛粑,难道不是吗?”

他说得没错,的确,在我们湖南以及贵州的很多地方,用淀粉做成的粑粑,都叫葛粑。其实很早就想写这个题材,因此而做了一些功课。我知道诸如红薯、洋芋、葛根的淀粉做成的粑粑,之所以都被称之为葛粑,是因为用淀粉制作成粑粑,供人食用,最早起源于葛。而葛,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无论吃和穿,还是医疗,葛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葛属豆科植物,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肥厚圆柱状。葛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葛根是中国卫生部批准的药食同源植物,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营养保健之功效。茎皮纤维供织布和造纸用。

商周之前,葛并没有因为可以食用而被人重视,但人们喜欢用葛的茎皮纤维编织生活、生产用品,如搓经纺绳、编制葛履、纺织葛布等。粗葛布叫“綌”,细葛布称“絺”,用葛布缝制葛衣、葛衫、葛巾,遮羞蔽体,告别蛮荒,步入文明。《说文解字》曰:“葛,絺綌草也。”《本草纲目》:葛“取治可作絺綌。”《诗经·周南》:“葛之覃兮。”《传》曰:“葛所以为絺綌。”《周礼·地官掌葛疏》:“以时征絺綌之材。”《说苑》:“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綌。”这些文献说明用葛纺织由来已久。葛布多被制成夏衣,《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史记·太史公自序》:“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唐代韩翃的《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代陆游的《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都可证明葛布就是夏天穿的衣服。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葛衣

到了周朝,葛的根部作为食物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为此,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泽农之葛,食用的是葛的根部,即为人们所说的葛根。可那时人们食用葛根,有剥皮生吃,有蒸煮熟吃,但还未能提取淀粉做成粑粑。

当人们将葛根的淀粉提取出来,即可作菜,又可取代主食时,岁月已经流转到了东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名叫葛洪。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他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冶炼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其主要著作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葛洪

东晋和平年间,葛洪带领弟子云游四方,寻找仙山福地修道炼丹,一日来到湘西镇筸(现在的凤凰县),只见奇岩怪石林立,大山溶洞深幽,曲涧纵横交织,可谓物华天宝。于是,葛洪在此结庐炼丹,清修仙疲道,但炼丹终日烟熏火燎,时间一长,两弟子因修行不深,出现了毒火攻心,相继病倒。葛洪为解除丹毒,用了许多草药,效果却不理想。

一天夜里,葛洪梦见三清教祖,向他指点迷津:”此山长有一种青藤,其根如白茹,渣似丝麻,能榨出白末,略带甘甜,可清热解毒,祛燥消疹,食用充饥”。葛洪本来医术高明,依稀记得三清教祖所说的青藤好似葛藤,翌日一早,便去山上挖了几棵粗大的葛根来。因弟子病情沉重,无力咀嚼,葛洪将藤根切成皮状,用重锤敲碎,置于清水中浸泡,捞出残渣后,果然得到了白色的粉末,这就是最早的葛根淀粉。本来要将这白色的粉末煮成汤粥,不料,水放少了,葛根淀粉变成了粑粑,葛洪无奈,只好将错就错,让弟子食用,不料几日过去,两弟子的病竟全好了。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葛根淀粉

关于这个故事,也有人说葛洪不是到的湘西镇筸,而是江苏西南部的茅山抱朴峰。但究竟是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南方的老百姓从此学会了从葛根里提取淀粉,做成粑粑食用。由于食材使用的是葛根,又因为发明者姓葛,南方的老百姓将这种粑粑叫葛粑。

葛粑在中国的历史上,从东晋直到明代末,虽然每逢饥荒,都能帮助百姓渡过艰难,但一路走来,都保持着无比的低调,并无显姓扬名。时间行走到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香煎葛粑

番薯即红薯,红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中国的粮食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红薯磨成粉的技术,颇似葛根的淀粉提取,做出来的粑粑成品外观也和葛粑极为相近,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将红薯淀粉做成的粑粑,称之为红薯葛粑。红薯传入中国后不久,洋芋(土豆)也传入中国。提取洋芋淀粉的技术和红薯一模一样,洋芋粑粑的外观以及口感和葛粑都有惊人的相似,因此洋芋淀粉做成的粑粑也被称之为洋芋葛粑。自此以后,红薯葛粑和洋芋葛粑取代了葛粑在餐桌上的地位。而葛粑本身,因为采挖不易,慢慢地退出了老百姓的餐桌,好不容易出现一回,也变得非常昂贵。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葛粑炒腊肉

红薯和洋芋的传入,带旺了南方的葛粑小吃。而到了北方,却催生了一种名为焖子的特色美食。北方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吃过焖子”。不同地方,焖子的做法有差异,但基本食材用的无非就是红薯或者土豆的淀粉。其中山东烟台、定陶,东北大连、丹东,河北灵寿、行唐、定州,河南禹州等地的焖子较为出名。

焖子的做法和葛粑的做法大同小异,因北方没有葛粑,所以没办法称之为葛粑。而焖子的称呼,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一百多年前,有门氏两兄弟来烟台晒粉条,有一次刚将粉胚作好,遇上了连阴天,粉条晒不成,面胚要酸坏,情急之下,门氏兄弟将乡亲们请来用油煎粉胚,加蒜拌着吃,吃后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吃,有风味。于是便帮门氏兄弟支锅立灶煎粉胚卖,人们都说好吃,但问此食品叫什么名,谁也说不出。其中一智者认为此品是门氏兄弟所创,又用油煎焖,就脱口而出叫“焖子”。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丹东焖子

焖子属于精细食品,雅俗共赏。据说每一个地方的焖子的吃法都有所不同,口感也不一致,我只吃过丹东的焖子,所以不敢妄加评论。丹东的焖子和红薯葛粑一样,用淀粉和水加热搅拌,加工成粑粑后切成二、三厘米见方的小块,呈半透明状,把这些小块在平底煎锅里煎熟,稍微有点焦,再淋上酱油、醋、麻油、香油、芝麻酱等调料,撒上葱末、蒜末等调味品即可食用。于我而言,丹东焖子因为调料放得太多,反倒影响了焖子作为食物的纯粹性。而湖南人制作红薯葛粑,也是要切成小片,放在油中煎炸至两面焦黄,根据口味,可甜可咸,一般不会放酱油、味精之类的调味品,喜欢吃辣的,放上一把干辣椒翻炒即可。如果觉得单纯的红薯葛粑不够劲,还可和腊肉或者回锅肉同炒,此刻的红薯葛粑会用油煎的比较老,四边起一层稍硬的焦壳,吃起来外焦里嫩,此时若得一壶陈酿的红薯烧酒相佐,那一刻,你才能真正感觉到什么叫心旷神怡。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烟台焖子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较南方的葛粑和北方的焖子,我更喜欢南方的葛粑,其中原因除了葛粑不被调料的影响,保留了食物的纯粹外,还有儿时的回忆。我家兄弟姊妹六个,人口较多,小时候生活困难,洋芋成为主粮。而我家的人都不太喜欢吃焖煮的洋芋,一般都要切成丝炒来吃,这样吃不厌。上小学时我和小姐姐放学后的任务是刮一大盆洋芋,两手往往刮得漆黑。洋芋刮洗干净后,再切成洋芋丝,等大人回家炒。

我和小姐姐将要刮的洋芋分为两半,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小姐姐动作麻利,刮得比我快,但仍然不会影响她耍点坏心,经常趁我不注意时,偷偷将洋芋扒到我这边来,往往我的洋芋会越刮越多。我发现后,为了不吃亏,就提议我切洋芋丝,她刮洋芋,这样大家都不吃亏。却不知切洋芋丝的工程远比刮洋芋要大得多,还是吃了哑巴亏,好在从那时起,便练就了一手好刀工,至今让人惊艳。

同一种食材,为什么南方叫葛粑,北方叫焖子?

禹州焖子

切了洋芋丝,要洗干净洋芋的淀粉,这样炒出来的洋芋丝才脆爽。因此每天都会积累一点洋芋淀粉,几天时间就能累积一小碗,这时候母亲便会将之制作成葛粑,切成小片,在热锅中抹一点点油,煎得两面金黄,煎好之后,母亲自己舍不得尝一口,全分给了守在灶台边上的我和小姐姐。

一晃数十年过去,兄弟姊妹相聚,我和小姐姐总会提起关于刮洋芋的事,那情景、那滋味,依然让人无限感慨。只是母亲早已去了天堂,那过往已成云烟,再也回不去。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