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規範潮”來襲!存在“這些”情況的房子或商鋪,千萬別碰

看到一段視頻,一位北大房地產研究中心的學生提問王健林:近幾年萬達在二三線城市發展不錯,但是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很難看到萬達身影,主要還是以外資、港資為主,是因為拿地成本太貴呢?還是萬達品牌不足矣亟身到一線城市中來呢?

王健林的回答非常精闢,大概意思是:第一點是萬達購物中心定位以時尚潮流為主,並非主打奢侈品,從盈利的角度考慮,傾向於二三線城市,這樣獲取的土地成本更低,在萬達品牌力的影響下,獲得的租金並不低,在一線城市反而算不過來帳;第二點是因為中國房地產比正常要早發展20年,15年前的外資、港資更有錢,屯了不少地,即使自己想拿地也沒有那個機會,畢竟不可能拆掉“王府井”蓋“萬達購物中心”吧!所以只能在新的地方尋找機會,比如武漢、長沙,09年左右花110億買下武漢“漢街萬達廣場”土地,按照世界級購物中心規模打造,這種機會對於萬達來說並不多,總體來說作為商人的他,在商言商,做出幾個成名“作品”證明一下能力已經足夠了,還是要以賺錢為主!

房地產“規範潮”來襲!存在“這些”情況的房子或商鋪,千萬別碰

他作為全中國數一數二的房地產行業大佬,話語中依舊脫離不了金錢層面,不像馬雲那種“淡泊名利”:對錢不感興趣!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性的對比,說實話,我們不能否認房企為中國房地產做出的貢獻,但是房地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並不能完全受限與開發商,比如房價、規劃以及民生反響。

房地產市場急需“規範化”!

據澎湃新聞報道,11月25日,涿州住建局,召開鵬渤地產公園裡項目和購房者的協調會。李局長痛斥鵬渤公園裡項目在銷售過程中,存在銷售誇大其詞、虛假宣傳、4萬元電商費的情況。

其實在部分業主鬧售樓部事件中就已經展現出來跡象,因為房價下跌而打咂售樓部,作為局外人的我們來看,房價上漲或者下跌跟市場有關,業主既然簽了合同付了首付,也應該承擔房價上漲的甜頭或者是房價下跌的苦頭,假如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恐怕也不能夠這麼淡定了,錢不是大風颳來的,是付出勞動辛苦攢下的,突然的房價下跌,意味著比錢存銀行更加貶值,擱誰身上能接受呢?

發生這樣的情況,大多數因為銷售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銷售人員誇大其詞等,介紹過程中不斷傳達房子會增值,預期會很高,通過地段會增值、圈層、配套等方面做出引導,將這些不確定的因素轉化成一定會發生的樣子,時代在變化,真正會發展成為什麼樣我們誰也無法得出準確答案。包括當年的花果園,宣傳力度何其壯大,商業配套多麼充足,依然尚未達到人們滿足點,比如房子轉手困難,居住起來擁擠,偏偏就有很多人不喜歡居住在密密麻麻的高層裙樓中,可見號稱擁有10萬戶的大樓盤也難以避嫌。


房地產“規範潮”來襲!存在“這些”情況的房子或商鋪,千萬別碰


除了住房,商鋪遺留的詬病也不少,以賺錢為主的商人,希望商鋪能賣或租一個好價錢,然而孤零零的商鋪怎麼賣得出去呢?商鋪修建出來後主要以毛坯框架結構呈現,投資者購買商鋪後還需轉手出租,來租賃的老闆又通過經營獲利,以此形成商業地產的“生態鏈”,當然如萬達、王府井等這樣的購物中心物業自持,整個招商運營過程均親自運作,對於一般商業綜合體就難逃被賣的命運。

售賣商鋪過程中,花高價錢請大量銷售人員,希望通過快攻方式消化庫存,為了完成銷售任務,遊走於法律邊緣現象時有發生,早在3年前,一家商業綜合體推出商鋪銷售,併為客戶承諾不少“售後”問題,如返租、回購,要知道那些自持的購物中心都不敢貿然推行此方案,畢竟不可控因素天大,反租最怕運營方達不到出租標準或者招不上商,導致資金鍊脫節,回購最害怕的是開發商到頭來一句“沒錢”而了事,房企給出的這些承諾目的都相同:多銷售,多回款!

我們不妨來算筆賬:開發商總公司把一個實際價值100萬的商鋪。定價為200萬,客戶可以不返租,也可以跟公司簽訂返租合同,年限一般是3年或者5年,按照固定的投資回報率,用這幾年的租金抵總房款,比如返租期3年,按照每年8%投資回報率計算,三年可以抵扣24%的房款,只需要付76%即可,算下來共需支付152萬的總款,然而返租合同並未跟賣方籤,而是所謂的“子公司”,子公司運營期間,所收租金用於員工開銷與活動支出,實在經營不下去時,也可以宣佈破產,然而這三年內不僅賺了52萬溢價,總部還可以調動子公司資金用於“週轉”!在這一點上品牌購物中心一開始就自持物業,恐怕王健林等人早有“預見”吧!

房地產“規範潮”來襲!存在“這些”情況的房子或商鋪,千萬別碰


紙包不住火,時間久了,案例多了,市場的反響也就大了,人們對有“前科”的房企更加謹慎,開始抵制買沒有預售證的房產,對商鋪返租款未到賬進行維權,逐漸對“謊言”有更高的敏銳度,國家對房市“規範化”開始加大整頓力度!

存在這些現象的樓盤,最好別碰!

第一、遲遲達不到交房條件的樓盤,房企資金鍊脫節,修建速度減緩,甚至到後期無法完工,存在淪為爛尾樓的風險!購房者最好提前做好調查房企背景工作。比如一個開發商在城市拿地,因為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棚改較多,不惜冒高槓杆風險融資拿地,一旦銷量不佳,苦的是前期交認購金的人群,既難退款,又不能正常完成房產交易。

房地產“規範潮”來襲!存在“這些”情況的房子或商鋪,千萬別碰

第二、過分提高“預期”,銷售員在介紹過程,釋放多少年會達到什麼價位信號,營造增值性能。房企對這類法規自然知曉,只是銷售人員在表述上面會對購房者做出引導建議,從而達成交易。例如拿上海十年前的房價與現在對比,給購房者一個房價會猛漲的案例,生而為人,誰不希望能早點入手多些優勢呢?有網友曾表示:當所有人都覺得房子會漲價時,那麼房價反而會下跌,好比一隻股票被所有人看好時,接下來反而會迎來下跌一樣,從事房地產多年,事實也證明了銷售員在賣一個樓盤房子後,許多會跟之前的客戶斷絕聯繫。

房地產“規範潮”來襲!存在“這些”情況的房子或商鋪,千萬別碰


第三、地段描述與實際明顯不符,出現在廣告上面居多,距離市中心30分鐘車程說成10分鐘,專法律空子,購房者最好是以距離市中心多少公里為指標,在商業、教育方面誇大其詞的樓盤,最好別碰。例如未來會有某某購物中心入駐,旁邊就有規劃建學校,其真實性需以官方數據為準,往往很多新樓盤在未得到準確數據的前提下,而提前宣傳,對客戶不負責,也是不敬職敬業的表現。《廣告法》中房產廣告第二十六條規定如下:

房地產廣告,房源信息應當真實,面積應當表明為建築面積或者套內建築面積,並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升值或者投資回報的承諾;

(二)以項目到達某一具體參照物的所需時間表示項目位置;

(三)違反國家有關價格管理的規定;

(四)對規劃或者建設中的交通、商業、文化教育設施以及其他市政條件作誤導宣傳。

房地產“規範潮”來襲!存在“這些”情況的房子或商鋪,千萬別碰

曼哈頓的天際線

房地產行業未來會越來越規範化,國家明確指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行業,房住不炒已板上釘釘!規範重心會偏向於商業地產,特別是租賃市場。對購房者來說,仍然需要提升購房分辨力,在遇到不合規銷售時,積極舉證、舉報,互相監督,為房地產行業營造一片純淨樂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