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來的溫州人

全文1662字



一、

溫州是民營經濟的大本營和發源地。1980年一個19歲的溫州小姑娘領到了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那時的溫州人開始“忙”了起來。

家家戶戶幹起來家庭作坊,各個爭做小老闆。

溫州人以廠為家、以家為廠的現象在那時非常普遍。

一大家子為了一個工廠的經營,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癱在廠裡。

溫州80後的少年時期,很少有得到父母直接照顧,基本上都是奶奶外婆帶大,或者住老師家。

那時候60後的父母們,基本上都在忙著搞工廠賺錢。

他們都有個鮮明性格--“不辭辛勞”

溫州人“走歸”到家裡後,也不忘記討論工廠的情況。

單子少了,費用支出大,怎麼辦。單子多了,交貨困難,怎麼辦。

這樣的討論經常出現在溫州人的家庭餐桌上。

溫州人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哪怕一整天都無所事事,也願意呆在廠裡。生怕出了啥問題,自己人不在。

工廠的日子,全年無休。唯一就是每個月1號,工人放假的日子,老闆也跟著休息一天。

那時候的溫州,溫州人,節奏很“快”,“閒”不下來。

二、

這些年,社會的主力從50後60後變成了70後80後。

溫州的節奏似乎“慢”了很多。

80後們不再願意從事辛苦煩雜的工廠生活。更現實的問題是,中國發展太快了,社會物資一下子就供過於求,進入了存量競爭的時代。

社會也不再需要那麼多小老闆、小工廠。

更多的80後選擇了參加工作,擁有穩定的節假日。

也擁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週末出遊、和朋友聚會。

這讓很多人產生一種錯覺,這一代的溫州人,不願意吃苦耐勞,貪圖安逸。

溫州要走上沒落。

三、

事實上,自2012年金融危機以後,這幾年溫州經濟慢慢走出了低谷,展現出了韌性!

十幾年前就擔心被紹興超越,最近反而有拉開差距的趨勢。

溫州也是最有希望,成為浙江省第三個邁向萬億GDP的地級市。

GDP總量排第一的是省城杭州,得天獨厚。

第二的寧波是共和國的親兒子,計劃單列市。

這些年,溫州的GDP增速,年年排在浙江省前三名。

但是同列前三的舟山麗水湖州總的經濟體量和溫州根本不在一個梯隊上的。

慢下來的溫州人

慢下來的溫州人

慢下來的溫州人

相信看見這樣的數據,很多溫州人也會驚訝。

四、

為什麼明明慢下來的溫州人,反而更快了呢?

過去的溫州極度依賴製造業。

金融危機後,溫州這幾年在服務業上不斷深耕。

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上,以3484億元排在省內第三(寧波為4932億元),浙江其餘地市第三產業均只有700億至2600億之間。

溫州的金融、餐飲和旅遊業增長強勁。

第三產業成為溫州最大的亮點。佔GDP比重達到了58.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9.3%。

據說,溫州的萬象城是省內所有萬象城經營最好、營業額最高的。

溫州最先發展民營經濟,最早遇到發展瓶頸。

可以說是全國少數幾個完整經歷過地產、金融雙熊市週期的城市。民間資本崩塌、房地產泡沫破裂。(主城區大部分房價至今低於10年前,全國罕見)

但也是最早轉型的城市,如今步子邁的最穩的一個。

2016年的一份數據,溫州政府的債務率和負債率全省最低。

慢下來的溫州人

題外話:個人覺得溫州政府應該勇敢加槓桿搞城建,這幾年城建真落後

溫州的房價收入比也是全國最低的。

慢下來的溫州人

溫州炒房團早已覆滅,提早被樓市泡沫教育過的溫州人民,早早就形成這樣“房住不炒”的氛圍。

這幾年不管房價漲跌如何,很少有溫州人說為了漲價而買房,基本都是為了居住而買房。或者做資產防禦性的配置,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穩定的房地產交易環境。

五、

由於溫州人的創富能力,過去的溫州人一直被稱為東方猶太人。

如今“慢”下來的溫州人似乎更符合東方猶太人稱謂。

猶太民族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徵---“會休息的民族”。

在古代,只有猶太人在每週都拿出一天時間來休息。

更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同時期的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裡都沒有過休息日這樣的事情。

猶太人把每週必須休息的日子叫安息日。

安息日是聖經上開篇:上帝創造天地用了六天時間,第七天用來休息。

猶太人會把安息日安排起來家庭成員一起用餐,規定用餐不能用電器和玩手機,讓家庭成員一起面對面交流,感受安息日的意義。

安息日,幫助猶太人從日常忙碌的工作中,作必要的停頓,勞逸結合。

一週一次的安息日,不僅不會影響猶太人的生活的品質、工作的效率,反倒能釋放壓力、身體和精神恢復活力。

而現在的溫州人,就有這樣的狀態。

“慢”下來的溫州人,其實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