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下一個“硅谷”——中國未來30年最牛“黃金走廊”浮出水面

◎樓市黃大大團隊(ID:HouseLeader)

今天聊聊大灣區,最近變化特別大,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一直唱“雙城記”的廣東,兩座核心城市廣州、深圳,正在醞釀一場前所未有的高能聚變。

這都要從中央出臺“超級文件”,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說起。粵港澳大灣區發生了連鎖“洗牌”。

“老大哥”廣州最先表態,全力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在全市正局級幹部會議上,市委書記強調,廣州要主動接受輻射帶動,推動廣深實現“雙核聯動、雙輪驅動”。

深圳立馬響應。深圳市委書記、市長率團赴廣州,時隔6年,再次簽署了兩城之間的《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過去總被拿來競爭對比的兩座城市,頻頻傳出“CP互動”劇情。

先是,廣州要從南沙新建一條高速公路打通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總投資210億元。到時,南沙可以10分鐘接入深中通道。

以往,很多人都把深中通道看成是對廣州的挑戰。現在,廣州主動擁抱深中通道,態度大轉變,僵局打破了。

深茂鐵路又傳來新進展。這條沿海鐵路,從深圳市區的西麗,穿過東莞,直達廣州萬頃沙,時速可達到200km/h,80公里大約只要24分鐘。

香港也在行動。昨天,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科技園宣佈落地廣州南沙,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親自出席儀式。

種種跡象標明,廣州動作迅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靠攏、拉攏深圳和香港。

要知道,“深圳-香港”已經連續三年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為全球第二大科技創新聚落,僅次於東京-橫濱。得到廣州的強力加持後,更將一飛沖天。

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一幕即將上演: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座GDP超過2萬億的超大城市強強聯手,衝擊全球科技創新的巔峰桂冠。

國家的部署加速落地。廣州-深圳-香港-澳門,一條科技創新的“黃金走廊”呼之欲出,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受矚目的星光地帶。

這一次,東京和硅谷終於遇到了今生最強的對手。

01

深圳、香港和廣州,單獨來看,都有薄弱的“短板”,不能把科技創新這件事幹到極致。

作為一座只有40歲的城市,深圳的科研底蘊還不足,缺少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而東京、硅谷或波士頓地區,都擁有1所以上世界200強的高校和國家實驗室。

雖然人才吸引力已經很強,但深圳缺乏“造血”能力,導致科研人才的旺盛需求,還有不小的缺口。比如華為,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清北復交”的高材生加盟。

所以,光靠深圳,很難產生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的研究成果和創新。

好在有香港。全球大學100強中,有5所在香港,一座城市集中了這麼多知名高校,非常罕見。這也表明,香港高等院校的基礎研究實力雄厚。

香港的問題,在於產業空心化,市場太小,科研成果轉化慢。

很多人說香港之於科技產業的二十年,是不斷錯過的二十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香港先大陸一步推出了“微信”——Talkbox,如今卻完全被Whatsapp所替代。

著名AI獨角獸商湯科技,是從香港科學園孵化出的,但很快商湯就選擇了紮根深圳,如今在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均成立了分支機構。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指導學生先後創辦了大疆創新、固高科技等多家明星機器人企業,都落地在深圳。

深圳恰好彌補了香港的短板,雙劍合璧,融合互補。

02

最近幾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每年都會發佈一個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深圳-香港科創集群已經連續三年位居第二。而廣州的排名也很強,去年已經上升到21位。

在各個城市迅猛發展的基礎上,中國的創新指數排名也從2015年的25名,上升到了去年的14名。

全世界下一個“硅谷”——中國未來30年最牛“黃金走廊”浮出水面

這份指數報告,主要考察兩個指標:PCT國際專利申請數和科研論文數。規則很簡單,把這兩個指標的佔比作為積分,加起來以後按總分排序。

有的城市屬於科研型集群,科研論文數量比較多,但PCT國際專利申請數相對較少。比如紐約的PCT數量只能排在第十,但論文數量可以排第四。廣州也是這一類型,PCT數量與倫敦、華盛頓相差不大,論文數量高於聖地亞哥,也高於深圳-香港。

深圳-香港,則屬於典型的科創型集群。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非常搶眼,尤其是深圳的華為,PCT申請量是全球第一,達到5405件,比排名第二的日本三菱電機(2812件)高出一倍。但論文數量比較少,只能排在27位,甚至比不上西安、臺北,屬於“嚴重偏科”。

全世界下一個“硅谷”——中國未來30年最牛“黃金走廊”浮出水面

這和硅谷所在的“舊金山-聖何塞科創集群”有很大的相似之處,PCT申請數很高,但論文數較低,科研轉化應用的能力很強。

相比之下,東京-橫濱則屬於全能選手,既有很強的創新轉化能力,同時科研論文數量也很高。中國目前與東京-橫濱類似的是北京,PCT專利數量交稿,論文數量更是位居全球第一。

但是,廣州的“靠攏”,將很大程度上提升深圳-香港科創共同體的基礎科研能力,在科研論文數量上,超過硅谷所在的科創集群。這就是廣州對深港的意義。

同時,廣州、東莞的PCT增長數量也在迅速增加。東莞去年的PCT增速接近50%,已達到2698件;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PCT專利申請公開數量170件,進入全球教育機構第4位。

廣州和東莞的加入,將讓深圳-香港科創集群產生飛躍,挑戰“東京-橫濱”的巨無霸地位。

03

深圳的創新能力有多牛?為什麼能成為大灣區衝擊國際科創中心的主戰場?

過去40年,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座城市經歷深圳這樣的滄桑鉅變,幾乎所有人口都是外來的,“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的階層尚未固化,城市還在野蠻生長。

經過完整的工業化和騰籠換鳥的轉型升級以後,深圳已經形成了分工細膩、產業鏈發達的市場,活躍企業數量近90萬家,如果算上東莞的支撐,幾乎任何一種產品都能在這裡完成生產,構成創新發展的肥沃土壤。

比如,無人機產業為什麼率先在深圳發展起來,產生大疆這樣的獨角獸企業?

深圳有全球最發達的碳纖維應用行業,從釣魚杆、網球拍、羽毛球拍,再到高爾夫球杆,都可以製造,甚至做到最貴的自行車賣24萬元,比汽車還貴。還有特種塑料、電池電控,包括伺服電機等基礎,讓大疆可以在現成的產業鏈上做創新的條件。

“很多部件,大疆連圖紙都不用畫,只要有想法就有人畫,一個螺絲釘都不用生產,只要想生產就有人給生產,價格又低質量又好。”

在深圳,政府有一個“溼地效應”的理念。溼地需要千分之三的鹽份,低了高了溼地都會消亡,政府就保證這塊地千分之三的鹽份,至於進去之後是鳥吃魚還是魚吃蝦、蝦吃蟲,政府不管,那是市場競爭。

這樣一來,深圳就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產學研轉化基地,很多最牛的發明創造,都要到這裡進行轉化,才能進入市場。

“深圳100個專利有12個是和北京合作,北京每100個專利12個是硅谷來的,深圳每100個專利有8個是從硅谷來的,形成了世界上沒有的一個罕見現象:跨越8000公里的創新三角。”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專家看好深圳的原因。經濟學家張五常就說過,深圳在10年內會超過硅谷,就是因為有東莞,作為製造業最牛的世界工廠,支撐了高科技創新的發展。

04

縱觀國際創新發展經驗,美國硅谷、波士頓地區等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區域,各類創新資源均呈現出“廊帶”分佈特徵。

廣深港澳黃金走廊,未來將形成哪些空間佈局?

2018年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數據

全世界下一個“硅谷”——中國未來30年最牛“黃金走廊”浮出水面

目前,黃金走廊已經擁有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華大基因、大疆創新、廣汽集團、廣藥集團、金髮科技等科技龍頭企業。

廣州、深圳、東莞三市的科技進步貢獻率維持在60%以上,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漸凸顯。

廣深港澳科技走廊,以全國0.15%的土地面積,3.3%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9.5%的GDP。

整條“黃金走廊”,已經聚集了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東莞散裂中子源、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深圳國家基因庫。

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的優勢,也集中體現在這條科創走廊上。

例如,深港兩地政府早在2017年年初,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面積約1平方公里、原屬深圳的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

這個地區堪稱“一國兩制”的特別合作區。“哪一邊的政策好就用哪一邊的。比如,採用香港的低稅率和深圳的科技優惠政策,同時享受兩邊政策紅利”。

因此,十年之內,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絕對會成為中國“硅谷”,與美國硅谷、波士頓地區相媲美,成為全球創新網絡重要力量,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

樓市黃大大的主業是地段研究。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崛起,也是大灣區城市投資價值重構的過程。有哪些地段值得關注和投資?

全世界下一個“硅谷”——中國未來30年最牛“黃金走廊”浮出水面

總體而言,最值得關注的有十大核心創新平臺。

其中,廣州有4個: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廣州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廣州中新知識城,廣州科學城;東莞有2個:東莞松山湖、東莞濱海灣新區;深圳也有4個: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區、深圳坂雪崗科技城、深圳國際生物谷。

這些創新平臺,以及其周邊的宜居區,都是長期投資價值很高,值得長線關注的區域。此外,香港、澳門的臨近區域,如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包括廣州的南沙,也非常值得關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也是當今第一造富源泉。未來的廣深港澳“黃金走廊”,絕對是大灣區中的投資價值至高點。

本文作者 | 黃獅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