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238天




01


前兩天,“宇芽被家暴”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


很多人不知道宇芽是誰,但你一定知道那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Papi醬。


宇芽就是Papi醬公司旗下的藝人,曾因為蒙娜麗莎和愛因斯坦仿妝走紅網絡。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11月25日,國際反家暴日的當天,宇芽在微博上傳了自己拍攝的一段視頻,勇敢說出了自己被家暴5次的經歷。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視頻裡,看到宇芽拼命掙扎後還是被家暴男拖出了電梯,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她的絕望。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當大家還沉浸在痛罵家暴男的憤怒中時,不出兩天,蔣勁夫家暴的新聞又出來了。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果然,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這些隱藏在親密關係背後,以愛之名的施暴行為,每天都在上演。


想起2014年,那部被無數人認為是“恐怖電影”的紀錄片《中國反家暴紀事》,就曾赤裸裸地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家暴案例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片中有一位叫李翠翠的女性,19歲時和村書記的兒子訂了婚。在商討婚期的問題上,和未婚夫產生了分歧。


只因為絆了幾句嘴,李翠翠就被未婚夫活生生地挖掉了雙眼。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湖南的周玉茹,父親早逝,她和母親常常受人欺負,所以周玉茹總想找一個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男人。


20歲那年,附近一個好勇鬥狠的男人追求她,教訓了一個經常欺負她家的人。


周玉茹以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婚後才發現,這個男人不事生產揮霍無度,只會伸手向她要錢。

懷孕後,周玉茹為即將出生的孩子打算,偷偷存了錢卻被丈夫發現。丈夫抓著她的頭撞向玻璃,玻璃碎了一地,丈夫又把她的頭撞向地上的玻璃。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25歲的北京姑娘董珊珊,將自己的一生託付給了高大健壯的王光宇。


王光宇有顏有財,是董家人眼裡的乘龍快婿。


董珊珊曾對母親說:“這個男人能保護我,在我受人欺負的時候,他肯定會打倒一大片。”


結果,在丈夫還沒打倒別人之前,自己先被打倒了。


結婚10個月,26歲的董珊珊就被王光宇活活打死。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董珊珊案在2009年轟動一時,當時,有年輕女性穿著染血的婚紗,站在街頭呼籲眾人重視家暴問題。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這些,都還只是萬千家暴案例中的冰山一角,生活中那些被隱藏起來的家暴案,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多得多。


在宇芽那條微博的評論中,我就看到了好多網友說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家暴經歷。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據統計,在中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過家庭暴力;


每7.4秒就有一位中國女性遭遇家暴;


每年有15.7萬女性自殺,其中60%婦女自殺是因為家庭暴力;


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原因的40%以上;


面對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選擇報警。



真實的數據,觸目驚心。



02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女性平均被虐待了35次才選擇報警。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類似上圖中的言論,想必你也聽到過不少。


其實,受害人並不是軟弱,這是人性的惡和社會大環境共同造成的


很多受害者在被家暴後嘗試逃跑或報警,但最後不是被施暴者威脅,就是在警察的不作為中不了了之。


看到一個故事,說某網友在遭遇親戚被家暴後,第一時間報了警,直呼要出人命。


結果警察趕到之後,卻冷冷地撂下一句:“不是說要出人命了嗎?沒出人命別報警。”


如此冷漠的處理方式,和鼓勵家暴,又有什麼區別?


受害人一次次逃跑,一次次被迫回到暴力的環境中,她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反抗,失去最後一絲希望,這就是受害者陷入習得性無助的過程。


有人說,無法逃離家暴的女性,大多是有心理疾病。


我不太認同這種說法,因為就算真的有病,也是施暴者導致的。


宇芽在微博上就說,剛開始和家暴男在一起的時候,他就因為各種小事貶低自己,不斷向自己灌輸他的三觀,給自己洗腦,還不讓自己有正常的社交。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剛剛陷入愛河的宇芽,雖然感受到了壓力,但仍然在精神上完全服從他,直到認知開始扭曲。


有專家把家暴行為描述為三個階段:先是漫長的冷暴力期,然後發生猛烈的暴力行為,之後施害者會迅速道歉示好

。家暴就這樣循環往復地發生了。


事後的道歉示好,也是施暴者扭曲認知的手段之一。


作家霧滿攔江說:


很多人其實不理解暴力。


暴力是對人的本質否定,會喚起你心中的巨大恐懼,進而實現人格重塑


施暴者無論男女,都是認知極原始的物種。他們會挑選意志力最薄弱的人下手,無師自通地走過一個流程,徹底把對方的認知扭曲。


這才是家暴者最可怕的地方。


這種認知扭曲,會讓很多受害者認可自己的低價值,認為除了這個傷害自己的人,世上再沒有人愛自己。


受害者軟弱的表象背後,藏的是深入本質的原因:我們的人格與認知,原本就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這種可塑性幫助了我們適應各種環境變化,最終使得我們在新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而人性中的惡,正是鑽了這個空子。



03



1974年,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進行了著名的行為藝術表演——“節奏0”。


她把自己麻醉後綁在椅子上,旁邊是一張桌子。


桌子上有72種道具,包括帶刺的玫瑰花、畫筆、口紅以及刀、槍、皮鞭等等。


觀眾可以任選一件物品,對她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


最初,好奇的圍觀者只是試探,用口紅在她的臉上亂塗亂畫……


當意識到這些行為不會被制止和譴責後,人們開始變本加厲。


有人剪開了她的衣服,在她身上吐痰,有人把玫瑰花上的倒刺紮在她身上……


直到有一個人用上了膛的手槍抵住她的頭部,被群眾阻止,這場行為藝術表演才算結束。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在被人施暴的過程中,阿布拉莫維奇坦言,自己的內心充滿了恐懼,但她始終沒有做出身體上的任何反應。


結束後,她雙目含淚,站起身來走向人群,人們四處逃跑。


阿布拉莫維奇說:“這次經歷讓我發現,一旦你把決定權交給公眾,離喪命也就不遠了。”


因為人性的深處,往往藏著的,是一顆邪惡的種子,一旦有了合適的土壤,就會蔓延生長


關於家暴,許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只有窮街陋巷裡的酒鬼、沒文化的粗鄙小人才會家暴。


但其實,家暴可能出現在任何社會層次,與施暴者的受教育程序並沒有必然關聯。那些有知識有地位的施暴者,反而更懂得隱藏自己,保全名譽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男主馮遠征,為了詮釋好安嘉和這個暴力角色,特意打了婦女熱線去諮詢,因為他很疑惑,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怎麼會是施暴者。


結果婦女熱線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樣的人太多了。


《中國反家暴紀事》中,衛嵐的丈夫就是現實版的安嘉和,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腦外科醫生,回家後卻是一頭髮瘋的野狗。


警察上門了,他還擺出另一副文質彬彬的嘴臉。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所以說,家暴無關學歷,只關乎人性。


任何時候,都千萬別低估了人性的惡。


宇芽被家暴的事上了熱搜後,網絡上出現了很多鼓勵被家暴者“勇敢說出來 ”的,以及如何自救的聲音。


但其實,最好的方法,還是防患於未然。


如果在戀愛觀察的階段,男人有任何暴力傾向,以及性格極端的表現,女人都不能抱著“改變他,包容他”的心態將關係繼續下去。


今天砸爛的是他自己的汽車玻璃,明天摔壞的可能就是你的身體。


對於這一點,我特別贊同Papi醬在某節目中說的:選對象就應該帶著街道居委會大媽的態度,瞭解他的家庭背景、人際關係、社交網絡。如果他總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人肯定有問題。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Papi醬友情提醒:任何時候,都別低估人性的惡


如果你正在尋找另一半,千萬不要因為一個人營造出來的完美假象矇蔽雙眼,而輕易忽視了人性的惡。


如果你已經經歷了家暴,也千萬別被施暴者道歉時的甜言蜜語衝昏頭腦,因為壞人永遠都只能是壞人。


季羨林曾說:“壞人,同一切有毒的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是毒物的。而且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我所觀察的那些壞人,幾十年前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我想給他們辯護都找不出詞兒來。”


所以,不要低估人性的惡,也不要輕信一個“壞人”會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