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电影《大约在冬季》

一向,是个念旧的人。


从喜欢一首歌开始,从遇见一个人开始,从那些随风而逝的往事开始......


我知道,那些记忆的碎片会渐渐地模糊,直至成为一张泛黄褶皱的老照片。


只是,在某个云缠雾绕的清晨,在某个细雨纷纷的午后,在某个雪飘如絮的黄昏,你还是隐隐地在我心里淡入、淡出,再淡入,再淡出,反反复复......


我,曾经,那样爱你;我,曾经,从未怀疑,你就是我的余生。

然,天真的誓言,总有被搁浅的一天。

那些曾经说着永不分离的人,如今早已散落在天涯。

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电影《大约在冬季》

01.冬天,实在是一个太适合想念的季节

关于这个故事,我一直在想,该怎样地娓娓道来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他和她的情,起于一场演唱会的相遇,起于一张票,起于一首歌。

繁花似锦,与子偕老,自然是一种幸福。

落英缤纷,不似经年,虽有些许萧索,但结局也应是另一种快乐吧,一种心灵深处的坦然和释放。

你静静地坐在那里,眼前的画面,好似温庭筠的那首《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一副清丽且哀伤的山水小轴向你缓缓铺展开来,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只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哀怨。

离别,错过,失去,等待,焦急,失望,心伤,叹息......欲说还休,使人跌入无限的怅惘之中。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人;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幸福。

人生总会有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无奈,而错过爱情,无论是自己的,还是旁人的,总是令人心碎,唏嘘。

有些人,没有遇见是错过,然而遇见了,便是过错。

有些人,他不是不爱了,而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怎么爱。

有些人,她不是不想放下,但到底意难平,意难忘。

这世间所有的死别,都好过生离。

冬天,注定了是一个容易让人寻找温暖的季节。于是,这是一部太适合在冬天观看的电影。

冬天,尤其是那样漫天飞雪的日子,在那个特定的怀旧的年代,温一壶酒摆一盘棋,一抬眼,窗外刚好燃起烟火,一回头,恰好你的目光看向我......你看,信手拈来,就是一个故事,悠远绵长。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

《大约在冬季》,以前只是听,这次有了故事。

这个故事,它很冷,对于相爱的人无法避免的别离的冷;它也很暖,它让你看到爱情的多种样貌,让人学会珍惜,懂得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

它没有盲目宣扬爱情的伟大,而是清醒得告诉你:爱情,往往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只有小孩子才奢求爱情,成年人一定要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

一如林语堂先生所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我们可不可以像那场雪,一起飘,一起落,一起走到最后。

可惜到最后,笑过哭过,痴过怨过,那些忧伤啊,疼痛啊,那些前尘往事,早已在现实的风雪中涅灭。

等到惊悟,时光的隧道机,已经滑过了整整28年。

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电影《大约在冬季》

02.齐啸(霍建华饰)——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的懦弱“渣男”

齐啸,人如其名,温文儒雅,成熟帅气,来自台北,是一名摄影师,在北京经营一家影楼。

霍建华无疑是适合这个角色的,他的忧郁、犹豫、隐隐的担当和软弱,以及言情男主的颜值和气质,把齐啸这个人物展现地恰到好处。

1991年,北京,冬季,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齐秦的一场演唱会。

90年代怀旧、伤感又唯美的氛围瞬间跃然于眼前。

齐啸的女友因大雪而失约,因了这个巧合,齐啸把另一张演唱会的票给了一票难求一筹莫展蹲在路边的安然。

于是,齐秦演唱会上,齐啸身边那个拼命挥动围巾希望表达自己炙热情感的年轻女孩,引起了齐啸的好奇和注意。

对齐啸来说,他或许从没未见过像安然那样的女孩,她是那么开朗、阳光、活泼、奔放、激情洋溢。

如此纯粹,如此心无杂念,一如她之前抢不到票而任性地坐在台阶上气呼呼的样子。

年轻的悲喜总是剧烈地,毫无掩饰的。

齐啸的世界显然不是这样的,他早已是一个成年的男人,有着这个年纪男人的负担,他有需要打拼的事业,也有需要照顾的家人。

所以,他沉稳,连笑,都需要克制。

当他看着她欢快地喊叫,他忍不住拿起相机,按下快门,抓拍到安然灿烂的笑脸。

而这一瞬间的打动,对齐啸而言,成了心里深处永恒的记忆。

彼时,安然19岁,是个还未曾涉足社会的女大学生,单纯如一张白纸,身上带着一股抹不掉的孩子气和少女感。

而齐啸,当时开设的婚纱摄影工作室已经小有名气,从台湾到北京来拓展业务。

初识的两人绝非郎才女貌,无论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来来看,两人都是两条平行线般的存在,正是齐秦那首《大约在冬季》让他们奇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爱情,就像那场大雪,一片一片地落在两人身上,缓缓渗透,蔓延开来。

齐啸,他一定且必然会爱上安然这样的女孩,他身上背负着巨大的现实枷锁,他不敢,不能,不允许自己活成安然的样子。

正如齐啸自己所言,那样热烈的女孩子,一旦爱起来该有多疯狂。但最终,他同样深深爱上了这个天真和疯狂的女孩子。

第二次重逢,已是1993年,北京又进入了冬天。

在于教授的四合院里,齐啸在和于教授下棋,抬起头的一瞬间,他再次见到了安然。

齐啸的心,莫名地就跳动了起来。

后来,两人一起离开,说了些像所有暧昧中的人一般的可有可无的无聊的话语。

到第三次见面,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他们牵了手,齐啸被安然主动吻了一下。

接着,他们一如所有热恋中的情侣一样,一起牵手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吃好吃的,冬天的夜里,他送她回学校,依依不舍,缠绵缱倦。

然天有不测风云,齐啸的家中传来变故,且一个接一个地接踵而至,打得他措手不及。

父亲瘫痪中风,自己被各种催婚,不成器的哥哥欠下巨额债款,合伙人的背叛,影楼生意陷入困局,一切的一切,让齐啸不停地在两地徘徊,最终认命地回到台湾。

爱情,对于被生活压垮的齐啸来说,绝非锦上添花的调味品,而成了一种奢侈品。

所以齐啸,倘若他那时和安然一样,奋不顾身地去享受爱情,那么等待他的也许不仅仅是遍体鳞伤,而是连带伤害他最亲的家人,那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很多人说齐啸就是个“渣男”,说这不过就是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无比老套沉闷的故事。

是,我承认,他是“渣男”,渣到连一句“再见”都不曾好好地对安然说过,任凭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活在无尽的等待里,从少年,到中年,历尽沧桑,最终依然爱而不得,那种无奈和痛楚,是安然一生都难以承受的。

我也很难原谅齐啸的“渣”。

倘若我年轻个十岁、八岁的,也许我也会对着屏幕情不自禁喷出一句“切,渣男,无聊的电影。”那个年纪,真的最见不得这种明明相爱却不能相守得场景,无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都不应该轻易放弃。

年轻时的爱情,就该如飞蛾扑火,如绚烂的烟花,那般义无反顾。

随着年岁渐长,阅历递增,我明白了成年人的爱,注定是无法纯粹的,它必然是理性的,是克制的,是有牵绊和顾虑的。

许多感情无关对错,只是缘浅情深罢了。

所以我能理解齐啸为什么放弃那段感情,因为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此刻的分别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正因为爱,所以选择分别。

他很爱很爱安然,所以,他不会忍心让安然和他一起承担这一切,他不会忍心给她一个看不到的未来。

他的身后,是一地狼藉的生活,他不能太自私。

他娶了那个为了擦了无数次屁股的青梅竹马的前女友叶雨辰,随后生了儿子齐一天。

如果爱,没有缘由,那么齐啸的离开,却有着千万种的“我不能”和“没办法”。

他“渣”的背后,是懦弱,而懦弱的背后,是孝顺、是责任和担当。

那之后的齐啸,再也没有了和安然在一起时的意气风发,而只剩对无奈生活早早投降的颓废。

他在困顿的一地鸡毛的生活里煎熬着。再苦,日子也终归要过下去。

多年之后的2019年,齐秦再次在北京召开演唱会,呼应了1991年的那场“狂飙”。

齐啸去了,抱着一大束鲜花,等一个人。他不知道她会不会来。

时间过去太久了,整整28年了,他已经老了,两鬓微白,他跟着台上同样已经老去的齐秦清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安然,没有我的日子里,你是否能保重自己?

安然,安然,愿你一生安然......

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电影《大约在冬季》

03.安然(马思纯饰)——我从不后悔爱过你,但我再也不想活在等你的日子里

安然,北师大才女,1991年,她19岁。

齐秦演唱会,人山人海,光芒万丈。

没有买上演唱会门票的她,在雪地里伤心,美丽的女孩在雪景里独自落泪,这楚楚动人的画面进入了摄影师齐啸的眼睛。

反正也是一张即将被浪费掉的门票,不如成人之美。

那张被齐啸女友因大雪不想出门而轻易放弃的门票,发挥了它的极限价值,来到了齐秦真正的歌迷安然的手中。

冥冥之中,齐啸给自己和安然创造了相处的机会。机缘巧合,在齐秦演唱会上情绪投入的安然,进入了齐啸的镜头。

相遇,从来都不是偶然。

那个冬夜,他们一起经历了那场盛会。是齐秦演唱会的盛会,也是安然人生的盛会。

这个成熟稳重,气度偏偏的男人,让安然心动了。

爱情开始的那个瞬间,或许不怎么起眼,就是齐啸在安然无限惆怅的时候,递给了她那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的门票,圆了安然见偶像的梦想。

大约在冬季,恰好在冬季。大雪纷飞,浪漫无比。

分别的时候,安然心里已经小鹿乱撞,“你能把刚才拍的照片洗一张寄给我吗?”

于是,她写下一张便签塞给齐啸,“嗨,你好,我叫安然......”

后来,安然就一直在等待。

她是在等待收到偶像演唱会上被拍下来的那张照片呢?还是在期盼那个帅气的摄影师和自己联系呢?

或许都有,或许都是。

然阴差阳错地,齐啸的女友把安然留在他外套口袋里的那张纸条故意丢弃了,以至安然始终等不到那张心心念念的照片,或者说她一直牵挂的齐啸的消息。

后来,他们重遇了,误会顺利地解除了,开始了全剧最甜蜜的恋爱时光。

那时候的安然,像冬日雪后第二天的阳光,绚烂地耀眼;如小时候你好不容易吃到了一颗大白兔奶糖,从嘴里甜到了心里;更似突然从坚硬的水泥地上一脚踏进了棉花堆里,又柔软又暖和。

连夜里那清清冷冷的月光,都变得温柔如流水一般,洒向大地,一派宁静与祥和,令人在朦胧里沉醉。

再后来,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齐啸因台湾那个灰色的、凌乱的、破碎的家而万般无奈地离开了北京。

他多想在留在北京啊,这里曾经简直是他的福地。有他蒸蒸日上的生意,有他喜欢的卤煮,有他心爱的且仰慕他的姑娘,有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各种畅想......

但百般思量,千般辗转,最终都败给了现实生活的琐碎、庸俗、无奈和残酷。

不久之后在于教授的家里,安然看到了齐啸的结婚照片。一对璧人,男才女貌,真是亮瞎了她的眼。

那真是一种天寒地冻百花零落的感觉。

安然那双原本晶莹明澈的大眼睛,从那一刻起,目光所到之处,一点一点地灰败下去,像黑洞一样空旷迷茫,不知所措。

她这才知晓,他娶了别人。

在安然看来,“我爱你,你也爱我”,就足够了,还有什么千难万难不能携手共渡吗?

安然始终不明白,于是,她一直在等,她以为,齐啸会给她一个最好的解释。

可没有,他没有任何交代,甚至没有好好和安然说一声“再见”,她一直不知情。

她从甜蜜恋爱的云端,瞬间坠落到坚实的地面,狠狠地,摔得生疼。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北京又下起了大雪,漫天飞扬,和多年前的那个雪夜一模一样。

只不过,彼时,他们相遇,而此时,他们别离;那一天,她得到,而这一刻,她失去。

人生若只如初见......

庆幸的是,安然是坚强且倔强的,失去了爱情的她并没有对生活投降。

她开启了逆袭之路。

才华横溢又肯努力的人,一定会脱颖而出的,她成了知名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盛极一时,赫赫有名。

再次见到齐啸的安然,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她,耀眼夺目。

可安然,内心深处,依然住一个名字:齐啸。她还在等他。

他虽然已离了婚,独自抚养孩子,残破不堪的家庭也渐渐好转,但他仍然拒绝了她。

从一开始的“没办法”,到如今的“配不上”,到最后的“已错过”,齐啸,他就是能如此理智而决绝,他永远有光明正当的借口,阻止安然的奋不顾身。

昔时,她抛尽世事,只为不错过一个齐啸。

凭着那写尽欢颜的往昔,凭着那布满忧伤的容颜,她日夜翘首,只待雾去的霎那,去靠近那一张熟悉的面庞。

这一次,安然不再等了,她终于明白,他们的故事,彻底结束了。

“我从不后悔爱过你,但我再也不想活在等你的日子里了。”

她嫁给了一直默默守护她多年的于教授的儿子于枫,那个在她每一次失落、无助、痛苦之时,都在身旁陪伴的男人。

于枫温柔、细心又大度,他对安然的爱,像这冬日里的一杯奶茶,温暖而感动。

之后,安然远赴美国,和于枫生下了女儿小念,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往事如风,回不去了,那些闪着光亮的日子。

千言万语只能无语,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只在不言中,安然与过去挥手告别,从此以后,只求宁静,只求致远。

岁月是什么?岁月似一本书。

嗅着墨香,翻开纸质的日子,阅读着印着时光的文字,它或哀伤,或迷离,或沉醉,或幸福,泪眼朦胧处,翻开的下一页,不知会写些什么。

它带着醉人的气息,蛊惑着你不知疲累的翻阅。窸窸窣窣的是穿越岁月的划痕,不知不觉间,便流淌成了一曲岁月之歌。

2019年,依然是齐秦的演唱会,依然如28年前那般激情洋溢,热火朝天。

安然也在现场,面对着捧着鲜花站在台下等待的齐啸,这一次,她安稳的坐在人群中,不再站起来高声呼喊,也不再手舞足蹈激动得无以复加,而是选择了隐藏在台上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哼唱。

安然仍然喜欢齐秦,也仍然喜欢那首自己少女时代的金曲,可她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学会了如何去爱。

我们不知道最后他们是否有见面,影片没有交代,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段爱情终成过往,而安然,早已活在了当下。

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电影《大约在冬季》

04.幸福不一定是圆满,幸福也可以是成长

爱,真爱,总是令人着迷而深陷其中的。

有的人因爱而涅槃重生,有的人因爱而从此黯然。在道德与爱情的左右权衡中,总有人会受伤害,也有人义无反顾。

齐啸爱安然身上的那种火一般的热烈与激情,安然爱齐啸的容颜和才华,于枫爱安然爱的纯粹和真诚,叶雨辰爱齐啸爱地卑微......兜兜转转,最终,或许谁也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圆满。

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

幸福不一定是圆满,幸福也可以是成长。

那些爱与被爱教会我们——

要在适当的时候勇于告白,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勇于告别。

学会珍惜与放下,都是人间最难得。

~END~

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电影《大约在冬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