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一座吐蕃王陵墓,看上去像幾個土丘?

藏王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南窮結縣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為增長之山),是吐蕃王朝時期第29代贊普至第40代(末代)贊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總面積385平方千米。

西藏第一座吐蕃王陵墓,看上去像幾個土丘?

各陵墓封土高大,為土壘成的高臺丘墓。其上層土墩為橢圓形,墩頂極平坦,東西長約130米;下層為長方形土臺,周邊不齊整。

西藏第一座吐蕃王陵墓,看上去像幾個土丘?

據 《賢者喜宴》等諸多史料記載,自吐蕃第一代王以來的七王稱為“天赤七王”,他們死後歸天,人間沒有留下遺體,而其後的歷代王的陵墓都建在各地但沒有確切的 方位、地點、名稱,而自第二十九代王赤年松贊至末代王朗達瑪之間共十四王及王后、王子等共二十二個陵墓均建於瓊結縣。

西藏第一座吐蕃王陵墓,看上去像幾個土丘?

目前確認的、且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吐蕃 王陵墓僅瓊結一處,因此可稱之為第一墓或唯一明確的藏王墓。

西藏第一座吐蕃王陵墓,看上去像幾個土丘?

印象裡的王者墓陵,從內而外都透著王者氣息,而山南瓊結的藏王墓群,看上去更像是幾個“土丘”。

西藏第一座吐蕃王陵墓,看上去像幾個土丘?

但這些“土丘”並不簡單。古人選擇墓地,講究“前有照,後有靠”要選要有山、有水的“寶地”。

西藏第一座吐蕃王陵墓,看上去像幾個土丘?

在瓊結,孕育了藏族文明的雅礱河緩緩流過,意為“增長之山”的丕惹山則在身後默默地守護。遠遠望去,高高聳立的土丘整齊排列在平原上,周圍的山川河流與這些墓葬群渾然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