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其實印度洋的方案是2年前就定好的,原因剛才就說過,但是世界局勢變化太快,1972年的時候中國斯里蘭卡兩國的聯合公報中,中國重申堅持支持印度洋和平原則的立場,這就是捅了蘇聯的馬蜂窩,所以這個地方的一系列優勢就不存在了。而就在此時,由於中蘇交惡,西方因為圍堵蘇聯的目的在拿下巴基斯坦後也開始接觸中國,同一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前所未有的鬆綁,此時天平洋方面的西方國家勢力對我國的軍事形勢已相當緩和,因此有利條件反而轉到了太平洋。

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四、特混艦隊成立

位置定在太平洋,那麼特混艦隊就事不宜遲要迅速組成了,因為這次不僅是海軍護航的問題,重要的還是測量和打撈,所以這隻特混艦隊除了軍艦外,還有大量的科學和打撈船。

整個特混編隊為了保持隱蔽性,分為三個分艦隊,先遣艦隊為5801艦隊:包括向陽紅10號當時最先進的大型在綜合海洋考察船,同時為了整個艦隊建立前期的和國內的通訊聯繫,另有一艘T710號遠洋拖船;

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第二編隊5802,這個編隊是主力編隊:包括向陽紅5號海洋科考船,1972年下水的、遠望2號航天測量船、J302號遠洋打撈救生船、T830號遠洋拖船、X615綜合補給艦。還有一個第一護航驅逐艦支隊負責保護,包括整個行動的指揮艦132、131、162和X615艦;5803號編隊主要負責現場打撈:包括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同時為編隊指揮艦,J506遠洋打撈救生船、T154號拖輪、X950遠洋綜合補給艦、以及由106/107/108和X950組成的第二護航編隊。除此之外第三編隊擁有國內當時引進不久的超黃蜂艦載直升機4架,由萬噸級遠洋拖輪和救生船船搭載,這些直升機主要提供遠洋測繪和打撈,如果沒有這些直升機,最後的打撈工作難度將成倍增加。

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五、全速打撈遇干擾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時00分23.302秒,第一發全程試驗彈──580甲正式發射,其後按預定軌道飛行,一切正常,不久後南太平洋的特混艦隊也觀測到了導彈飛行的軌跡,之後等待的就是落水和打撈工作了。

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打撈工作主要是利用聲吶探測,此時裝載實驗數據的密封艙會向上升起,通過激發80-100米的水柱讓雷達進行定位。但由於發射之前已經提請各個國家船隻避開發射區域,加之提前進行的海域勘測,實際上當時不少國家的情報機關都已經掌握了這次發射任務。雖然特混艦隊的18艘艦船在進入任務區域前全程無線電靜默,但是現場還是有多少外國軍艦進行軍事偵查。

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在返回數據倉落水後,外國艦船蜂擁到墜落海域企圖進行強行打撈,此時一艘澳大利亞軍艦進入打撈區域,我131艦周旋2個小時進行阻擋,為其他各艦打撈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當時二級彈體落入了遠望1號和2號的範圍,彈頭落入了向陽紅五號也就是580任務指揮艦的附近,而數據倉就在J506的附近,該艦上的172號超黃蜂直升機迅速開始打撈,潛水員放下軟梯後只用了5分20秒就完成了任務。最後的580-乙彈雖然偏離目標,但是總體來說這次由海軍特混艦隊執行的遠洋打撈洲際導彈返回艙任務圓滿完成。

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這次任務規模之大,在現在來說都是難以想象的,在近萬米長的導彈進行路線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工作帶,包括總部、海空軍、二炮、各大軍區,以及27個地方有關單位間接參與了測試,直接參加試驗的團站、隊伍達611個,各類參試人員7萬多人,參試設備6800套。同時調動和組建了航空測發、海陸測控測量、海上護航與通信、氣象水文、航空、後勤保障和各種護航編隊。如果說這其中某一個環節有所疏忽,580任務可能就會以失敗告終,而如果數據倉被他國竊據,那麼所帶來的技術損失和政治上的影響都是不可估計的。

中國特混艦隊在南太和外軍纏鬥,成功打撈出絕密飛行資料

由此也可見,在80年代我國就已經有能力組織如此大規模的特混艦隊遠赴南太平洋深處執行任務的能力,也足以說明海軍一直在成長,現在的輝煌成就正是數代海軍將士用鮮血和汗水鑄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