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观音沟塔林遗址(李先枝大妈指认“总塔”遗址位置)

汝州紫云山位于市区东北部,是一佛教名山,观音堂在当地被称作“小南海”。观音堂三面环崖,绝壁千尺,形如围屏,林木繁茂,遮天蔽日因而声名远播。又因观音菩萨曾在此修行的美丽传说,故而来此烧香拜佛或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李先枝大妈指认的七座小塔(遗址)位置

清道光廿年《直隶汝州全志·山川表》记载:“紫云山,形如围屏, 壁立千仞,松竹蓊郁,有水环抱,其前如玉带,山麓有观音堂,内有八景。”

紫云山是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又是佛教圣地,尤其是古代观音堂高僧“老仁贵”死后肉身不腐,以及“观音沟塔林”等,赋予了紫云山更深奥的文化、科学内涵。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塔林遗址遗弃在地头垓子上的残砖及塔基青石

2019年初冬,怀着对紫云山的好奇和向往,驱车兼步行去探寻传说中的“义公禅洞”及肉身不腐的仁贵和尚座像遗迹。在紫云山深处山村走访过程中,偶尔又得到“观音沟塔林”的一些信息,于是在观音沟里河村李先枝大妈的带领下,进行了实地探访,通过大半天的细致考察与询访,得到了不少丰富的、在志书查不到的一手资料。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塔林遗址遗弃在地头垓子上的残砖

据察,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位于今汝州市大峪镇里河村、紫云山观音堂西、观音沟(河)西岸上约有二三亩面积大小的一个小高台地里。此地形具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明显特征,正对面有一条小河及小山峰紧紧弯环,风景秀丽,环境幽静,人迹罕至,是一处自然形成的绝佳风水宝地。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塔林遗址遗弃在地头垓子上的疑似残碑

依据居住在塔林旁的李先枝大妈讲,此塔林(遗址)为观音堂高僧祖茔。塔林共有八座大小不一的砖塔,塔林面积不算很大。塔的形制大多为密檐式,以须弥座为塔基,一层塔身嵌石质碑铭,塔檐叠涩出檐。最上边的是一座较大的总塔,几个人合抱才能搂住,疑为观音堂开山之塔。其余七座在总塔的下边地势较低的地方分散布置。塔大多两三米高,多为三层,大塔好像有五层或七层那么高。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塔林遗址遗弃在地头垓子上的塔基青石条

观音堂沟八座砖塔,一直到1947年临汝县解放后还依然存在,可惜,在全国兴起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被人为拆毁掉,这些拆掉的石碑和青砖、青石条等均被拉去用于修建井窑村学校。当时生产队把塔全部扒掉之后,发现地宫均用四块经过精心加工青石条四边对成,中间放着一个大瓦罐,里面放有腿骨和头颅的佛骨,还有数枚呈三角形状很薄的小铜钱,当时有文化知识的人说是程咬金那时候的钱币。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塔林遗址遗弃在地头垓子上的残砖

通过询访及现场察证,尤其是根据李大妈所讲,并结合李大妈家房屋所用墙体砖石材料、地头垓子上大量的厚唐砖和少量的薄唐砖,以及塔基石材、残构件、残碑等实物证据,基本判断此塔林至少有隋唐时期的宝塔存在,当然还会可能有明清塔。从目前讲,此塔林为八座,仙人堂为四座,再加上观音堂对面山半腰的一座,可以判定在紫云山核心区域内在解放前只少共存在有十三座和尚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可以说紫云山塔林堪称汝州境内近次于风穴寺塔林之后的第二处塔林,实为重大发现!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塔林遗址遗弃在地头垓子上的塔基青石条

在罗哲文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塔》中记述:“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寺院旁边,有成群的古塔,密集如林,被称为塔林。这些古塔是这一寺院中历代高僧和尚们的墓塔,有的几座,有的几十座,甚至多达几百座。寺院的历史越久,规模越大,塔林也越大,塔的数量也越多。”塔林和墓塔群的区别主要在于单体数量,一般情况下,数量较多成片的被称为塔林。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李大妈家住房墙上的塔砖及青石条

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既是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和宗教史的珍贵宝藏,又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贵遗产。由于文革时观音沟塔林被人为破坏,无法进行实物分析研究,仅从遗留下的残砖、基石及部分构件看,这些砖砌墓塔,以仿木结构为主,下部有基座,上部基座有八角或四角形束腰,门的上部刻图案,周边安设门框,在建筑构造上多采取民用建筑中的门窗、椽檐、斗拱、砖雕等,力图与周围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

「汝州古迹」——发现紫云山观音沟塔林(遗址)

▲类似观音沟塔林地貌的塔林(图片来自网络)

塔为佛教建筑,发源于印度,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究竟紫云山塔林(包括观音沟塔林)皆建于何时、跨越多少年代已无法知晓。紫云山塔林虽然面积不大且分布零散、宝塔数量并不是很多(目前只能判定只少有十三座),但这些宝塔建于何时、埋葬的是哪些高僧?里面隐藏有多少秘密?等等,这些足以引起我们相关部门及汝州文化界的思考、进一步去探研,深度挖掘其内涵,为紫云山增添更多的文化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