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縣黨建引領興產業促脫貧

近日,新興縣六祖鎮灑落村景盈火龍果農場,建檔立卡貧困戶陳進在認真地剷除雜草,管護火龍果的生長。自兩年前村子辦起火龍果農場,陳進就被吸納到場務工,月工資2000元,有了穩定收入的陳進在去年成功摘掉了“窮帽子”。和陳進一樣,另外5名建檔立卡貧困村民也通過在果場務工成功脫貧。灑落村通過火龍果產業帶動貧困戶成功脫貧是新興縣以黨建引領產業扶貧成效斐然的一個生動剪影。

2018年度,新興縣脫貧5789戶13799人,脫貧率達到91.55%,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4.6%下降到0.3%,全縣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48.74元。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新興縣把主題教育融入脫貧攻堅一線,把抓黨建與強產業、促脫貧深度融合,實現了組織增強與產業發展、脫貧攻堅互促共贏。該縣牢牢抓實基層黨組織這個“脫貧攻堅一線指揮部”,把黨的力量挺立在脫貧攻堅最前沿,堅持產業發展到哪裡,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裡,不斷提升全縣脫貧攻堅組織力。通過實施“強雁工程”三年行動計劃、選優配強貧困村領導班子、精準選派第一書記等舉措,建強脫貧攻堅主力軍。按“五好”標準選任能人書記68名,撤換“四不”村幹部3名,完成補選配強黨組織書記2名,引回8名本地外出優秀人才返鄉任職,打造出一支服務意識較強、扶貧工作能力突出的村“兩委”班子隊伍。省定相對貧困村六祖鎮灑落村,在村黨支部書記黃子斌帶領下,在高明區幫扶單位支持下,因地制宜發展了110畝火龍果種植項目和裝機容量94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形成了黨建引領產業扶貧的生動局面。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由2016年的1.28萬元大幅度提升到如今的20萬元,全村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28人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和實現預脫貧,村子蝶變為“新興縣美麗鄉村示範村”,黃子斌也被評為廣東省“百名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

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該縣以主題教育為契機,推進基層黨建與發展特色產業有機融合。採取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龍頭帶動等方式,多點發力產業扶貧項目,重點推進光伏發電、禽畜養殖和青梅、花卉、紫米、蔬菜、南藥、茶葉等特色種植項目,產業扶貧規模日益壯大。至目前,全縣共有產業扶貧項目63個,每戶貧困戶至少享受一個以上的產業扶貧項目,產業扶貧覆蓋率達100%。

新興縣政府與溫氏集團簽訂《政企合作產業扶貧框架協議》,在原來“公司+農戶”“公司+家庭農場”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在選擇符合環保要求的範圍內建設養殖小區,投入1000萬元建設簕竹鎮雲秋洞養殖小區,建設7棟雙層環控、飼養面積達1.86萬平方米的雞舍,全年飼養量為96.72萬羽,目前,該小區已建成並投入試產;投入10720萬元建設稔村鎮布辰養殖小區,目前已完成項目的可研、立項、招標和“三通一平”、工場搭建等工作,計劃明年建成投產;投入3440萬元建設車崗鎮雲卓面養殖小區,規劃建設14棟全自動化雙層平養雞舍,一年飼養量為150萬羽。

該縣創新產業扶貧模式,統籌扶貧專項資金5000萬元實行資產投資收益,投入新興縣象窩茶場有限公司,每年以總投入的9%獲取收益,該項目在2017年9月至今年6月已產生收益共800多萬元,帶動全縣有勞動力貧困戶2700多戶10000多人增收。同時,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增收,如車崗鎮布馬村發展牛油果和沉香種植項目,貧困戶可通過土地的租金和到基地務工的薪金實現增收,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收益27萬元,將分配給車崗鎮有勞動能力的199戶貧困戶,預計每戶年均增加收入1350元。(雲浮市扶貧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