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2019年9月21日,万众瞩目的常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

据常州地铁官方统计数据:开通首日,常州地铁1号线全线进站客流182966人次。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每天众多市民乘坐地铁,然而对一门之隔驾驶室内的地铁司机却了解甚少。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常州第一批地铁司机,深入了解他们的“地下生活”。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陈亮亮,今年24岁,名副其实的“95后”,毕业于武汉铁路司机学校,目前是常州地铁车务部电客车1班组的一名地铁司机。

15:30 pm

酒精测试、题目测试

出勤前再三确认司机状态

地铁司机上班作息采用轮班制,有四个班组进行轮换。

最早一班,凌晨4点左右就需得起床,而夜班晚上最迟下班时已经是深夜。

陈亮亮今天值夜班,从下午三点半出勤,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左右才能回家。

每次出勤前,班组都会开一个班前会议,做相关业务培训,讲解今日注意事项。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电客车1班组有接近50名司机,平均年龄24周岁,不少来自外地。

地铁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来临,在保障班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班长只能批准部分司机放假回家。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下午3点半左右,陈亮亮准备出勤。司机要在考勤机上进行题目测试、指纹扫描、酒精测试等步骤。

题目测试环节要做5道题,至少答对3题才能出勤。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填写司机日志,是地铁司机出勤前的必要功课。每一次出勤前,都必须要抄写今天的行车指示。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办公区门口,有一面仪容仪表镜,陈亮亮出门前再一次确认衣着与精神面貌。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每一位地铁司机进入地铁时,都要进行安检。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虽然地铁内不少地方都能看时间,但绝大部分司机都自己带了手表。

驾驶的车次抵达文化宫前,司机必须到达驾驶室旁的位置立岗。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交接班过程主要是交接备品,如果有特殊情况的话也要进行说明。

17:00 pm

工作流程严苛

每天2000次以上手指口呼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相比地铁客厢,驾驶室内就显得尤为窄小。可活动面积大约5、6个平米,里面却包含了120个左右的按钮开关。

大部分时间,常州地铁都开启自动驾驶模式,但是并不意味着司机可以闲下来,恰恰相反,司机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司机在行车过程中,需要一直专注于瞭望前方,精神保持高度集中。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很多人在乘坐地铁时,都能看到地铁司机在安全门内做着一系列动作,地铁司机称之为“手指口呼”。

手指口呼是地铁司机作业标准化的一部分,必须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就是四重确认。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对标停车、开左门、车门站台门打开、关门、车门站台门关闭…”

每抵达一个站台,陈亮亮都要做10次“手指口呼”,每个单趟下来就得做300次,每次值班累计就得做2000次以上。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地铁司机每个口令、动作都有标准,就连坐姿,手摆放的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

右手必须要防置在手柄以及紧急制动按钮中间,方便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制动。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大多数时间,驾驶室内只有一名司机。

相较于其他司机,地铁司机面对的是昏暗的隧道,没有四季,没有白昼,没有景色变化。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准点是常州地铁一大特点。常州地铁1号线准点率高达99%。

与准点率最直接挂钩的,是司机对于每一站停靠时间的把握。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车辆抵达南夏墅或森林公园后,司机都要确认车上是否有未下车的乘客。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地铁从南夏墅站开到森林公园,一趟下来需要一个小时。

每趟开完后,司机都有接近20分钟的休息时间。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司机持续进行“手指口呼”,口干舌燥在所难免。

陈亮亮趁着休息时间,喝上了几口水,润一润干燥的嗓子。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6点半左右,陈亮亮将车开到南夏墅,领了一份盒饭吃了起来。

吃饭时间也算在休息时间内,要在20分钟以内吃完。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地铁司机除了自己驾驶外,还要培训学员,进行“师带徒”。

吃过晚饭后,陈亮亮带上一名学员进入驾驶室,站在学员右侧进行指导。
“地铁司机作业都有标准化流程,更多的时候是教学员处理紧急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处理时间只有8分钟,司机要完成对故障的判断以及处理,这很考验司机单兵作战的能力。”

21:45 pm

车辆陆续回库

睡觉也是一项“工作”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九点四十五开始车辆陆续回库,一半车回百丈车辆段,一半回南夏墅停车场,陈亮亮将车开回库进行洗车。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陈亮亮关闭车辆,今天的驾驶任务算是完成了。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21:59分,陈亮亮归还备品退勤。退勤后仍需进行一个连挂实验,用于故障救援,一辆车无法运作时,便有另一辆车连挂,拖着车辆前行。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夜越来越深了,车辆逐渐回库,司机们的工作也接近尾声。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陈亮亮拖着疲惫的身体前往车辆段旁的司机公寓内休息。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为了保证地铁司机的充分睡眠司机公寓除了必须的床、柜、以及盥洗室,没有多余的设施。

睡觉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工作的一部分。晚上11点左右,陈亮亮进入梦乡。

22:40 pm

车辆段通宵达旦

车辆部彻夜检查车辆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车辆回库后,车辆部会对车辆进行更彻底的检查。车辆段内也是24小时运营,车辆部晚班要从晚上6点半干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结束。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小吴是常州地铁车辆部的一名工作人员,98年出生,目前工作半年左右。一辆车一般配备两个人进行检查,半个小时大概能查一遍,一个晚上两人需要查大概5辆车。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除了对车辆进行检查外,还需要对道岔进行检查。

车辆部的工作通宵达旦,必须要在早上发车前将车辆等全部检修好。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4:00 am

室外温度仅2℃

司机陆续起床出勤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凌晨4点,城市还未苏醒,当大多数人还在梦想中沉睡,司机公寓的值班阿姨已经开始叫醒服务。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常州近期有寒潮预警,早上起床室外温度仅有2℃,一阵冷风将陈亮亮的困意吹得全无。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简短的洗漱后,陈亮亮来到食堂吃早饭。一个包子、一个鸡蛋、一碗粥是他每日早餐标配。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由于地铁线路白天运行繁忙,列车及其他设备检修保养作业大多在夜间进行。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每日首班车前,线路两端都会各开行轧道车,沿线不停靠缓慢通过各车站,

目的就是排除前夜施工检修所留下的隐患,从而保证后续载客列车平稳安全运行。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陈亮亮今早负责开轧道车,出车前需要对车辆进行各项检查。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5:00左右,轧道车出发,每列轧道车上配备两名司机,车辆速度保持在35km/h左右,一趟开下来要一个半小时。

6:25 am

首班车出发

方便了学生以及白领

常州地铁早班车6:25将有六次列车同时发车。上行方向(由南往北)为茶山站、延政大道站、南夏墅站,下行方向(由北往南)为森林公园站、常州北站、河海站。6:00左右,我们来到茶山站。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乘客陆陆续续进入站台,搭乘首班车的乘客中有不少学生、白领以及赶火车的。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早上8:30左右,陈亮亮将车开到文化宫站,与白班司机进行交接班,正式结束夜班工作。

写在最后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常州地铁1号线自开通以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间,为市民出行方式提供新的选择,节省了大量路上时间。

8月至今,陈亮亮安全驾驶里程为16000多公里。走近常州地铁,150多名地铁司机保障大家行车安全,80多人每天对“红小梦”进行“体检”,500多名站务中心员工为市民提供服务…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数字的背后,靠着是每一个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普通人。

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爱好、各自的梦想,齐聚在这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95后地铁故事|我在常州开地铁,终日与昏暗隧道为伴

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严苛的工作流程周而复始,枯燥而乏味,然而对地铁司机来说,来不得半点懈怠。每一列车上载着成百上千的乘客,常州地铁95后司机陈亮亮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的安全责任,时刻保持警惕,为地铁与城市的良好运转不断做着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