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空氣每天都流向太空,可是地球氣體卻不減少,為什麼?

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唯一一顆能夠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也是因為地球的特殊因素,所以在地球上有很多生命存在,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有生命的行星,就是因為地球上有足夠的空氣,水,還有陽光,這些都是形成生命的必要條件,地球處在太陽系的中心位置,有兩個能夠保護地球的因素,一個是厚厚的大氣層,還有一個是強大的磁場,如果站在太空中看地球,你會發現地球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這樣的大氣層有上千公里,就是因為地球有這麼厚的大氣層,所以能夠抵擋太陽的紫外線!

我們的空氣每天都流向太空,可是地球氣體卻不減少,為什麼?

那麼大氣層中的空氣不會流失嗎,其實大氣層中的空氣每天都在不斷地流失,地球離太陽有1.5公里,圍繞太陽高速公轉,在圍繞太陽轉動的過程中,地球周圍的大氣也會向太空中流失,不過科學家發現,地球上的大氣不斷怎麼樣流失,但是總量一直都沒有變化,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大氣層的各級分佈是不一樣的,最靠近地球的是對流層,打雷下雨都是在對流層完成的,天上的雲彩也是出於這個層次,是一個多變的大氣層,對流層上面就是平流層,這裡的環境比較穩定,沒有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象!

我們的空氣每天都流向太空,可是地球氣體卻不減少,為什麼?

站在平流層往下看,你會看到我們在地面上看不到的雲彩被我們踩在腳下,客機起飛都是在平流層,這是一個安全的區域,平流層上面是中間層,中間層再往上就是暖層,暖層也是大氣層溫度最高的地方,暖層上面就是散逸層,這是地球最主要的大氣層,暖層和散逸層都屬於電離層,就在這個散逸層頂端,一些比較輕的氣體分子和原子會不斷的逃離到太空中,而來自太陽風的吹拂也會導致這裡的氣態分子丟失一部分,所以這一層上面,地球大氣一直在丟失!

我們的空氣每天都流向太空,可是地球氣體卻不減少,為什麼?

如果按照這個流失的速度,那麼大氣層會越來越薄弱,但是地球在運行的過程中,還會從宇宙中吸收一部分大氣層,因為地球有非常強的磁場,這樣地球就能夠捕捉到宇宙中的大氣分子,是地球能夠一直保持在一個6000萬億噸左右的大氣總量,地球能夠成為生命星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沒有強大的磁場和厚厚的大氣層保護,地球有可能和金星,火星一樣成為一顆荒蕪的星球,雖然地球大氣層能夠進行自我調節,外層的大氣能夠做到平衡,但是隨著人類的科技不斷進步!

我們的空氣每天都流向太空,可是地球氣體卻不減少,為什麼?

給地球帶來了很多環境汙染,比如說現在的二氧化碳很多,導致地球的溫度不斷地升高,科技產品的大量使用,讓臭氧層在不斷地破壞,臭氧層能夠抵擋紫外線的照射,如果沒有臭氧層,人們就會完全暴露在太陽的紫外線當中,會給地球帶來巨大的危險,保護地球的大氣層是非常重要的,從地球的模板來看,我們要知道一顆行星誕生生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沒有大氣層,這顆行星誕生生命的可能是很小的,厚厚的大氣層出了保護星球表面的分子不外逃,還能夠抵擋宇宙中的各種輻射!

我們的空氣每天都流向太空,可是地球氣體卻不減少,為什麼?

大氣層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抵擋宇宙中的小行星撞擊,我們知道宇宙中有很多小行星,這些小行星都是非常不穩定的,所以如果一旦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對地球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中,然後開始和大氣層發生摩擦燃燒,最後落到地球上就是一個很小的隕石,這樣就不會對地球造成大的傷害,如果一顆星球沒有大氣層的保護,那麼就算是有生命,也是很難抵擋小行星的撞擊的!

我們的空氣每天都流向太空,可是地球氣體卻不減少,為什麼?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一共經歷了5次大滅絕,大部分都是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如果地球沒有大氣層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很多人都感嘆地球的神奇,因為我們知道地球能夠孕育生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沒有這些條件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而且這些物質條件都是正好的情況下,多了和少了都不行,人類的科技在不斷地進步,而且人類一直都在不斷地研究宇宙,只有對宇宙有更多的瞭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保護地球,人類在以後的生活中,一定要保護地球的環境,如果地球的環境一旦被破壞,帶來的後果是我們不能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