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有好壞之分?糖尿病控糖不吃就好了?還有2方面致命危機​

天氣越來越冷了,進行戶外活動時,估計很多人都希望能來一杯暖暖的熱飲,讓身體暖和起來,尤其是現在熱飲各式各樣,很多都甜蜜可口,一口下去味道棒極了,讓人也感到更有活力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糖對人體來說可以刺激身體分泌腦內啡、血清促進素等神經傳導物質,能使人感覺舒適,有欣快感;但是,同時我們也知道,糖吃多了會對身體有損害,那麼糖吃多了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傷害?是不是糖都不能吃了?或者糖的種類這麼多,吃哪一種比較健康呢?

糖有好壞之分?糖尿病控糖不吃就好了?還有2方面致命危機​

每天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多多少少都含糖,但在很多人眼裡,糖被視為大敵,不僅會造成肥胖、蛀牙、加速老化、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攝取過量甚至增加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風險。但實際上,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來源,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之一,並不是所有的糖都對人體有害。很多營養師也認為,按照代謝後產生的影響,糖類也是可以簡單分為“好糖”和“壞糖”的。

“好糖”和“壞糖”有什麼分別?

壞糖:

果糖就是“壞糖”的代表,高果糖糖漿由玉米中提煉,是種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的混合糖漿,會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會影響瘦素的濃度,且過量食用會出現高尿酸、脂肪肝的症狀,可以導致肥胖和代謝綜合徵等疾病。

糖有好壞之分?糖尿病控糖不吃就好了?還有2方面致命危機​

目前在市場上售賣的食品中,使用高果糖糖漿的食物很多,多數為二次加工的食品,因此在購買這類食品的時候,應該多看營養標識,避免選擇添加高果糖糖漿的食物,減少過量攝取的機會。

好糖:

冰糖、砂糖、黑糖等蔗糖類,則是另一類常見的糖,相較於果糖,蔗糖類直接形成甘油三酯或脂肪的機會較低。

大家較為熟知的是白砂糖,常用於調味;冰糖也常用於烹調食物,煮肉類、海鮮有提味效果,且常用於燉煮甜品;而黑糖的特殊風味,可用來製作甜點,就像黑糖蛋糕是不少人的喜愛。

糖有好壞之分?糖尿病控糖不吃就好了?還有2方面致命危機​

這種褐色砂糖含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具補血、破瘀等功效,特別適合於產婦、兒童及貧血者使用,冷冷冬天來杯黑糖薑茶,暖心又暖胃。

但是,其實所謂的好糖和壞糖都是相對而言,整體而言糖類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並沒有真正的好壞之分,即便是好糖,攝入過量了也會變壞糖。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糖分的攝取量,為每日總熱量攝取量的10%或以下。舉例來說,如果按照每天消耗2000卡路里來換算,每天的糖分攝取量便不應超過50克,按照這個量,其實隨便一杯含糖飲料,很可能就超過建議攝取量,這還沒有算正餐中的糖分。

除了減少糖量以外,我們還要了解食物的營養標識,瞭解食物中所含糖量及含糖的種類,最好選擇攝取天然食物中的糖分,比如水果等,這類一般是人體已經習慣的糖分,而且也能吃進多元的營養素。

糖尿病控糖就夠了?還有2方面致命危機​

前面我們說到糖分攝入過多,有可能誘發糖尿病,所以要想控制好血糖,飲食控制是主要的方法,而飲食的控制就是控制碳水化合物,但並不是簡單不吃就可以了。

首先攝入糖分要避免攝入精製糖,像上面說到的“壞糖”-混合糖漿也是要儘量避免的,主食要選擇雜糧、粗糧,以及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其次飲食需要掌握一定的順序,先吃蛋白質、蔬菜類食物,最後再選擇主食,飲食要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攝入太多的糖分及較高熱量;最後,如果通過日常飲食和運動無法控制血糖時,就必須服用藥物或者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了。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是檢驗控糖效果的標準之一,但這兩個指標變化較大,所以有必要再通過糖化血紅蛋白來檢測平均血糖狀態,不過,糖尿病只有控糖是不夠的,併發症也值得重視,尤其是兩個方面有致命的危險。

糖有好壞之分?糖尿病控糖不吃就好了?還有2方面致命危機​

其一為心血管併發症,據統計,糖尿病患者較正常人群多3倍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60%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併發症及死因;國外研究機構稱,一旦引發心血管併發症,如中風、心肌梗死或心衰竭,恐減少預期壽命多達11年。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威脅則為腎臟病變,據統計糖尿病腎病發病率約為20%左右,終身帶病,嚴重時甚至可能需要透析。

糖有好壞之分?糖尿病控糖不吃就好了?還有2方面致命危機​

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嚴格控糖外,更要預防心、腎併發症風險,在相關指標的控制上,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餐後血糖在10mmol/L以下,最好能達到8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在6.5-7%以內,此外還要考慮血壓問題,建議血壓應低於 140/90mmHg,有腎病變患者血壓應低於 130/80mmH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