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青岛第三公园,位于今上海路、聊城路之间,现青岛工人文化宫所在地。

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时,第三公园一带叫“大鲍岛东山”,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在此依地势修建了公园,名叫“新町公园”,也叫“新市区公园”。1922年中国政府接收青岛后将公园重新排列,命名为第三公园。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新町公园,即后来的青岛第三公园。图为该公园内景旧照。

新町公园是日本侵占青岛时期建造的最重要的两个公园之一,另一个是青岛神社境内的若鹤公园。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上世纪20年代的公园内景

1914年,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取代德国而侵占青岛。自此,日本侨民大量涌入,数量骤增,最高达24500人,相当于当时青岛市区人口的27%。为扩充日本在青岛的经济实力,日本驻青守备军司令部在胶州路以北,吴淞路以南,上海路以西,铁路以东建设新城区,这一带区域成为日本新移民聚集区。同时,日本当局在大鲍岛东山依其地势修建公园,园内栽花种树,还开挖池塘、建了一个人工湖,供日本侨民观赏游玩,名叫“新町公园”。园内设施非常齐全,湖塘、亭阁、小桥、曲径、回廊、石桌石凳、各色景观灯应有尽有。石阶小道非常多,另外,园内还种植了奇花异卉和高大的树木等。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公园内的秀美风光

公园园址傍山,绿坡植树,颇得自然佳趣。惟地点过于偏僻。日间游览,尚属相宜,若夜间,游人甚少。因此一般情侣,往往以此为幽会之所,青岛竹枝词中所谓‘绿荫絮语后,露沾其漆皮鞋’者,即咏此也。”这是1933年《青岛指南》对第三公园的介绍。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1922年中国政府接收青岛后,将此公园命名为“第三公园”。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第三公园平面图

1934年,青岛工务局开始对公园进行大规模改造,市长沈鸿烈亲自主持。这次改造对公园进行全面的整修,而且还增建了运动场、足球场阶梯式看台和水池等。“第三公园”成了当时市北区,尤其是老城区文化、娱乐和体育比赛等活动的中心,是老青岛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1941年,日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的第三公园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原《山东每日新闻报社》大楼,建于1940年,后作为文化宫图书馆。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在第三公园北部建了《山东每日新闻报社》,后改为《兴亚报社》,南部建了“日本陆军俱乐部”。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将《兴亚报社》改为《民言报社》,将“日本陆军俱乐部”改为“胶澳盐务管理处”。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工人剧场旧影

1950年农历正月初一,青岛市总工会筹委会为迎接青岛市第一届工代会召开,在第三公园建立了“青岛市工人俱乐部”,设有影剧室、游艺室、图书阅览室等。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工人剧场的字迹还依稀可见

1951年5月末,市总会在青岛第三届工会代表会上又提出成立“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取代工人俱乐部),并经市委同意,将原“胶澳盐务管理处”和其礼堂改为“工人剧场”。第三公园重修改为“工人体育场”。年底动工,工人们热情很高 ,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竣工了。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工人体育场设足球场、灯光篮球场两块,有东、北两面看台。“第三公园”的足球场,曾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岛城的足球圣地。“第三公园”的灯光篮球场,是当时岛上惟一可以在夜晚进行篮球比赛的场地。那时青岛篮坛活跃,每晚都有赛事,周末的比赛更是吸引了大量观众。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第三公园”的广场,五十年代荟萃了岛城众多的人文景观。每到节庆假日期间,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解放后,由于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坐落此地,“第三公园”更加发挥了它的“体育文化中心”地位。历年的全市职工工人文艺汇演、大合唱、歌舞、话剧和小品比赛,基本都是在这里举行。除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外,这里还经常举行全市性的大型集会和各种体育比赛等等。“第三公园”俨然成为青岛市的文化中心。

青岛第三公园,她的旧影如此美丽

第三公园现状

历经多次改造糟蹋的第三公园早已是面目全非了,今昔对比,当你再看到这些曾经的老照片,美丽的画面、热闹的场景,除了一声叹息,真不知还能说些什么了......

本文文字部分编辑参考芦璟《第三公园拾旧》、青岛日报青报网,综合编辑整理发布及文中老照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添加。转载请注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