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趙高亡秦:他並不是真正的凶手


關於趙高亡秦:他並不是真正的兇手

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崩於沙丘。趙高聯合丞相李斯密謀篡改遺旨,擁護胡亥即位,殺掉扶蘇蒙恬。


李斯,一個政治才能卓越的人,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做出了很大貢獻。可是在秦始皇死後他卻與趙高狼狽為奸,篡改遺旨殺死公子扶蘇和將軍蒙恬。


其實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奸人,只是他太過自私。不管何時,他都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不忠心於某一個人,他只忠於自己。


所以當趙高來勸說他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幫助能夠對自己有利的胡亥即位。


胡亥即位後完全淪為了趙高的傀儡,殺功臣,殺手足,最後也被趙高逼到自盡。


隨後,趙高立子嬰為王,五天後被子嬰所殺。同年十月,劉邦率兵入關,子嬰投降被殺,秦國就此滅亡。


秦始皇怎麼也不會想到他一手建立起的大秦帝國本以為固若金湯,能傳至千秋萬代。可最後加上他卻也只傳了三代,而且還是非自然傳承。


關於趙高亡秦:他並不是真正的兇手

之後便有人說趙高是秦國滅亡的幕後兇手,而他亡秦的目的是為了復仇,甚至有人認為趙高是復仇之雄。


二、

趙高形象前後的轉變,確實很難讓人接受。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史記》記中載:“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因此,有人就認為趙高是趙國遠支宗親的後代,所以他是為國報仇。


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趙高其實不姓趙而姓嬴,而且他其實是秦國人。


因為古時候人們說的“姓氏”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姓氏不太一樣。


古時候的“姓”和“氏”是分開來講的。姓為本家,氏為分家


古時候的“姓”產生後基本上不會改變,而“氏”則會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


秦始皇的姓也是嬴,因為他出生在趙國,所以氏為趙。秦始皇本來應該叫秦政或是趙政,嬴政只是後人的叫法。


再有《史記》中記載“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所以說趙高其實是秦國中出身卑微的宦官子弟,根本就不是什麼趙國貴族子弟。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坑殺的四十萬趙國降兵中,趙高的家人也在其中,所以有人認為趙高是為了給他的家人報仇。


這個說法也是不可信的,說趙高是為家人報仇,可是在他日後的所做所為為中並沒有一點要報仇的意思。


關於趙高亡秦:他並不是真正的兇手


三、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就先從趙高扶持胡亥為帝開始說起,他為什麼要殺扶蘇擁持胡亥?就是因為他跟胡亥關係好,胡亥登基後能夠穩固他的利益。


倘若扶蘇繼位他的地位不僅可能會不保,甚至還會威脅到他的性命。殺死扶蘇後他的結果怎麼樣?顯而易見,胡亥名義上是大秦皇帝,實際上已經淪為了趙高的傀儡。


趙高殺掉丞相李斯也是因為他阻礙了自己的利益,之後他在朝堂上指鹿為馬,也是為了測試一下自己的實力。


趙高不是亡秦,他是亂秦。他也沒有想過要亡秦,因為秦國毀了,他也就毀了。


只不過他將自己的慾望建立在了大秦帝國的穩定上,他在實現野心自己的同時也間接促進了秦國的滅亡。


說到底,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權和利。


根本就沒有什麼復仇英雄,有的只是一個禍亂朝政的奸佞小人。


如果說趙高並不是亡秦的兇手,那秦國滅亡的兇手是誰?


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兇手,秦國的滅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苛政虐民


秦國剛實現統一,國家政局還不穩定。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好好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定下來。可是秦始皇卻對百姓橫徵暴斂,苛捐雜稅眾多。


而且秦國律法過於嚴苛,輕罪重罰。像陳勝、吳廣他們延誤了幾天的軍期就要被斬首,這是完全不至於的。最後導致民不聊生,動搖了秦國統治根基。


內部矛盾


世界上只有一個秦始皇,秦國也只是他在的時候強大而已。


秦二世昏庸無能,登基後政治腐敗,親信小人趙高,導致朝廷內外自相殘殺,朝堂內部四分五裂。


當起義軍隊四起的時候,他們卻還在忙於內部的勾心鬥角,沒有對起義軍進行有效的鎮壓。


起義軍隊強大


撇開所以不談,劉邦帶領的軍隊實力也不容小覷,他手下的蕭何,韓信,張良等人都是一等一的將領。



四、

既然談到秦國滅亡,就免不了要談談扶蘇。千百年來,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猜想:如果當初即位的不是胡亥而是扶蘇,秦國最後的結果是不是就會有所不同?


扶蘇,嬴政的長子,公元前210年自縊而亡。扶蘇寬容仁厚,素有賢名。


關於趙高亡秦:他並不是真正的兇手

當初焚書坑儒時,扶蘇曾給秦始皇提了一個建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這就更加說明了他的仁愛。這也更讓人認為,倘若扶蘇即位秦國必定不會那麼快滅亡。


扶蘇仁厚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說他仁愛就一定能治理好國家。扶蘇即位後要面臨的是六國的百姓,以前在秦國適用的政策不一定能夠被其他國家的人民接受。


儘管扶蘇的人品,政治等方面都要優於胡亥,但面對已經過去的歷史,誰也不能夠準確的預測他能不能夠妥善解決掉上述問題。


只不過是胡亥昏庸無法好好治理國家,而扶蘇與胡亥相反,扶蘇是個開明的人,所以人們便認為扶蘇能夠治理好國家


一個開明的君主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條件,但開明並不能代表這個君主定能將國家管理的井井有條,歷史是不斷變化的,誰又知道其中不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