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几种原因耐人寻味

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几种原因耐人寻味

这几年农村如火如荼般的各项改革,使得农民如浴春风,感到非常温暖,城乡差别也在快速地缩小,让很多农民终于挺直了腰板,开始扬眉吐气,露出来久违的笑容。可是农村土地改革利国利民,为啥遭到一些人反对?当然乡镇基层和村里利益集团反对有情可原,因为动了他们享用多年的“奶酪”,确实是“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一些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农民也出来反对,这是为什么呢?知道真相后不禁让人脊背发凉,这种现象其中的原因实在耐人寻味!

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几种原因耐人寻味

虽然老话说“好事多磨”,也不至于把“好心当成驴肝肺”吧!难道是大家认为的我们农村人好坏不分?其实真不是这样子的,农村的事情要说简单非常简单,要说复杂也复杂,很多的人为因素把农村弄得如同乱麻,千丝万缕并且“扯还断缕还乱”。所以致使农村土地改革中好多利国利民的政策,总是遭到一些人反对,这让很多一心为民的专家学者感到头疼,间接的也助长了伪专家继续表演的勇气,这背后的原因实在耐人寻味。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几种原因耐人寻味。

第一种原因:患不寡而患不均

在农民根深蒂固的思想中,一个村子办事如果公平公正,大家都能接受,所以任何改革都会顺风顺水,一气呵成,即使是利益集团想挑起事端也不容易。反之就会被村里利益集团钻了空子,改革就在群体反对声中无法进行,这让一些专家学者的心血就付之东流。

比如集体土地确权流转,这本来是非常符合农业发展,也是一项富民政策。可是在现在的一些农村,土地都被少数人私自占去,流转土地都是按照亩数给钱,那么就会使一直安分守己的农民不服,就成了反对中的一员。而那些占地多的农民,还占据着大量私垦土地,也对这个政策不屑一顾。所以就造成再好的政策也没有人接受,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出现了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种原因耐人寻味。

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几种原因耐人寻味

土地不成片,就难以实现高效节能农业,所以没有人愿意去趟这个浑水,因为大家知道任何事业,只要建立在欺压老实农民的基础上都不会牢固,“兔子急了也踹鹰”这个道理都懂,惹急了他们破坏力最大。因为他们不像农村的利益集团“人精”们外强中干。

第二种原因:一部分基层混淆视听

有一些农村土地管理一直混乱,荒山荒地任意霸占垦荒,私下交易蔚然成风。其中的利益纵横交错,你甚至都不知道坐在你面前帮你出谋划策改革的人,就是农村利益集团内部人或者有交集的人。他们会告诉你改革难,甚至能找来一些“农民”和你当面反应,最终达到维持现状的目的,这一招百试百灵!

农村福利是一块大蛋糕,只要这一个级别存在着,谁不想找机会咬一口啊!毕竟农民这个群体是一盘散沙,良莠不齐,打着农民苦农民难这个旗号,又可以随时随地都有机会捞钱,又收获了“善良”之名,名利双收的事情搁谁身上不也是如此吗?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种确实原因耐人寻味。

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几种原因耐人寻味

其实作者也时常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处在如此环境下,是不是也为了私利,而不顾农业向前发展呢?毕竟人是有私心的。所以说这篇文章就事论事而已,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把自己多年观察体会说出来,抒发一下自己对现实农村的看法,明者自明吧!

第三种原因:很多“善良人”作怪

这个问题举个自己经历的例子,情景再现最有说服力:在一个滴水成冰的日子,我在县城用一个人力三轮车拉货,车上坐着一个穿着打扮很体面的老人。蹬车者脸上挂满了冰霜,但是依旧头上热气腾腾,我不忍心就说冷了,下车帮他推,因为车上有我的货物,平时我是不坐这种车子的。这时候车上老人说话了:“你们要组织起来闹,不让我们蹬车赚钱,一家老小让他们去养活……”

蹬车人累得气喘吁吁,还得不断的感恩点头说是。原来县城要取消人力三轮车,毕竟对于文明城市来说,这不是好风景。我一路上听着很气愤,因为当时年轻,在老人下车的时候反问了他一句:“在他们失去工作的时候,老人家你在哪里啊?”老人立即恼羞成怒:“你信不信几分钟之后弄你,你要为你这个言论负责到底!”可是多年以后这些蹬车人,甚至他们当中有人成了老板,有人成了出租车司机,比原来的日子强上万倍。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看了这个例子,这种原因是不是耐人寻味?

农村土地流转,为啥总有一些人不支持?这几种原因耐人寻味

而我一直在感悟生活中的这些“善良人”,他们所做的“善良”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些人见不得别人好过,这样他们心里不平衡,所以逆着良心挑唆。而另外一些人有话语权,他们口蜜腹剑别有用心……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这件事,为啥遇到一些人不支持?由于篇幅有限以及不可描述的一些原因,如果朋友们细心阅读,在字里行间也能体会到。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最主要的还是无论任何农业改革,都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否之就是空中楼阁。这也是很多专家学者霜白了黑发,那么好的方法却被大家所误解的原因吧?毕竟老农知识有限,只能站在老农民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分析的对错还得需要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唯有“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老农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