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舟:當年,有一次我也差點跳樓

蔣方舟:當年,有一次我也差點跳樓

01

中午吃完飯,剛想小睡一會兒,微信上忽然有新信息提示。

是一位中學生找我聊天,他說班裡有一位同學因為上自習課玩手機被發現,結果忍受不了父母的壓力,選擇了跳樓。

我心裡一驚。

剛想說現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太差了,肯定是家長從小比較嬌慣,那位同學已經開始介紹情況:

“他的父親特別的嚴,發怒時就打他,但同學還是沒有被父親改造過來。”

原來不是我想的那樣,那位同學有一個嚴厲得過分的父親。

頓時睡意全無。

我只能安慰這位同學,人生沒有什麼大事,過幾年之後想想現在,會發現很多想法都很天真,千萬不要受到影響。

02

為什麼年輕人因為一點小事就選擇輕生?作業沒做好,老師批評了幾句,家長不讓玩手機……

這些成人眼裡根本不值一提的理由,居然都會引發生命的悲劇。

忽然想起在一次訪談中,蔣方舟提到自己也曾經有一次差點跳樓。

具體的原因,她在文章裡也曾經有過描述。那是她上高三的時候,由於精神壓力太大回家休息了幾天。

一次中午吃飯時看了幾眼電視,父親勃然大怒罵了她。

她賭氣躲在臥室反鎖著門,父親氣得拿了把菜刀砍門。

她騎在窗臺上想往下跳,想:今天橫豎都是一死。

後來蔣方舟之所以沒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覺得媽媽向著自己,站在了自己一頭,還沒有“絕對的絕望”。

否則,這位自7歲開始寫作,9歲寫成散文集《打開天窗》的天才少女,就沒有了後面的被清華降分錄取,沒有了長大後寫文章做節目,像講述別人的事情一樣說出來自己的故事。


03

確實,孩子們輕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但肯定都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現實讓他感到了絕望。

我對那位同學說,孩子的成長需要兩點:適當的壓力,發洩的出口。

汶川地震期間,我們知道了一個詞:堰塞湖。

當河水被山體滑坡的石頭和泥土擋住,水流不出去,水位會越來越高。

此時,往往蘊藏著巨大的危險。

如果不能想辦法洩洪,一旦忽然決口,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只需要開一個小的缺口,讓水流出來就好,隨著水流的沖刷作用,缺口會越來越大,流出來的水會越來越多,危險當然也就越來越小。

人的情緒也是一樣,當負面的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也需要合適的渠道發洩才行。

那位跳樓的同學有一位經常打罵他的父親,壓力肯定是有了,但是卻無從發洩。

於是,走了極端。

04

其實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

而解決的辦法,一是自我調節,二是外部幫助。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一句話:治療抑鬱症其實很簡單,給抑鬱症病人一個朋友,讓他把他變得開心起來,抑鬱症自然就好了。

但朋友不是一本書、一碗麵、一個玩具,說給就能給的。人生在世,有一個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並不容易。

電影《少年的你》中的胡小蝶,就沒有人能給她一個這樣的朋友,她舉目四顧,卻發現周圍都是無情的牆壁,最終,對人生感到了絕望,不堪校園暴力而跳樓身亡。

不過,一個人也許沒有朋友,但一定有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應該承擔起知心朋友這一角色,讓孩子願意和你傾訴,把你當成心靈的依靠。

在這個世界上有牽掛、能夠感受到親情的溫暖的人,是不會走極端的。

《少年派》裡的林妙妙,和父母吵架一氣之下站到了樓頂,但看到媽媽在樓下暈倒,馬上就跑了下來,和爸爸一起送媽媽去醫院。

雖然林妙妙和家人的分歧巨大,但他們之間除了學業上的糾紛,平時關係非常融洽,對親人的關心,關鍵的時候救了她。

05

有時候,是否出事真的只是在一念之間。

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在狹窄的田埂上行走,身體經常會搖搖晃晃,此時,只需要一點微小的力量,一根小樹枝、一棵野草,都足以讓我們將要失去重心的身體恢復平衡。

人的心靈在搖擺時也是如此,當孩子的思維走進了死衚衕,需要一線光,一絲暖,一點點外部的力量。

此時,最重要的人還是父母。

父母的關心,足以讓他們敞開心懷;父母的愛,足以讓他們走出陰霾。

記住,有朋友可以傾訴的人,不會抑鬱;有親人可以愛的人,不會想不開。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熱賣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