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

文|飛魚說史

俗語有云:病怕無名,瘡怕有名,對於古人來說其實無名的小瘡是不礙事,往往能夠被治癒,但只要瘡有了名字,對古人來說就是致命的,比如背後的瘡叫“搭背瘡”,脖梗子後面的瘡叫“砍頭瘡”。

說起天花,不少人會比較熟悉,畢竟影視中,這種病在古代是無藥可治的,並且傳染性極強,得了那是九死一生。

而在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位得了天花而沒死,最後卻成了康乾盛世的奠基者,此人就是康熙。

康熙曾在《庭訓格言》寫道: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到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

康熙

這裡種痘方其實就是預防和治療天花的疫苗,不過我們要知道的是,這裡的天花可不是今天的水痘,而天花其實已經被人類給消滅掉了。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天花,而是一個看似是小毛病,卻有時候能要古人命的病——瘡。

其實古人對“瘡”是很無奈的,當然無名小瘡不礙事,但有名字的瘡對古人來說往往是致命的,尤其古人如果得了搭背瘡和砍頭瘡,那就說明死神的腳步已經近了。

我們就先來看看有哪些歷史人物被小小的瘡要了性命。

死於“瘡”的歷史名人。

瘡,古文中又作“疽”、“癰”等,是指身體局部皮膚下發生的瘡腫。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

古代士兵易得“瘡”

項羽的謀士范增,堪稱項羽的第一謀臣,但是項羽卻屢次不聽范增得建議,以至於敗給了劉邦,如果項羽能夠聽從范增的建議,又怎麼會回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呢,而范增就是死於“疽”,《史記》記載:(范增)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也就說范增得的其實就是搭背瘡。

別急,因為范增不是死於瘡的唯一一個名人,還有很多,比如說在下辨之戰大破吳蘭,在武都敗退張飛,在洞浦打敗呂範,在皖城斬殺審德的曹休,也是死於此,《三國志·魏書》記載:休因此癰發背薨,諡曰壯侯。

此外,死於瘡的還有劉表、努爾哈赤、徐達等人,這個徐達就是明朝的開國大將,可以說朱元璋如果沒有徐達,能不能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都不好說,更別提建立明朝了。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

朱元璋與徐達等人

而他也是背上得了瘡,作為皇帝的朱元璋,作為“關心”就送給了徐達一隻蒸鵝,但這種關心卻是是致命的,因為古人認為蒸鵝會誘發瘡的發作,徐達看到了朱元璋的“好心”,只能含淚吃下,之後身死,當然這只是野史裡的記載。

吳起曾為士兵吸“疽”。

講了幾位死於瘡的歷史名人,我們再來看看,得了瘡而沒有死的古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

由上述引用,我們可以看出吳起不僅曾為兩名士兵治癒過“疽”,方法就是吸,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那麼簡單的方法能治癒這個病,為何古代的歷史名人,得了這種病,往往會死亡呢?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

吳起

此外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發展也根本比不上後面的朝代,自然在醫術方面更達不到後世的水平,為何後世沒能用吳起的辦法治癒會危及生命的“瘡”呢?

根據飛魚推斷,是因為身體長“瘡”的部位不同,而吳起治癒的士兵,瘡並不是發在背上或者脖子上,也就是沒有名字的小瘡,所以可以被治癒,而這些歷史名人發的瘡幾乎全是背上,也就是“搭背瘡”,由此亦可見,古人中得這種病的可能並也不在少數,畢竟那些默默無聞的人,是不被歷史所記載的。

搭背瘡為何會致命?

這是因為當時的醫療條件很差,而搭背瘡是一種皮膚感染,這種感染往往得不到抑制,從而會侵襲人體背後脊椎,這無疑是致命的。

尤其是沒有抗生素的古代,得了搭背瘡,那就預示著離死亡也不遠了,而能扛過去的少之又少,當然這也和身體的素質有關,古代的年輕人得了還有一絲希望,但是如果年紀大的人得了,幾乎就必死無疑。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

明朝皇帝

而死於搭背瘡的歷史名人,往往是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得的,所以抗不過去,也就能夠被理解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什麼會引起瘡的出現呢,其實和人的抵抗力有關,范增、徐達等人的搭背瘡都是在人生低谷的情況下出現的,也就是說心情不好,就會造成免疫力地下,從而更會得到“瘡”的光顧。

此外,古代的衛生條件也很差,得了瘡之後,往往無法保障瘡口位置的衛生,這就導致了瘡口處會滋生細菌,從而加重感染的情況,一來二去,最終的結局只能是死亡。

飛魚說: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醫療衛生條件差,窗口一旦感染幾乎是必死無疑,所以對於古人來說背後長個瘡,絕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除了這個搭背瘡,還有一個砍頭瘡對古人來說是致命的,生瘡的位置實在脖頸處,從古人對其的命名就可以知曉,脖頸位置長瘡,幾乎也是九死一生,至於其中的因因果果,和搭背瘡如出一轍,飛魚在此就不細論。

為什麼有時候古人“背後長了一個瘡”就會必死無疑?

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

當然這並不能說得了這種病,那就無法活命了,有些人如果能忍住劇痛,把生瘡位置的腐肉挖出,在敷上合適的藥物,還是有被治癒的可能,只不過那種痛苦,又有幾個人能承受得住呢,畢竟不是人人都可以像關羽那樣,刮骨療毒而不改其面。

就現今而言,也會有人會受到這種疾病的困擾,但是這種疾病已經不再可怕了,因為醫療衛生條件的完善,使得這種病已經能被治癒。

對此,您怎麼看,您還知道哪些就現在看來只是小病,但對古人來說卻是致命的疾病呢?

參考文獻:《史記》、《三國志》、《明史》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