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能實行高度機械化嗎?什麼在阻礙了機械化的發展?

草原那一泓水


所謂高度機械化就是高科技和大型機械作業,機械的功能要代替人工勞作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這就叫機械化現代化的大農業。

然而,現在的中國農業模式為包地到戶,包地到戶的特點地片零散,千家萬戶誰種誰的,千差不齊,一片地上種好多種作物,大型機械根本無法作業,尤其山區和平原更是無法平衡,地理條件限制也有差距,所以說,嚴重製約機械化,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因素是包地到戶,也就是說是中國農業的體制問題。未來集體農業和人民公社化必將是現代化,機械化農業的必由之路。





用戶董永華


就目前中國大部分農村來說實現高度機械化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機械化的發展呢?作為一個農村走出來的人個人認為有一些幾點。

  • 一、現行的家庭承包制導致土地資源分散在廣大農戶手裡,每戶承包少量農田,導致大型機械無法大規模推廣。這一點應該是主要因素了。
  • 二、分散的土地導致單個農戶無力購買大型機械,同時也沒有必要購買大型機械。投入和產出比例嚴重失調,成本回收時間太長。這也現在中小型農機更容易得到認可的原因。
  • 三、分散、傳統的土地種植模式導致土地收益對比來說越來越低,而城市大量的就業就會促使農民種地的熱情越來越低。土地在農民眼裡成了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一方面不願放棄手裡的土地經營權,另一方面又不願意專心種植或者沒有好的土地經營策略。
  • 四、大部分農村人缺乏專業知識,又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適應不了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無法利用便捷的網絡市場去帶動農業發展,而懂網絡技術的城市人缺乏對農村人文環境的理解,加上農村人排外思想嚴重,外人很難在農村幹出一片天地。前一段時間網上熱傳的聚眾搶蝦塘事件就充分說明了這點。


沒有顏值的顏值哥


一千畝地一戶種,和一千畝地八九百戶種,哪個掙錢?哪個不嫌農藥貴?哪個能實現機械化種糧?

改革開放,分田單幹到戶,進城打工,進城買房等農民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至於農村,國家鼓勵城鎮化,鄉村以後無人,也是設計之中的事。

必須土地改革

農民就是地主,只有自己給自己繳納保險,不是強迫的。如果你忙不過來就可以去僱工人給你勞作,但你的給他們報酬。

工人是給國家或者個人的公司打工,每個月給一定的報酬,國家強迫規定給員工交五險一金。

有的行業沒有保險,需要自己去繳納,比如:自由工作者、出租車司機等就需要自己繳納保險金。

農村必須有農場主,機械化種地和國外競爭。把那些種不好地、佔著茅房不拉屎的農戶轉行,進入城市或者在當地給農場主當僱工,發工資交保險。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農村的一些實際情況。


_夏天的雨


很遺憾,我的回答是不能,但願我錯了。

理由呢?

一、中國農民人口眾多,很多人寧願把地荒著也不願把土地轉租出去,極大地限制了土地流轉。之所以不願流轉,一是不信任對方,二是租金的多少對收入的影響幾乎忽略,三是有極少數人抱著我發不了財你也別發財的思想,釘子戶的作風。雖然地是集體的,但農民認為地就是他的,沒有一個農民說:走,到我租的集體地裡看看,都是說:走,到我地裡看看。

地都租不來,何來機械化?更別提高度機械化了。

二就算農民不阻攔土地流轉,誰來敢租呢?高度機械化,需要資金貸款幾百萬是有的,還得有會使用機械的僱員,機械還得需要維修保養,還得僱人管理莊家,等等等等,所以沒有幾千畝甚至上萬畝租地是根本維持不下來的。如果沒有政府貼息及補貼,風險會更大。農村誰有這樣的膽識:拿幾百萬貸款,去做一件風險不可控的投資?

三是糧價,國家不再執行最低保護價收購,糧價更加低迷。成本不斷上升,糧價一直趨弱,忙忙碌碌,承包土地一年下來,能掙個辛苦錢就不錯。所以,掙錢太辛苦,讓人不敢承包,是限制高度機械化的最大原因。


富農鵝業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主要還是種植面積,種植面積大了連片了就好管理了,第二是種植品種不零散,種植面積大了自然就機械化了,為什麼國家要讓土地流轉就是規模化機械的前提,農業機械結構構成不合理,勞動生產率低。我國農村是以農戶承包經營為主。農戶承包的農田數量有限,造成大塊地小型化。糧食種植形成插花形態,一塊地種植多種農作物,即使種植相同的農作物,也可能是幾個農戶分別所擁有。大型農業機械作業不能成塊連片作業,提高了農機作業的成本,降低了農機作業的勞動生產率。農戶自己購置的農業機械也主要是滿足自用為主,基本都是小型農業機械,小型農業機械保有量很大,小型農業機械重複購置現象嚴重,農業機械結構構成不合理。





大波說農業


現在制約農村高度機械化有以下三個重要原因:

一,因當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承包土地,絕大部分還是自己種植,每戶承包面積很小,又不能統一使用農業機械作業,大型機械受到空間限制,無法發揮它應有的效益,浪費了大量動能,沒有作業時效,使農機專業戶收益低,收回農機成本的速度特別慢,因此農機戶購賣大型農業機械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農村高度機械化的進程,造成了農機戶在農村有地不能統一耕作,農機公司有機械銷售不出去的困局。

二,因一些大型機械投入成本太大,農機戶在購買時有思想顧慮,因受小塊作業的影響,農機又是季節性東西,收入肯定不高,再不能及時推廣使用,投入的大筆購買資金長期延遲不能收回,風險太高,因此他們顧慮重重,遲遲不敢購置,使高度發達的大型機械推廣銷售卡在了最後一公里的路上。

三,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因城市的經濟規模,居住規模快速擴張,農民市民化轉換步伐加快,大批農村青壯年進城入住,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農民年紀偏大,思想保守,總怕自己無力承擔風險,對經營大型農機的積極性更是低落。

所以要想實行農業的高度機械化,還是要加快土地規模化經營的步伐,把土地經營權通過租售方式從千家萬戶手中置換出來,發展家庭農場或農業公司,實行大面積耕作,提高大型農機的使用效率,讓農機在現代化農業領域發揮更大作用,讓農業更高產優效。



以詩會友3


農業機械化對山區來說太難,農民:買回家開不到地裡

農業機械對於農業現代化來說,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袁隆平先生讓農民畝產能夠達到1203公斤,也需要機械才能讓這1203公斤能夠在半天收回來,而如果靠手工種植和收穫的話,一畝地需要一個人兩三天都無法完成,而且現在農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很多,能夠留在農村的只有老人,兩個老人要收割一畝水稻,需要的汗水,也是我們難以體會的。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農業機械化,確實有很大的進步

僅僅是在東北或者平原地區,基本上現代化農業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在偏遠的農村山區,這裡也擁有大量的農民,這裡的土地依然肥沃,只不過沒有平原那麼廣闊,也不能因此就把這些農民拋棄,他們也需要進步,他們也需要發展,他們更希望能夠縮短差距,這才是叫做脫貧,正如雲南紅河梯田的鄉親們一樣,世世代代手工種田,雖然聞名世界,但是誰不希望能夠用機械就播種和收穫呢,人工的成本,在這些地方,確實比機械昂貴。

不敢種很多,如果情人幫忙,一天工錢也需要100塊錢,十個人,一天也完成不了多少,還得花費上千塊錢的人工費,對於農民來說,請不起,那就自己慢慢的用時間來消耗吧。但是如果有機械,就算不是自己家的,請來收穫,一天也就五六百,全部都能搞定,效率提高了很懂倍,而且成本也省下好幾百,但是沒有這樣的人去引進機械,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大型農機,確實很貴,小型的僅僅滿足自己用還成問題

按照目前雖然擁有農機補貼的價格來看,一般能夠通用的聯合收割機,價格都是在十多萬以上,而且還是一般的,對於農民來說,這確實可望而不可即,如果一個人買來滿足一個村的使用,但是農閒季節,那就是閒置了,想要回本,基本也沒有可能而大家的觀念裡,能夠自己動手的,何必花錢請機械,一方面也說明了,大家還是認為,機械成本太高,買不起,也請不起。

而小型的機械,僅僅是微耕機之類的,但是廣泛使用了,大家普遍的覺得,還是方便了很多,而且幾千塊錢的價格,大多數人家還是能夠接受,方便,也適合山區的地形,只不過,不是所有的農機都能夠達到小型化,便宜化。

第二:山區地形限制,很多地方農機到達不了

山區的地形,我們也是深有體會,如今的情況是,進村的道路倒是基本硬化了,但是村裡面到地裡面的道路,還是稀泥巴路,甚至很窄,除了人和牛馬能夠通行,基本上任何帶輪子的東西都無法通行,所有說到農機,很多人發出疑問,難道買回來,還得拆卸成幾塊,用牛馬馱到地裡面嗎?

當然,這樣的情況,確實難以改變,畢竟農村的土地也比較分散,進的幾百米,遠的幾公里,確實無法權衡,而且修路的話,就得自己出錢了,結果可想而知,是沒有任何人會拿出錢來的。

現實如此,我們難以改變,但是未來如何,還是給予更大的希望!




小美玉泉


現在平原地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阻礙高度機械化發展主要原因是,一:土地分包到戶,一戶一塊地零散,不利於大機械耕種。二:農民收入有限,大型機械價格昂貴,不利於普及,三:農業耕種收割操作環境差,年輕人不願意幹。四:農村種地的以老年人為主,老年人思想觀念變化慢,不利於新鮮事物推廣。


平安是福1400019


高度機械化意味著農業機械高度發達,農民利用先進的農業機械來進行農業生產勞動。農業機械在我國價格很昂貴,國家補貼很少,也難以落實到農民個人。同時農民的地大多數也沒有整合在一起,種地規模太低。農村土地多樣,地形複雜,難以耕種。農民購買農業機械花費大量金錢,再用機械進行耕種,用了幾年後機器磨損,逐漸壞掉,耕種掙的錢和前期投入的機器設備資金相差不大。農民這樣就不能發展,所以現在的農村不能實行高度機械化,應該發展合適的農業機械,一味的強求高度機械化可能會血本無歸。這是現如今的大環境造成的,和北大荒以及一些生產農場不同。農村應該根據自己情況發展合適的機械農業。


農村大地24


不囉嗦直接給出答案!

第一、沒有規模化和集中片區的農耕地

農村多數是分而散的個體承包地,對於高度機械化所持意見不統一,導致機械化無法實現規模化操作。

解決辦法:農村合作社將農耕地納入,實現土地集中化便於機械化操作。

第二、不適合機械化操作

例如:山區的山地,無法進行機械化操作,只能更多依靠農民人力和牲畜操作。

第三、大型機械購買成本高

大型機械購買資金較高,成本收回週期較長,導致購買熱情較低。

解決辦法:政府加大農機補貼力度,銀行低息貸款鼓勵扶植政策。

以上為 的回答。感謝關注評論!將持續專注回答三農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