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以為華為只是做手機的?對華為的其它產品不太關注?

一橫421


在過去很多人的心裡,在2019年以前,華為的知名度的確不如騰訊、阿里,並且過去華為總裁任正非的根本沒有幾個人認識,還不如任正非的小弟餘承東知名度高。我覺得,這種現象,這是有幾方面的原因決定。

首先,華為過去總體策略就是低調做事

低調做事,避免過多的和媒體、政府接觸一直是華為對外策略的主旋律。如果我們仔細數數華為任正非在2019年之前上過幾次電視、被採訪幾次,你就會發現幾乎聞所未聞。一個如此大的企業掌門人,在中國企業家內聲名卓著,為何不像阿里巴巴的馬雲一樣,高調的語錄滿天飛呢?

因為低調的聚焦研發是華為一貫的策略。我記得我們以前還專門培訓過為何華為要低調做事,華為作為通信行業的翹楚,從誕生起就是在和國外先進企業競爭,在這個過程中也歷經坎坷,所以那時華為的企業營銷戰略就是低調的,避免被過多關注。

華為做C&C08開始和貝爾競爭,做交換機路由器開始和思科競爭甚至被思科告上法庭,做無線設備和愛立信競爭....中間和各大通信企業打的專利官司不計其數。因為在當初華為還弱小時,海外通信企業各個虎視眈眈的想把潛在競爭對手扼殺,畢竟那時通信是塊大蛋糕,躺著賺錢。

所以華為一開始的策略就是低調發展,讓華為在對手不以為然的情況下慢慢成長,這個企業策略肯定是正確的。時至今日不同於過去,華為的實力已經不需要再低調,或者低調已經掩蓋不了華為的光芒,華為的5G已然是全球第一,低調不低調結果都擺在那,所以現在也不再低調了。

其次,華為是製造業出身,製造業的特點就是僅僅在行業內高調。

不僅僅是華為,中國還有很多優秀的製造業企業,都是不顯山露水的。比如福耀玻璃,在沒有大規模報道《美國工廠》之前,有幾個人知道這家企業是全球第一?比如正威國際、山東魏橋,非行業內的人士又有幾個知道?

所以,這個就是製造業的特點,製造業有著非常強的行業屬性。廣大人民群眾分佈在各行各業,很少關心和自己所處行業,或者和自己生活無關的企業。華為業一樣,華為是通信行業翹楚,赫赫有名,但是通信設備和很多消費者相距太遠,所以普通消費者根本關注不到。

華為在通信行業早就成名,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通信行業用的路由器、交換機、基站、傳輸設備和他們半點關係都沒用,他們知道可以用手機上網,但是具體上網技術是通過華為還是中興來提供的,根本和他們沒關係,既然不關心當然就不能廣為人知。

再次,To C和To B產品的營銷模式不一樣

前面說了華為是製造業出身,但是同為製造業的格力電器卻是廣為人知,董明珠大姐和雷軍一樣都被人津津樂道,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華為的通信產品和消費者產品面向的客戶不一樣,一個是To C一個是To B,所以營銷策略也不一樣。

消費者產品,如電器、手機、家庭路由器,他們的客戶是全體潛在的消費者,是“人”,也就是我們說的To C的業務。而華為的通信設備,他們的客戶是企業,也就是我們的To B業務。這就決定了To C業務必須要廣為人知,人都不知道根本沒法購買,To B業務針對客戶所在的行業單點宣傳就可以。

我們想一下,消費者所知道的產品,基本上都是To C的。比如任何一個消費者都知道大眾汽車,但是大眾汽車用的自動擋變速箱的生產企業,有幾個消費者清楚?這就是To C和To B在營銷上的區別。

所以放到華為也一樣,手機是華為To C的業務,必須面向全國消費者高調營銷,通信設備是華為To B的業務,只需要在行業內營銷和推廣就可以,這就是很多消費者過去只知道華為手機,而不知道華為在通信設備,如數通、傳輸、無線領域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最後,華為5G在2019年廣為人知,是美國的幫忙

最後說明一下,為何華為的其他產品,例如華為5G在今年廣為人知。這是由於美的制裁幫忙。由於美國的制裁,讓華為不得不陷入中美大國角力的漩渦裡,華為低調也無濟於事,不論是媒體的報導,還是自媒體的推波助瀾都讓華為的實力徹底展現在中國人民面前。

而且華為自身也是到了危急關頭,為了自救華為和美國硬抗硬頂,華為的5G、芯片的能力被宣傳的最大化,而華為的總裁任正非也頻繁出鏡。通過不斷的宣傳,更多的消費者就更明白華為的實力,對原來聞所未聞的華為通信產品也有了瞭解。

而且,目前在全民炒作5G,不僅僅是華為,小米、OV這種終端企業和三大運營商都在全民狂推5G,借用5G即將到來的大潮,很多消費者憑藉5G相關的消息,華為的5G、芯片等產品的知名度進一步打開。

所以,2019年是因為美國的制裁,加上5G商用的推動,讓華為的5G這個產品由低調轉為高調,這是一種特殊環境下的產物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可能很多消費者依然會覺得華為就是賣手機的。

不過這個也僅僅限制於華為的5G,對華為其他的產品的曝光由一定的推動力,但是非常的有限。比如華為的傳輸、路由器等等早就也是世界領先,但是我相信知道的消費者依然沒有多少,這是因為華為除了5G、芯片等其他產品的曝光度,還是沒有5G高的。


IT老菜鳥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隔行如隔山,不知道華為是做什麼的,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華為是一家以運營商業務為主業的,通信製造業企業。

華為雖然手機業務被很多人知道,這個主要是最近幾年華為的手機做的不錯,出貨量也比較大,所以混了個臉熟。

華為其實不僅僅是一個賣手機的,手機不過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一部分。

而且,華為的主業一直是運營商業務,提供運營商需要的設備以及技術解決方案,這塊才是華為的主業。

現在就運營商業務這塊,全球四大通信製造業企業,分別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和中興。

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很強大,不如很少為外界所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通用戶無法接近運營商的機房。

通信業其實還是一個比較封閉的行業的,運營商的設備都鎖在機房之中,就是有一些外漏的設備,也很少有明顯的廠家的LOGO,大部分情況下用戶也不知道運營商採購的設備都是來自哪個企業的,其實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也就是通信業從業人員,會對這些設備廠家更熟悉一些。

其實也不僅僅是華為,也有很多人認為諾基亞也就是賣手機的,還有人認為諾基亞已經倒閉了。

不過,由於美國的圍堵,也給華為打了很多的廣告,也有很多人知道了華為不僅僅是賣手機的。

在3、4G時代,華為一直在默默地發展,悶聲發大財,也基本上保持著對外界的神秘。或許也就是由於美國一直在圍堵華為,禁止國內採購華為的通信設備,同時也在遊說盟友不採購華為的5G設備,才讓華為被外界知道了原來華為還生產這些東西。

總而言之,隔行如隔山,雖然華為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的通信製造業企業,在全球的運營商業務之中也有非常大的佔比,但是也很少有人知道,更多的人認為華為就是個賣手機,其實這也比較正常。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因為愛國賊多,噴子多,鍵盤俠多!

哎,通訊設備商是乙方,是孫子!智能手機是甲方,爹!

現在這個時代最大的個人計算平臺就是智能手機,這是門戶也是終端!倆能比???華為不是喊著萬物互聯麼?在這麼連,現在時代都是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各種連!看看地位就知道了!當孫子還是當爹不是一目瞭然麼???所以,設備商的地位和智能手機差距十萬八千里!!!


立直一發平胡斷么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人們對於事物的關注度一定與自身工作或者生活密切相關,華為公司雖然業務比較廣泛,但是僅有手機業務與普通消費者密切相關。以我個人為例,主要從事數據網絡相關工作,才會知道華為不僅具有基站通訊網絡設備,還具有數據網路由、交換機等設備,甚至是手機、電腦、電視等消費業務設備。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談談,華為公司都具備哪些義務。當然,僅與我工作或生活接觸到的華為設備相關,無法代表華為的所有業務,可能僅是管中窺豹。


華為並非僅有手機業務,經營範圍遠超你我想象

華為的業務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個模塊,分別是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華為的核心優勢是運營商業務,即便消費者業務收入已經超越運營商業務,但是華為的核心業務並不會隨之改變,這也是美國真正忌憚華為的地方。


一、運營商業務涉及到哪些產品

美國並不會因為華為的手機業務而感到害怕,只是因為華為掌握了第五代通訊網絡設備的製造能力,美國本土並不具備5G基站設備製造的廠家,因此想要通過芯片以及軟件來抑制華為的發展。運營商端華為具備網絡基站設備的生產、城域網核心數據傳輸設備、甚至是用戶端的CPE、光貓等設備華為均可製造。

華為不僅能夠製造出相關產品,產品性能更加優越。例如華為5G基站可採用市電接入,解決了直流電接入不便的問題。並且才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可以極大提升基站人員的安裝速率。

二、企業業務涉及到哪些產品

企業端涉及到的有防火牆、路由器、三層交換機、二層交換機等數通產品。之前,我國企業網絡設備還是思科的天下,直到華為產品的出現,思科在我國已經漸漸消失,除了部分金融系統外很少能夠再看到思科的產品。

這點給我的感觸很深,很多思科金牌代理紛紛轉型,否則就無法生存下去。思科的各類認證價值也在逐步的下滑。

三、消費者業務涉及到哪些產品

消費者業務大家就比較熟悉了,華為智慧屏電視、華為電腦(太行220是首款使用國產處理器芯片的臺式機)、平板電腦以及我們最熟悉的手機。華為手機這兩年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國內銷量牢牢佔據首位,全球銷量僅僅落後於三星,若非美國的打壓,今年甚至會有超越三星的可能。

以華為手機為例,華為自研的麒麟990處理器,是全球首款支持NSA、SA雙模的芯片;華為手機拍照一直佔據DXO拍照得分榜的首位;華為研發的鴻蒙操作系統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同我們見面。


關於華為這家公司所涉及的業務,您還有哪些要補充?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現在華為在手機市場佔有率越來越多,尤其華為研究出來5G芯片以後,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更具優勢,說起華為5G都知道是手機。

華為早期不是做手機,剛開始做交換機,數字交換技術,無線GSM,數據網絡解決方案,華為移動網絡,路由器,信號技術等才到後期的手機廠家。

其實我們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都可以無處不見華為的設備,路由器交換機,華為的無線電視設備,華為電腦等,可是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對這些設備不太瞭解,不經常用,其實一直在用只是很少接觸到,所以就覺得華為只是做手機的。


創業chenIng


有些人只知道華為做手機的,可能就是因為這個手機業務國內最出名了。華為的業務是面向全球的。

華為主營業務是: 無線電,微電子,通訊。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生產銷售電信設備的員工持股的民營科技公司,於1987年由任正非創建於中國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華為的主要營業範圍是交換,傳輸,無線和數據通信類電信產品,在電信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網絡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在2011年11月8日公佈的2011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榜單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時華為也是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機廠商。




supersun888


因為用戶對於消費端更敏感,也常常根據消費經驗來界定企業。

國內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消費互聯網比較發達,圍繞消費端的創新也比較多。百度的搜索、阿里的電商、騰訊的社交和遊戲、美團的外賣等等都是消費端業務,用戶能夠直接通過產品本身對這家公司進行感知。相反,那些不是直接面向用戶的,用戶就很難真正感知,也不會選擇主動去了解。漸漸地,我們就看到了一種刻板效應。

華為主營業務在通信端,更靠近硬件,屬於經濟結構中的底層基建,很少跟用戶直接打交道。相反,華為的手機業務則直接跟用戶關聯在一起。當華為本身沒有特意宣傳自己的主營業務,手機業務又越做越大時,用戶也就自然地把華為跟手機關聯在一起,形成刻板印象。

因此,用戶把華為當成賣手機的就跟用戶把現在的阿里當做純粹的電商巨頭一樣,都是刻板印象惹的禍。


木下小宅


因為現在華為的手機產品宣傳力度最大,產品覆蓋面也是最廣的,其實不管是華為還是小米,還是其它做產品生態鏈的企業,它們往往都是從手機起步的,畢竟手機是掌握用戶的最大入口,如果你的手機都做不起來,就別指望其它的配套產品線能做起來了。

另外,對於華為這樣的公司,人們對其印象最深的還是手機產品,但是對於電腦、電視乃至其它家用設備,人們還是更加相信傳統的老牌企業,畢竟術業有專攻,不管是哪一類產品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經營才可能做好的,所以更多人們潛意識裡不太相信手機廠商的其它類型產品,哪怕價格更高,還是願意購買老牌公司的產品。

小米靠著極致性價比才在這幾年把除了手機以外的其它產品線做到不錯的口碑,尤其是電視銷量多年蟬聯第一,而對於華為來說,現在入局多少有些晚,而且華為相對來說注重品質,價格也就沒有小米那麼便宜,既然價格沒有優勢,所以消費者更願意去關注老牌廠商或者小米的高性價比產品。


嘟嘟聊數碼


很簡單的,手機我們人人都在使用,就算沒用過也看見了身邊人在使用。

手機離我們最近的產品,所以大家對他熟悉了更快,華為最開始做的還是交換機,現在涉及到的業務更廣更多了,智能手機頂多算是華為的一小部分吧。

不過華為的手機做的越來越厲害,可能與他之前做的那些種類都密不可分,所以手機佔據了很大的優勢,特別是在技術方面。尤其是最近出來的華為Mate30Pro 5G版本,整部手機搭配的關鍵性東西基本上都是自己的黑科技。在這方面是任何品牌手機都不可達不到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60682661820000"} --}

零點新潮流


最早知道華為,是買了他的網絡交換機,在他購併了美國知名網絡交換機公司3COM以後,才開始名聲大振。能夠吞併3COM的公司,一定不簡單。做手機是後來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