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做了哪些事,讓張良看在眼裡寒了心,大漢建立後他誓死不當官的?

史學達人


*張良像*


《史記》記載,漢六年(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大封有功之臣。謀臣張良沒有統軍作戰、攻城略地的功績,但劉邦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子房(張良字子房)的功勞。賜其齊地三萬食邑”。 張良謙遜地推辭道:“我能追隨您,是上天的旨意;我的計策能被您採納,更是您的恩德,能得到您與我初次相見、相識的留地(今江蘇徐州沛(縣)澤市境內),便心滿意足了”。劉邦見他推辭齊地三萬食邑,只要小小的留地,便封其為留侯。

<strong>先封仇人,眾心自安 ,人安何愁天下不安?

二十多位建漢大功之臣均被封侯賜爵,對其餘的功臣封賞還存爭議,因此遲遲定不下來。高祖劉邦駐蹕洛陽南宮,他常站在閣樓上觀察朝堂內的情況,見將領們常扎堆竊竊私語,劉邦大惑不解,同時還有些惴惴不安。劉邦問張良:“他們在議論什麼”?張良答:“他們在密謀造反”。劉邦大吃一驚。天下剛定,人心思安,新帝劉邦實在想不出他們有何理由要造反。張良解釋道:“陛下出身微賤,這些人跟隨陛下奪取江山,血裡火裡,出生入死,目的不過是為了獲取榮華富貴。如今陛下掃平群雄,貴為天子,被厚加封賞的都是您的舊友、鐵哥們,被問罪的都是您的仇敵或與您有矛盾之人。這些人既擔心得不到封賞,又害怕曾得罪過您而遭誅殺,所以才聚在一起商量一起造反之事 ”。隨後,他建議劉邦先封仇人,以安眾心。

隨後,劉邦採納張良建議,將曾經背叛過自己的雍齒封侯,並厚加賞賜,將領們見連劉邦最痛恨的雍齒都被封侯, 疑懼不安之心一下子都安定下來了。太史公評價說:張良建議劉邦先封仇人,使劉邦避免了“阿失之私”,也使群臣消弭了“猜懼之謀”,從此“國家無虞,利及後世,若良者可謂善諫矣”。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定都關中(今陝西關中平原)乃劉敬諫策,劉邦對此猶豫不決。他麾下的文武大臣大多數是山東六國之人,均主張定都洛陽,理由是:洛陽東臨成皋,西有崤山、澠池,背靠黃河,面朝洛水,山環水繞,地勢險峻。張良力撐劉敬,堅決主張定都關中,他對劉邦說:“關中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可謂全城千里,天府之國(漢代的天府之國指關中平原)也”。劉邦聽了張良的一席話,不再猶豫,遂定都關中長安。

公元前197年,漢室內部發生了戚夫人爭寵奪嫡事件。劉邦寵溺戚夫人,另一方面太子劉盈性格仁弱,為劉邦所不喜,於是想廢黜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無奈,求助於足智多謀的張良。張良建議呂后請高祖異常敬重的四位年高德劭的老先生——東園公、角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商山四皓)出山做太子的門客,劉邦以為劉盈羽翼已成,劉盈的太子之位遂得以保全。

*劉邦像*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楚漢爭霸時,劉邦曾先後分封了七位異姓王: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趙王張敖,韓王信,燕王臧荼,衡山王(後改長沙王吳芮)。劉邦掃滅群雄,一統天下後,上述這些諸侯王擁兵自重,對漢廷構成了實際威脅。劉邦雖沒有文化,還有些流氓習氣,但深諳權謀之道。他用七年時間將韓信、英布、彭越、臧荼等六位諸侯王消滅或逼跑,只留下一個勢力最小、幾乎沒有軍隊、有名無實的長沙王吳芮。


在誅戮異姓王的同時,劉邦下旨把六國餘孽以及“豪傑名家”十餘萬人強行遷至關中,以便直接控制。他還命丞相蕭何依據秦律“取其宜於時者”,制定了《漢律》九章。政治制度也基本沿襲秦制,實行中央集權制。

功臣身退,從赤松子遊

漢王朝建立後,由於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益尖銳和激發,舉止嫻靜如婦人的張良身體又羸弱多病,逐漸萌生去意。加上他親眼目睹劉邦大肆屠戮功臣,看到臧荼、彭越、韓信、英布等大功之臣的悲慘結局, 又聯想到吳越爭霸後范蠡、文種或逃或死,深深體會到韓信臨死前哀嘆“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內心對刻薄寡恩、為固權不擇手段的劉邦很是失望,心灰意冷、深諳韜晦自保術的他索性“等功名於物外,置榮利於不顧” ,稱病不朝,閉門謝客,深居簡出,用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消極態度,專心修身養性,以消除劉邦對他的疑慮。他尋仙訪道,“從赤松子遊”,潛心研習黃老之術 ,靜居養氣,欲得道成仙。他謝絕了呂后的幾次邀請,一心學習“道引”、“辟穀”、打坐煉丹, 劉邦、呂后都基本沒有找過他的麻煩。張良淡泊名利,急流勇退,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時刻提防,從不敢有片刻鬆懈。

史載,公元前189年,張良去世,葬於谷城黃石崗。

“漢初三傑”蕭何、韓信、張良,命運迥然相異:韓信最慘,功高而被滅族;蕭何命運居中,雖然跌宕起伏,不乏災難,但也算得以善終;張良命運最佳,無災無禍,功德圓滿,壽終正寢。

公元731年,張良入選“武廟十哲”(唐玄宗為呂尚(姜子牙)立廟,也即武成王廟,選“十哲”配享,以張良居首)。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張良在協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基本上就極少參與劉邦的事務,劉邦平定異姓王的叛亂,是陳平謀劃的,張良幾乎都沒有參與,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託病不出、閉門謝客。

張良其實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崇尚黃老學說,潛心修道,在功成名就之後,張良並沒有貪戀富貴與權力,反而是與春秋時期的范蠡一樣,歸隱山林、不問世事。



要說劉邦做了什麼事讓張良心寒的,恐怕也只有誅滅異姓王事件了,其實張良也明白,劉邦此舉是不得不為之,身在皇帝之位,必須要鞏固大漢王朝的天下。

劉邦之所以分封異姓王,是為了在楚漢戰爭中儘可能多的增加盟友,建立統一戰線,打擊最強大的敵人項羽,劉邦分封異姓王大多數是被迫或無奈,有其政治目的,比如韓信問劉邦要假齊王,這事張良非常清楚,勸劉邦趕緊封給韓信。



劉邦能不封嗎,不能,如果不封,這天下到底是誰的,還說不定呢?

劉邦平定天下後,張良目睹了整個劉邦剪滅異姓王的過程,但從歷史上看,劉邦已經算是非常仁慈了。

燕王臧荼是第一個率先反叛劉邦的異姓諸侯王,因為燕王臧荼是項羽的舊部,直接投降劉邦的,看到劉邦在搜捕項羽殘餘勢力,就第一個出來造反,被劉邦打敗並斬殺,這能怪劉邦嗎?



接著韓信被人告發謀反,劉邦用陳計之計,以巡視為名,抓了韓信,貶為淮陰侯,並沒有殺他,如果劉邦真的心狠,早就殺了韓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劉邦沒殺,只是把韓信軟禁在京城,仍是淮陰侯,後來韓信真的準備造反,趁劉邦在外平定之機,呂后與蕭何合謀殺死了韓信,這能怪劉邦嗎?

彭越是因為劉邦平定陳豨叛亂時,向彭越要求發兵協助,但彭越沒來,只讓其他將領去,劉邦很生氣,之後彭越又被人告發謀反,然後劉邦將彭越囚禁,經執法部門審查認定彭越罪名成立,本應該叛處死刑,劉邦赦免了彭越,將彭趙貶為庶人,遷到四川,彭越在路上遇到呂后,被呂后騙回,再次誣告彭越謀反,最終彭越被呂后害死,這能怪劉邦嗎?



韓王信、陳豨、英布、盧綰等異姓王都是自已主動叛亂,而導致被殺或被廢,這能怪劉邦嗎?

長沙王吳芮是唯一一個劉邦時代保留下來的異姓王,人家為人低調,又沒有叛亂行為,實力又弱,最終保留下來,劉邦這麼狠心的話,怎麼留下一個呢?

如果劉邦真做了什麼事讓張良寒心的話,就只是劉邦想更換太子的人選這事了。



這也是劉邦統一天下後,張良唯一為此事復出勸諫劉邦,原本張良都不過問政事的,還是呂后請張良出面,張良出於各方面綜合考慮,才答應呂后的請求出面勸諫劉邦的。

太子乃國之未來的儲君,也就是將來的皇帝,是國家未來的繼承人和國家的根本,不可輕易更換,否則會產生動亂,況且劉盈的太子之位又是封建宗法制的嫡長子繼承製,更不能輕易更換。



張良認為劉邦這事做的太過冒險,會動搖國本,因此向呂后建議請出商山四皓,不知道張良用了什麼方法請出了商山四皓,然後讓他們四人跟在太子劉盈身後出入宮廷,劉邦在看到自已請不來的商山四皓居然在太子的身邊,因此認為太子劉盈勢力已鞏固,不再提換太子之事。

張良的建議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這也是張良在歸隱後,唯一一次向呂后出謀劃策,也可能是張良認為劉邦此事做的不對,但之後,張良再也沒有為政事出過頭,繼續隱居,直到去世。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問這種問題就是太小看張良的境界了。其實劉邦什麼都不幹,漢朝建立之後,張良也會立即抽身,退隱二線。張良的退隱,不是由劉邦幹了什麼來決定的,而是由他的思想境界決定的。

張良出生自韓國高級貴族,其父親、祖父都是韓國宰相,服務過五代韓王。但是到了張良這一代,還沒等到他出仕為官,秦國就已經把韓國給滅了。

失去了繼承父業的機會,失去了顯赫榮耀的地位,同時也揹負了喪國之恨,這讓血氣方剛的張良立即將自己心中的仇恨指向了秦帝國,當只有時二十歲的他決定,定要殺掉秦始皇,滅秦復韓,恢復諸侯分封的局面。

於是他便毀家紓難,策劃了驚天動地的“博浪沙刺秦”事件。

不過早年的張良還是太幼稚。他就沒想明白,秦始皇縱然被刺殺了,又能怎麼樣?秦朝難道不會再立一個新君主?難道韓國會因為秦始皇之死就復國了?

所以,實事求是的說,張良刺殺秦始皇的冒事舉動,是一個風險極大,而收益又極小的非明智之舉。


“博浪沙刺秦”事件失敗後,秦始皇大怒,大索刺客於天下,於是一時間,關東的老百姓遭了殃,無數百姓被牽連致死。而百姓之死則點醒了張良,讓他明白——睿智的思維比刀劍弓弩更有殺傷力,要拯救天下,絕不能靠打打殺殺。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接杆而起,舉兵反秦。一時間,舉國騷然。張良當時正在流亡,他看到全國都亂了,就也在流亡的地方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起兵不久後,張良便遇到了劉邦。由於兩支隊伍同為義軍,而且劉邦為人又大氣,用張良的話說,劉邦是那種不管跟他說什麼,他都能認真聽進去,而且一點就通,能成大事的人。不像某些人,本事沒多少,還聽不進去別人的諫言,成不了大事。所以,張良就認為劉邦一定能成大事,把自己的隊伍和劉邦的隊伍就合成了一股。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史記·留侯世家》



當然了,當時張良的思想境界還沒有後來那麼高大上,他當時仍然停留在復興韓國,天下應該恢復以天子為中心,以諸侯為藩屏的封建邦聯制度的境界。所以張良與劉邦的聯合,只是他的權宜之計。

說白了,他就是想利用劉邦。

劉邦很清楚張良的才華,同時也知道張良效忠的主公是韓王,不是他。所以劉、張聯軍打下一部分韓國故地,扶持韓王成復興韓國後,劉邦立即表示,韓國的地盤他不要,但作為交換條件,張良必須跟著他。韓王成爽快答應,於是張良就跟著了劉邦。

之後,劉邦在張良的輔佐下,迎來了人生事業上的第一次高潮——攻入關中,大敗秦軍於藍田,兵臨咸陽城下,滅亡秦朝。



秦朝滅亡後,劉邦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一頭扎進了秦帝國奢靡的宮殿中,無法自拔,樊噲等人的勸諫絲毫不起作用。此時的張良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對劉邦好說歹說,總算是把劉邦的心態擰了過來。

“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 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史記·留侯世家》

不過,劉邦的心態雖然轉變了過來,但他的危機還沒有結束。諸侯聯軍進入關中後,項羽擺下天下第一飯局——鴻門宴,邀請劉邦赴宴,準備殺他。

劉邦面對此飯局,心裡想的是不要去。但張良分析到,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好應約前往。在這場極其兇險的飯局上,張良膽識過人、沉著應對、深謀遠慮,成功幫助劉邦化解危機。

之後,項羽分封諸侯,劉邦和韓王成都得到了正式冊封。秦帝國與中央集權制度被項羽一併摧毀,此時的中華大地又呈現出諸侯林立的局面。


對於這種結果,張良起先是滿意的,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所以他告別了劉邦,回到了韓王身邊。他當時的想法就是輔佐韓王,發展壯大韓國。

但是由於項羽的分封不公,特別是項羽對韓王成的態度(先軟禁,後殺害),這讓張良的心態和對社會的認識產生了鉅變。他開始思考他心中的復韓之道是否是正確的?

暴秦已滅,項羽已分封天下,華夏再現諸侯林立局面。可是這一切帶來了什麼?帶來的只是猜忌、戰火、殺戮。剛剛建立的韓國又國破家亡了,復韓到底還有價值嗎?恢復分封之道是正確的嗎?郡縣制就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

內心經過無數次的掙扎和拷問後,張良重新回到劉邦身邊。他的這次歸來就是要通過幫助劉邦,摸索並實現他剛剛領悟到的“道”。

時間來到公元前204年,劉邦困於滎陽,不知道該如何打破相持僵局。當時一個叫酈食其給他出餿主意:讓他把天下分了,關東地區重新分給六國貴族。

張良聽說此事後,當時就急了,連忙趕到劉邦身邊,說出了著名的“八不可”之諫,勸誡劉邦不要搞分封。

張良自己就是六國貴族出身,搞分封,他是既得利益者。可如今連他都反對分封,劉邦便很快意識到了酈食其出的是餿主意,大罵了酈食其一頓。

其實,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張良的心態已經完全轉變了,他通過思考,內心已經完全昇華了。他已經與過去的自己決裂,與過去的思想決裂。堅決地反對任何分封行為,他已經完成了內心之道的飛躍,人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此時在他心裡都不再重要了。他進入道家莊子所講的“無所恃”境界。

後來,漢朝建立,張良選擇了隱退,他決定去體驗生命最純真的快樂。



關於張良為什麼隱退,古往今來,有很多文章認為他這是為了明哲保身。是的,我也承認有這一方面因素。然而,如果把張良的隱退全歸於明哲保身,這就太小看張良的思想境界了。

因為順著時間看一下就可以發現,其實張良隱退時,時局並沒有後來那麼緊張。劉邦削韓信兵權,蕭何相權,實際上那都是張良隱退多年之後的事情了。況且,張良還不同於蕭韓,他們兩人一個握有兵權,一個握有相權,都很容易功高蓋主,被劉邦猜忌。而張良只是一個謀臣而已,事實上對劉邦完全不構成威脅。

劉邦對於張良的態度,所見即所得,態度謙和尊敬,這是一種信任和愛戴。

好,那麼如何解釋張良隱退的行為呢?

我覺得,這只是因為——張良不想幹了。

張良祖上五世相韓,錦衣玉食,富貴榮華早已見過,他對富貴沒什麼執念。同時,他作為一個道家信徒,經歷了兩次韓國滅亡,經歷了與過去自己思想決裂的人,朝堂上的那些勾心鬥角,他已經完全看開了。

劉邦為了鞏固皇權,必然要削弱丞相蕭何的權力,也必然要與異姓王開戰。此時此刻他待在劉邦身邊,他還能做什麼呢?幫劉邦整蕭何?還是幫劉邦削藩?亦或者,阻止這些政治鬥爭?

事實上,他什麼也阻止不了,什麼也改變不了。並且,劉邦也已經無需他的輔助了。

既然滅秦的理想已經實現,漢初推行的又是休養生息的黃老之道,不想參與,也沒有精力摻和官場蠅營狗苟的張良,還真倒不如歸隱,無所恃地遨遊於天地間,尋找他心目中的莊子。


總結。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分別代表了三種頂尖人才:智庫、相才、將才。若論在本專業的專業程度,張良不如蕭何、韓信,但要論境界,張良遠勝二者。

通觀張良的一生,其實可以發現,他一生的終極追求,都是一種“道”,“大道”乃天下國家之道,“小道”乃個體自由精神之道。道存則隱,道廢則現,這是張良的人生準則。

在暴秦肆虐和楚漢之爭之際,“道”沒了,張良就要出來護衛他堅持的“道”。最終在天下歸“道”之後,“道”已經存在了,他也就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


Mer86


大漢開國後,張良急流勇退,淡出政壇,這並非因為對劉邦有什麼不滿,而是基於以下三點:其一,張良復仇大業已經完成;其二,他的道家哲學思想決定其人生選擇;其三,張良體弱多病。

以下試述之:

第一,張良急流勇退,淡出政壇

楚漢戰爭結束後,漢高帝劉邦大封群臣。張良與蕭何一樣,是列為第一批功臣名單。張良屬於謀臣,並無戰功,不過漢高帝對他的評價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這表明漢高帝的識人之明與對張良的器重,封三萬戶,這可以說是侯爵之至了。

對此,張良卻說:"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自己當年在留縣與高帝相遇,這是老天爺的安排,自己只要掛個“留侯”之名就可以,至於三萬戶,實在是不敢當。可見張良是非常謙虛的,是高風亮節的。

晚年的張良行事十分低調,不願意捲入過多的政治旋渦中,他自己說:“我家歷代為韓國丞相,韓國滅亡後,我蕩盡萬金家產,就是想為亡韓報仇雪恨,誅殺強秦。如今我受封為萬戶侯,作為一介布衣,到今天能位極人臣,我已經滿足了。”

第二,張良當年起兵反秦,為的是報國仇家恨,如今心願已遂

張良先祖是韓國人,祖父、父親都曾擔任過韓國丞相,是貴族世家。韓國被秦滅後,張良開始醞釀艱鉅的復仇計劃,他散盡家財,尋找勇士,密謀刺殺秦始皇。經過充分的準備後,他僱用一名力士,打造了重達百二十斤的大鐵椎,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這次驚天大刺殺行動並沒有成功,大鐵椎沒有擊中秦始皇的坐車。刺殺失敗後,秦始皇詔令天下捉拿刺客,張良被迫隱姓埋名,逃匿於下邳。

陳勝起義後,張良也聚眾百餘人,起兵反秦。此時劉邦也在沛縣起兵,率數千人,攻掠下邳西部,張良得知消息後,便帶著自己這支小部隊前去投奔劉邦。

張良很快就發現劉邦身上的非凡天賦。在起兵之前,劉邦沒帶過兵,沒打過仗,對行軍作戰也一竅不通,而張良卻熟諳《太公兵法》,熱衷於軍事理論研究。張良向劉邦講授兵法,劉邦只聽一遍就掌握了,並經常採納張良的計謀。可是張良跟其他人說兵法時,誰也沒有弄明白,他不禁感嘆說:“沛公的才能大概是上天授予的。”因此,他心甘情願跟隨劉邦。

後來,秦王朝被推翻了,而韓國也得以重新建立。在大漢之初的七個異姓諸侯中,就有韓國。可以說,張良滅暴秦、復舊韓的心願都已完成,他已經沒有牽掛了。至於後來韓王信叛變,投降匈奴,這就不能怪劉邦了。

第三,張良隱退,與其道家哲學有關

張良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

道家哲學充滿辯證法,《道德經》上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功成不居,是道家哲學的一個基本思想。道家思想有一種超越性,就是對現世的超越,當你仰俯天地思想宇宙人生之時,人類社會在整個宇宙中就顯得藐小,功名富貴就顯得不值一提。這是道家出世的一面。類似的思想,在老子、莊子的書中比比皆是,特別是莊子,認為做官就是束縛自己的本性。

張良的思想,既有世俗的一面,也有非世俗的一面。世俗的一面,是他作為韓國貴族,對國家負有的責任與義務;非世俗的一面,是他對世人追逐的權力,並不看中,只要深諳道家思想,都不會棧戀世俗權力的。

第四,體弱多病、厭惡權力鬥爭,也是張良淡出的一個原因

晚年的張良身體很虛弱,他熱衷於道家仙學,學習避谷術、引導術,杜門不出。當國家回到正軌後,張良認為自己已經完成歷史賦予他的使命,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沒有用武之處了。

當然,作為一個在政治上摸爬滾打過來的人,張良知道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作為一個功臣,如果不懂得急流勇退,將讓自己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你的聰明才智,你的計謀曾經幹倒敵人,現在的君主如何不防著你呢?因此他學道學仙,未必不是一個障眼法,表明自己超然於權力鬥爭之外,無慾無求。

當然,對於張良的內心,我們都是霧裡看花。我們畢竟只是小民,境界距離偉人甚遠,只能坐井觀天,無法真正理解他們的心境。但是張良的做法,的確是明智的。大漢的開國功臣,被殺戮的諸侯王不說,蕭何曾被劉邦懷疑,樊噲差點被殺,周勃後來被關了監獄。張良卻能安安穩穩地度過晚年,不正合老子所說的:“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君山話史


張良劇照

首先,誅殺功臣。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於《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出自《淮陰侯列傳》。

在封建王朝,歷代開國之君,在王朝建立之後,誅殺屠戮功臣的皇帝很多。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大漢的創建者劉邦與明朝的創建者朱元璋,尤其是朱元璋更狠心,在晚年幾乎把跟隨自己打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文臣武將屠戮殆盡。

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在戰爭前期被項羽暴打,但是,劉邦憑藉自己的機智,逃過的歷次的劫難。

在楚漢戰爭後期,劉邦為了對抗項羽,積極的拉攏其他各地諸王,許諾重益,如:英布、彭越、陳豨、張耳、臧荼,還有為自己打天下的武將,齊王韓信、燕王盧綰。這些諸王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對他們許諾重益,籠絡人心,共同對抗項羽。在劉邦建立大漢朝之後,劉邦為了確保大漢劉姓天下,開始剷除異性王。這些跟隨劉邦開國功臣,最後全部被劉邦誅殺殆盡。這一點驗證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蕭何是劉邦的得力助手,在楚漢戰爭期間,為劉邦提供穩定的後勤糧草保障,大漢建立之後,蕭何擔任大漢丞相,可是蕭何也受到劉邦的猜忌,蕭何為了自保,找曹參舉報自己貪汙,故意抹黑自己,這才打消劉邦的猜忌。

(劉邦和蕭何)

正是對待功臣屠戮與猜忌,徹底讓張良寒心,也讓張良看出了劉邦的帝王心,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與其最終被殺,不如賺得功名後就及早抽身。


(張良辭官)

其次,劉邦的絕情。

劉邦趁項羽平定齊國之亂時期,聯合諸侯聯軍攻佔彭城,在彭城整日吃喝玩笑,在項羽反攻彭城之後,劉邦被打的丟盔棄甲,五十六萬聯軍死傷無數,劉邦在逃跑過程中,遇到楚軍追殺,為了保命,劉邦將家中老小悉數丟下,把自己一雙兒女踢下馬車,只為逃命。


彭城之戰過後,劉邦在穩定戰線之後,開始養精蓄銳,在勢力壯大之後,劉邦一直沒有計劃營救家人,可見在劉邦心裡,權力與自己性命重要性,為了自己,可以捨棄一切,設想,張良如果對劉邦沒有任何價值,也會被劉邦果斷的捨棄。

再次,劉邦的猜忌之心。

在韓信平定趙國、燕國之後。劉邦藉機奪取的韓信的兵權,並且同時還下令韓信攻伐齊國。

最後,在小姐姐看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封建帝王的亙古不變的定律,也正是劉邦這些所作所為,讓張良心寒。


小姐姐講史


漢初三傑,韓信被誅,蕭何靠出色演技得保,張良老早就退出權力中心漩渦。這三人看得最通透的就是留侯張良。

張良與他們兩人不同,出身貴族世家,他的爺爺和老爸是韓國五朝相國,張良在輔佐韓王成時一事無成,才發現滅國不可繼,人才也要看跟著誰,現在很多人說劉邦就是一地痞流氓,卻能得到天下,是因為手下謀臣與將士歷害,這個當然沒錯,那為什麼這麼多人才會跟著劉邦打天下了?因為劉邦會懂得用人,也懂得人心,而且領悟力也是超高,張良在遇到劉邦前,跟別人說他的想法,沒人聽的懂,而跟劉邦出謀劃策,劉邦就聽的懂,也能用張良的計謀,這人要是遇到看對眼的,做事就特別順,所以張良就覺得劉邦是天授,不跟著他跟誰?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

再來說張良的經歷,韓國被秦滅國後,張良就想著為國復仇,秦始皇稱帝后,喜歡巡遊天下,張良就計劃刺秦,弟死不葬,散盡家資舍財謀求刺客,找到一個大力士,打了一把重達60公斤的大鐵錘,想在秦始皇巡遊路上砸死他,秦始皇能逃過一劫,是因為秦始皇準備了多輛“六駕馬車”,致使刺客找不到明確目標,擊中的是偽裝的車駕,大怒的秦始皇“大索天下”,刺殺失敗的張良開始逃亡,在逃亡的路上與當時的販夫走卒,地痞流氓多有接觸,所以對於這些人的心理,看的很透,可以為了利益,也可以為了利義。

與劉邦攻打嶢關時,知道守將是屠夫兒子,就以利相誘,果然奏效,當守將想要投降時,又說士兵可能不會聽從守將,不如趁他們鬆懈時攻打。此戰得勝,張良深知商人心理,利字當頭。其實不管是韓信,彭越還是樊噲,對於利益沒有人會不要,而想要利益就要戰功,酈食其曾經跟劉邦說要分封六國,張良聽到後趕緊跟劉邦說,這麼多人跟你四處奔走,圖的是什麼,你現在去封貴族後裔,那些人為你拼命能得到什麼?這樣還有人跟著你嗎?劉邦聽了一點就明,大罵酈生!這些都是張良瞭解劉邦及他的手下那些人的心理,劉邦牛逼的地方在於,他可以把所得分出去,而張良歷害在於,他可以不為利所動,可以跳出自己的侷限。

劉邦在大局已定之後,分封了幾個異姓王,然而封王的基本上都沒得到好下場,劉邦在建國後也四處忙著平亂,韓信被告發謀反,陳平用計誘擒,到京城後的韓信被降為淮陰侯,心裡鬱悶到極點的韓信有沒有想反,沒有人知道,不過最後韓信還是被殺了,陣豨代地造反被劉邦擊殺,還有一個韓王信也跟著陳豨一起報道了,最冤的是彭越,沒有準備造反卻被手下告發,然後在自己的根據地被劉邦派來的人逮捕,最後落得夷三族,自己還被剁成肉醬分賜給諸侯,這也間接導致英布造反。這時候的劉邦,對於自己不能信任又是戰功彪炳的諸侯,反與不反,都要動手收拾。

劉邦做這些事,任何功臣都會有些寒心,只是張良作為道家學者,從最早的為韓國復仇刺殺秦皇,到勸劉邦不可分封六國後裔,張良從一個為小國謀小道昇華為天下蒼生謀太平的大道,道一直在張良的心中,天下已定,放棄功名,對他來說也是順勢而為,沒有什麼可留戀,留侯張良在中國歷史中瀟灑飄逸的身影,讓後世文人稱讚不已,精通黃老之道的子房,晚年隨赤松子雲遊去了!


摯潷畫畫紅塵


這裡是芒果論史!

劉邦從來沒有做過辜負張良之事,西漢建立之後張良歸隱是他個人的選擇,這種選擇既是他個人智慧的體現,也是他和劉邦君臣默契的展現。漢初三傑中,我最喜歡張良,他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從家世顯赫的韓國貴族到亡匿下邳的逃犯,從貴族子弟到底層人民,張良的視野開始變得開闊,開始容納天下大局。

貴族到平民再到貴族,這就是張良。

在他人生的三個階段中,“成長”無時無刻不在體現,那個一開始意氣風發的貴族少年到了最後變得與世無爭,風輕雲淡。

博浪沙刺秦:張良的憤怒一擊

張良留給世人的第一印象是“謀士”,這個角色似乎應該是“沉著冷靜”的,意氣用事的行為和謀士的角色貌似並無交集。然而秦末漢初的第一謀士張良並非出生就是謀士,他也曾經意氣風發,他也曾經不顧一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博浪沙刺秦”!荊軻刺秦時,天下大勢未定,秦有鯨吞六國之勢,但卻無鯨吞六國之實。張良刺秦時,天下已定,六國皆成過眼雲煙,只有大秦仍然屹立,舊六國貴族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混跡於平民之中,不敢再對強秦有所抱怨,唯張良是個例外。

在有史可查的歷史中,張良是最後一個留下姓名的刺秦勇士,這份勇氣源自於張良對秦國的憤怒,對韓國的熱愛。張良的家族五世相韓,他的父親,他的爺爺都是韓國的“相”,如此背景讓張良對韓國的愛極度深刻,他是絕對的愛國狂熱分子。

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看到愛國青年張子房,變賣一切家產,驅散所有家僕,將全身家當用於尋求勇士。在始皇聲威震天,人人敬畏的社會大背景之下,張良在博浪沙發出了屬於他的吶喊。儒家講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彼時的張良必定受此影響,才會在秦王朝最鼎盛之時,做出刺秦之事。

他莽撞,他勇敢,他敢想敢幹!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熱血愛國青年張子房!

亡匿下邳:張良的沉澱

刺秦行動失敗了,嬴政很聰明,他沒有坐在最中心的馬車上,由此而逃過一劫。對張良而言,他辛辛苦苦準備的一切都在此刻化為烏有,現實的殘酷粉碎了這個青年的報仇之路,他不得不逃了,他不得不改頭換面,隱姓埋名以躲避秦王朝的追捕。

在下邳的十年,是張良沉澱的黃金十年,十年時間,他從衝動變得沉穩,他已脫胎換骨。

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黃石公授書,張良遇到了一個老頭,這個老頭屢次三番讓張良幫他撿鞋、換鞋,羞惱的張良終究還是選擇了忍讓。老者離去時突然轉身,言說張良可教。歷經磨難之後,張良從老者手中得到了一本《太公兵法》,還得到了老者的一句預言,“熟讀此書,可為王者師”!

張良在下邳生活的十年,日日都在鑽研《太公兵法》,他的性子也逐漸變得穩重可靠起來,當年那般殊死一搏,拼盡一切的瘋狂刺秦舉動永遠的成為了過去,再不會發生在張良的身上了。道家講究一個“忍”字,講究順其自然,講究“明知不可為而不為”,顯然張良已經逐漸向道家靠攏了。

除此之外,下邳十年,張良還做了一件小事——救項伯一命。

項伯雖然是一個小人物,但卻改變了歷史進程,正是由於張良於他有恩,他才會在項羽第二日攻打劉邦的情況下私通敵營,洩露軍情,救劉邦於危急之中,西漢建立之後,劉邦賜項伯姓劉,改為劉伯,享一生榮華富貴,當然,這是後話了。

歷史的必然是由一個個偶然構成的,張良的一個小舉動卻在日後救劉邦一命,進而推動歷史進程,這與道家之真意倒也不謀而合。

第一謀士:張良的璀璨人生

黃石公所言不虛,張良從下邳走出之後果然成為了王者師,在種種陰差陽錯之下,張良成為了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劉邦稱呼張良為“子房”,這是親切的稱呼,也是尊敬的體現,兩個人從相遇相識再到結為好友一同戰鬥,實在稱得上是一段佳話。

讀完《留侯世家》便可以得知,張良是個孤獨的人,他沒有太多的朋友,因為他的理解,他的覺悟和別人不在一條水平線上,彼此無法成為友人。但幸運的是,他遇見了劉邦,《太公兵法》這本書晦澀難懂,張良研究十年終於有所得,但與人談論沒有可以領會其中真意的。

但劉邦不一樣,張良每每與劉邦論及《太公兵法》,劉邦總是可以頓悟,張良也不禁感嘆,“沛公的悟性是天生的,天意如此啊!”於是,一個貴族子弟,一個“地痞流氓”因此結為好友,劉邦幫韓王成打下一片領土之後提了一個請求,“願攜子房西入關”,兩人情誼之深厚,再顯然不過了。

楚漢之爭的這一段時間,正是張良在歷史上大放光彩的時間,他的計謀一次次改變局勢,一點點扭轉戰局,他致信項羽,將禍水東引讓劉邦有力鞏固關中,他舉薦“韓信、彭越、黥布”,讓“兵仙”韓信真正意義上獨立的掌握了一隻軍隊,為劉邦征戰天下,他提議定都關中,讓漢家天下得以佔據地利穩固削藩,他建議劉邦封賞雍齒,安撫了騷動的軍心,帶來了西漢的安寧。

太多了,太好了,張良為劉邦出的計謀實在太多太好,無愧於“謀聖”之名。

更為難得的是,凡是張良所提之建議,劉邦皆一一採納,這是極為罕見,極為難得的,在我以為,張良這段時期最寶貴的東西並非他的學識,而是劉邦無保留的信任,有一個願意無條件信任你的友人,有一段不猜忌的友誼,實在是人生可求不可得之事,但張良和劉邦二人幸運的互相成就了彼此!

歸隱:張良的落幕

西漢建立之後,張良逐漸淡出大家的視野,他不如韓信那般有權有勢,也不如蕭何那般廣得民心,但也正因如此,韓信被劉邦猜忌,由齊王遷為楚王,再為楚王廢為淮陰侯,最終死於呂后之手,而蕭何多次受到劉邦猜疑,不得不自汙以保全自身,但仍避不了鋃鐺下獄。

張良的歸隱並不是劉邦的逼迫,而是他的主動選擇。當漢初第一功臣蕭何食邑八千的時候,劉邦讓張良自擇三萬食邑,在漢初以軍功論封賞的背景下,劉邦此舉是逾矩的行為,他對張良的敬重足以在此體現。但是張良拒絕了,他說,“我和陛下初次相遇是在留縣,那不如就封我為留侯吧!”君與臣的關係讓友情無法長存,劉邦懂,張良也懂,他求封為留侯之後主動淡出政壇,正是為了將二人的友情封存起來,那永遠是心中最美好的回憶。

值得注意的是,項羽滅亡之後,劉邦就開始主動疏遠張良,張良也主動避讓劉邦,平城之圍時,劉邦身邊帶的是陳平和婁敬,在一起陪伴劉邦的,最親密的謀士始終是張良。二者的疏遠並不意味著劉邦不重視張良,相反的,正是因為他們彼此都認識到了君與臣之間的必然矛盾,所以主動互相疏遠。

不然的話,陳平、周勃尚可為相,以張良之才,何不能為丞相?只不過劉邦不願意而已!

呂后曾經逼讓張良出計幫助太子,這是與劉邦做對,但當劉邦看到張良的時候,透露出的沒有憤怒,只有疲憊和關心,“子房身體不好,那便好好陪太子吧!”劉、張二人的友誼在整個秦末漢初時期都是少有的,這是真正的交心的朋友,而非張耳、陳餘那般的表面兄弟。

所以說,劉邦從未做過讓張良寒心之事,張良選擇淡出政壇,一是厭煩了戰爭,二是為了封存他與劉邦之間的友誼。

張子房,實在是秦末漢初最傑出的人傑之一!

喜歡別忘了點個關注哦!


芒果論史


張良張子房,是漢初三傑之一,他是劉邦的謀臣,為劉邦出謀劃策,就像是劉備和諸葛亮一樣,可以說劉邦能坐穩江山,張良功不可沒,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張良家是韓國沒落的貴族,他的爺爺和父親都當過宰相,只因韓國被秦所滅,他這個貴族也漸漸變得有名無實起來,這讓他對秦恨之入骨,他後來決定,跟隨劉邦起兵反秦,劉邦前去赴項羽的“鴻門宴”是他的出的計謀 讓劉邦得以順利脫身,又是他觸摸畫冊幫劉邦贏得了楚漢之爭,還是他協助呂雉讓劉盈 得以順利 登上太子之位,可以說,劉邦能夠完成大業, 張良功不可沒,但是就這麼一位功臣,什麼事情讓他對劉邦寒了心呢?



其實有兩件事,讓張良對劉邦徹底寒了心。

第一,在韓信幫助劉邦攻打完項羽之後,劉邦就立即架空了他的權利,並賞賜他一個有名無實的官職。

第二,在漢朝建立之初,劉邦巧立名目的大肆屠殺韓信的舊部。

這兩件事讓張良覺得,劉邦在大力屠殺,昔日的功臣,過河拆橋, 翻臉不認人,如果自己入朝為官 ,韓信的現在就是自己的將來,有可能性命不保,伴君如伴虎,在劉邦成立以後 ,漸漸的顯露出他本來的面孔,這讓張良不寒而慄,張良本是一介文臣,他不是韓信 ,有一身的好武藝,他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一介書生,自己還身體不好 ,病病殃殃, 經不起劉邦的折騰。



總結:劉邦建國之初,張良通過這兩件事 看清了劉邦本來的面目之後拒絕入朝為官,正因為張良知進退才能讓他得以善終,而韓信則被呂后屠殺。


佳寧姐姐說歷史


俗話說韓亡子房憤,秦帝魯連恥,張良作為六國高官的後代,在韓國被滅了以後,在年紀輕輕的時候靠著博浪沙的準備擊殺秦王成就了他的年少成名。之後通過一個機遇完成了自己的自學成才。後來投靠劉邦成為漢初三傑,為劉邦的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相比於其他被殺的異姓王,張良卻在成功以後赤松子遊,歸隱田園,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張良作為漢朝元勳在最好的時候選擇急流勇退呢?

1:張良的過往生平

其一:張良的初露頭角

作為六國貴族的後代,張良年紀輕輕就胸懷大志,在波博浪事件之後,張良隱姓埋名於民間,偶遇奇遇,張良派碰到了黃石公給他兵書,從此張良自學成才,在下邳,張良和劉邦一見如故,於是,張良就開始輔佐劉邦。在劉邦西進滅秦的過程中就露出鋒芒,於是劉邦對張良十分器重,張良開始悉心輔佐劉邦,其後的定策使得劉邦成功破滅項羽。

其二:張良的定策建漢

在楚漢相爭之中,劉邦一直把張良當做他的左膀右臂,在張良的智謀下,劉邦完美的逃過了項羽的鴻門宴上的追殺。和韓信的配合,使得劉邦在項羽分封諸侯的基礎上跳出了漢中地區的侷限性,成功的使得劉邦稱王於關中。為了分化項羽,爭取韓信,張良替劉邦爭取到了遊擊專家彭越和使劉邦把真齊王分給了韓信。於是項羽一戰就敗亡烏江,漢初三傑,韓信被封楚王,蕭何作為丞相,無不出將入相顯赫一時,那麼張良為什麼急流勇退呢?

2:劉邦的殺戮功臣

其一:韓信彭越和英布的結局

作為漢初劉邦攻略天下的韓信彭越和英布,雖然因為是自己出兵反抗劉邦,但是劉邦的兔死狗烹對他們的影響也著實不少。特別是韓彭二人,韓信替劉邦消滅平定了趙地和齊地的反抗勢力。遊擊專家彭越靠著平時騷擾項羽和在最後的大決戰垓下之圍之中和劉邦合兵一舉擊敗項羽,但是這兩都身首異處,於是導致英布也跟著造反。這三位人才的下場,不得不讓張良重新考慮自己的從出路。

其二:劉邦對於同姓寵幸

相比於劉邦毅然的剪滅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異性王,劉邦對於自己的宗室子弟卻表現出極大的寬容,除了分封自己的幾個兒子取代了死去的幾個的諸侯王之外,劉邦還封自己的子侄輩的成為諸侯王,雖然是按以前的一直以來的慣例,但是這種極大的反差是個人我都覺得有想法,另外劉邦誅殺了鍾離昧等楚國投降來的將領,更是讓張良懷疑劉邦對他的想法。於是在張良幫助劉邦完成一系列的策略和穩定了劉盈的地位之後,張良果斷選擇了急流勇退。他在山林之間修行自己的道術最後成為了道家的初祖之一,張良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歷史課課代表


劉邦做了哪些事,讓張良看在眼裡寒了心,大漢建立後他誓死不當官的?準確的來說,張良屬於急流勇退,是為了自保才辭官,而他的這個舉動,實際上是劉邦的兩個舉動一個變化促使他下定了決心。

一.韓信等一系列非嫡系親信之死

韓信、英布、魏王豹等諸多異姓王紛紛被誅殺,他們真的都犯了謀反的大罪嗎?這可能是個永遠無法得到答案的爭議。但是,我個人傾向於所謂的“謀反”,一半是真一半是被逼迫的,劉邦打敗項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招撫了舊六國勢力還有承諾了不少的封地和諸侯王位,但是到了劉邦漸漸坐穩天下,分封的毛病就顯現出來了,面對一個個手握重兵無親無故的異姓王,劉邦是做夢都不安穩。

所以,韓信、英布等人固然可能有一定野心,但他們反叛更可能是劉邦故意逼迫的結果,至於韓信,當初三分天下最好的時機都沒有選擇獨立,怎麼會傻到劉邦的天下都穩固了再來這麼一出?歷史的真相更可能是“狡兔死走狗烹”,劉邦雖然沒有像後世朱元璋一樣大殺功臣,但他這樣的做法無疑讓張良脊背發寒,因為張良也是從楚王中途投靠,並不像蕭何等人是從小和劉邦一起長大,那麼張良感到危機也是正常的。

二.張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心中有怨

張良給我們的感覺是什麼?就是如諸葛亮,劉伯溫一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奇人物,運用計謀是他招牌技能,但是這樣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當漢朝建立後不再需要“鬼才”,而是需要一個勤懇踏實的人幫助治理國家,張良實際上是不太適合的,就是說和平時期張良的作用開始縮小了。

這樣的情況劉邦當然很清楚,所以論功行賞的時候,“漢初三傑”的韓信和蕭何一個做了諸侯王一個做了丞相,蕭何更是位列功臣榜第一,張良左等右等,等來一個二品官,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張良心裡能沒有點意見?當劉邦病危時,呂后問誰可以接任蕭何的丞相位置,劉邦連說兩人,就是沒提張良,所以張良辭官未嘗沒有賭氣和自證清高的想法

三.感受到了劉邦晚年漢朝內部可怕的政治危機

張良無疑是個聰明人,當他被呂后派人堵在宮門口半脅迫半懇求的詢問如何保住太子的計策時,他就明白漢朝的未來必定是血雨腥風,作為一個半路投靠劉邦的謀臣,想要做到中立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無論自己站隊贏還是輸,繼任大漢的皇帝會放過自己這樣一個政治手段高超,心機深沉的謀臣嗎?

張良細細一想,不行,得撤!

關注歷史密探零零壹,專注新奇角度說歷史,每天更新歷史趣聞小故事,探尋未曾被裝扮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