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做了哪些事,让张良看在眼里寒了心,大汉建立后他誓死不当官的?

史学达人


*张良像*


《史记》记载,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大封有功之臣。谋臣张良没有统军作战、攻城略地的功绩,但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子房(张良字子房)的功劳。赐其齐地三万食邑”。 张良谦逊地推辞道:“我能追随您,是上天的旨意;我的计策能被您采纳,更是您的恩德,能得到您与我初次相见、相识的留地(今江苏徐州沛(县)泽市境内),便心满意足了”。刘邦见他推辞齐地三万食邑,只要小小的留地,便封其为留侯。

<strong>先封仇人,众心自安 ,人安何愁天下不安?

二十多位建汉大功之臣均被封侯赐爵,对其余的功臣封赏还存争议,因此迟迟定不下来。高祖刘邦驻跸洛阳南宫,他常站在阁楼上观察朝堂内的情况,见将领们常扎堆窃窃私语,刘邦大惑不解,同时还有些惴惴不安。刘邦问张良:“他们在议论什么”?张良答:“他们在密谋造反”。刘邦大吃一惊。天下刚定,人心思安,新帝刘邦实在想不出他们有何理由要造反。张良解释道:“陛下出身微贱,这些人跟随陛下夺取江山,血里火里,出生入死,目的不过是为了获取荣华富贵。如今陛下扫平群雄,贵为天子,被厚加封赏的都是您的旧友、铁哥们,被问罪的都是您的仇敌或与您有矛盾之人。这些人既担心得不到封赏,又害怕曾得罪过您而遭诛杀,所以才聚在一起商量一起造反之事 ”。随后,他建议刘邦先封仇人,以安众心。

随后,刘邦采纳张良建议,将曾经背叛过自己的雍齿封侯,并厚加赏赐,将领们见连刘邦最痛恨的雍齿都被封侯, 疑惧不安之心一下子都安定下来了。太史公评价说:张良建议刘邦先封仇人,使刘邦避免了“阿失之私”,也使群臣消弭了“猜惧之谋”,从此“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定都关中(今陕西关中平原)乃刘敬谏策,刘邦对此犹豫不决。他麾下的文武大臣大多数是山东六国之人,均主张定都洛阳,理由是:洛阳东临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朝洛水,山环水绕,地势险峻。张良力撑刘敬,坚决主张定都关中,他对刘邦说:“关中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可谓全城千里,天府之国(汉代的天府之国指关中平原)也”。刘邦听了张良的一席话,不再犹豫,遂定都关中长安。

公元前197年,汉室内部发生了戚夫人争宠夺嫡事件。刘邦宠溺戚夫人,另一方面太子刘盈性格仁弱,为刘邦所不喜,于是想废黜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无奈,求助于足智多谋的张良。张良建议吕后请高祖异常敬重的四位年高德劭的老先生——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商山四皓)出山做太子的门客,刘邦以为刘盈羽翼已成,刘盈的太子之位遂得以保全。

*刘邦像*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楚汉争霸时,刘邦曾先后分封了七位异姓王: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韩王信,燕王臧荼,衡山王(后改长沙王吴芮)。刘邦扫灭群雄,一统天下后,上述这些诸侯王拥兵自重,对汉廷构成了实际威胁。刘邦虽没有文化,还有些流氓习气,但深谙权谋之道。他用七年时间将韩信、英布、彭越、臧荼等六位诸侯王消灭或逼跑,只留下一个势力最小、几乎没有军队、有名无实的长沙王吴芮。


在诛戮异姓王的同时,刘邦下旨把六国余孽以及“豪杰名家”十余万人强行迁至关中,以便直接控制。他还命丞相萧何依据秦律“取其宜于时者”,制定了《汉律》九章。政治制度也基本沿袭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功臣身退,从赤松子游

汉王朝建立后,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发,举止娴静如妇人的张良身体又羸弱多病,逐渐萌生去意。加上他亲眼目睹刘邦大肆屠戮功臣,看到臧荼、彭越、韩信、英布等大功之臣的悲惨结局, 又联想到吴越争霸后范蠡、文种或逃或死,深深体会到韩信临死前哀叹“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内心对刻薄寡恩、为固权不择手段的刘邦很是失望,心灰意冷、深谙韬晦自保术的他索性“等功名于物外,置荣利于不顾” ,称病不朝,闭门谢客,深居简出,用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消极态度,专心修身养性,以消除刘邦对他的疑虑。他寻仙访道,“从赤松子游”,潜心研习黄老之术 ,静居养气,欲得道成仙。他谢绝了吕后的几次邀请,一心学习“道引”、“辟谷”、打坐炼丹, 刘邦、吕后都基本没有找过他的麻烦。张良淡泊名利,急流勇退,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时刻提防,从不敢有片刻松懈。

史载,公元前189年,张良去世,葬于谷城黄石岗。

“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命运迥然相异:韩信最惨,功高而被灭族;萧何命运居中,虽然跌宕起伏,不乏灾难,但也算得以善终;张良命运最佳,无灾无祸,功德圆满,寿终正寝。

公元731年,张良入选“武庙十哲”(唐玄宗为吕尚(姜子牙)立庙,也即武成王庙,选“十哲”配享,以张良居首)。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张良在协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基本上就极少参与刘邦的事务,刘邦平定异姓王的叛乱,是陈平谋划的,张良几乎都没有参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托病不出、闭门谢客。

张良其实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崇尚黄老学说,潜心修道,在功成名就之后,张良并没有贪恋富贵与权力,反而是与春秋时期的范蠡一样,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要说刘邦做了什么事让张良心寒的,恐怕也只有诛灭异姓王事件了,其实张良也明白,刘邦此举是不得不为之,身在皇帝之位,必须要巩固大汉王朝的天下。

刘邦之所以分封异姓王,是为了在楚汉战争中尽可能多的增加盟友,建立统一战线,打击最强大的敌人项羽,刘邦分封异姓王大多数是被迫或无奈,有其政治目的,比如韩信问刘邦要假齐王,这事张良非常清楚,劝刘邦赶紧封给韩信。



刘邦能不封吗,不能,如果不封,这天下到底是谁的,还说不定呢?

刘邦平定天下后,张良目睹了整个刘邦剪灭异姓王的过程,但从历史上看,刘邦已经算是非常仁慈了。

燕王臧荼是第一个率先反叛刘邦的异姓诸侯王,因为燕王臧荼是项羽的旧部,直接投降刘邦的,看到刘邦在搜捕项羽残余势力,就第一个出来造反,被刘邦打败并斩杀,这能怪刘邦吗?



接着韩信被人告发谋反,刘邦用陈计之计,以巡视为名,抓了韩信,贬为淮阴侯,并没有杀他,如果刘邦真的心狠,早就杀了韩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刘邦没杀,只是把韩信软禁在京城,仍是淮阴侯,后来韩信真的准备造反,趁刘邦在外平定之机,吕后与萧何合谋杀死了韩信,这能怪刘邦吗?

彭越是因为刘邦平定陈豨叛乱时,向彭越要求发兵协助,但彭越没来,只让其他将领去,刘邦很生气,之后彭越又被人告发谋反,然后刘邦将彭越囚禁,经执法部门审查认定彭越罪名成立,本应该叛处死刑,刘邦赦免了彭越,将彭赵贬为庶人,迁到四川,彭越在路上遇到吕后,被吕后骗回,再次诬告彭越谋反,最终彭越被吕后害死,这能怪刘邦吗?



韩王信、陈豨、英布、卢绾等异姓王都是自已主动叛乱,而导致被杀或被废,这能怪刘邦吗?

长沙王吴芮是唯一一个刘邦时代保留下来的异姓王,人家为人低调,又没有叛乱行为,实力又弱,最终保留下来,刘邦这么狠心的话,怎么留下一个呢?

如果刘邦真做了什么事让张良寒心的话,就只是刘邦想更换太子的人选这事了。



这也是刘邦统一天下后,张良唯一为此事复出劝谏刘邦,原本张良都不过问政事的,还是吕后请张良出面,张良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才答应吕后的请求出面劝谏刘邦的。

太子乃国之未来的储君,也就是将来的皇帝,是国家未来的继承人和国家的根本,不可轻易更换,否则会产生动乱,况且刘盈的太子之位又是封建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更不能轻易更换。



张良认为刘邦这事做的太过冒险,会动摇国本,因此向吕后建议请出商山四皓,不知道张良用了什么方法请出了商山四皓,然后让他们四人跟在太子刘盈身后出入宫廷,刘邦在看到自已请不来的商山四皓居然在太子的身边,因此认为太子刘盈势力已巩固,不再提换太子之事。

张良的建议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这也是张良在归隐后,唯一一次向吕后出谋划策,也可能是张良认为刘邦此事做的不对,但之后,张良再也没有为政事出过头,继续隐居,直到去世。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问这种问题就是太小看张良的境界了。其实刘邦什么都不干,汉朝建立之后,张良也会立即抽身,退隐二线。张良的退隐,不是由刘邦干了什么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思想境界决定的。

张良出生自韩国高级贵族,其父亲、祖父都是韩国宰相,服务过五代韩王。但是到了张良这一代,还没等到他出仕为官,秦国就已经把韩国给灭了。

失去了继承父业的机会,失去了显赫荣耀的地位,同时也背负了丧国之恨,这让血气方刚的张良立即将自己心中的仇恨指向了秦帝国,当只有时二十岁的他决定,定要杀掉秦始皇,灭秦复韩,恢复诸侯分封的局面。

于是他便毁家纾难,策划了惊天动地的“博浪沙刺秦”事件。

不过早年的张良还是太幼稚。他就没想明白,秦始皇纵然被刺杀了,又能怎么样?秦朝难道不会再立一个新君主?难道韩国会因为秦始皇之死就复国了?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张良刺杀秦始皇的冒事举动,是一个风险极大,而收益又极小的非明智之举。


“博浪沙刺秦”事件失败后,秦始皇大怒,大索刺客于天下,于是一时间,关东的老百姓遭了殃,无数百姓被牵连致死。而百姓之死则点醒了张良,让他明白——睿智的思维比刀剑弓弩更有杀伤力,要拯救天下,绝不能靠打打杀杀。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接杆而起,举兵反秦。一时间,举国骚然。张良当时正在流亡,他看到全国都乱了,就也在流亡的地方聚集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起兵不久后,张良便遇到了刘邦。由于两支队伍同为义军,而且刘邦为人又大气,用张良的话说,刘邦是那种不管跟他说什么,他都能认真听进去,而且一点就通,能成大事的人。不像某些人,本事没多少,还听不进去别人的谏言,成不了大事。所以,张良就认为刘邦一定能成大事,把自己的队伍和刘邦的队伍就合成了一股。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史记·留侯世家》



当然了,当时张良的思想境界还没有后来那么高大上,他当时仍然停留在复兴韩国,天下应该恢复以天子为中心,以诸侯为藩屏的封建邦联制度的境界。所以张良与刘邦的联合,只是他的权宜之计。

说白了,他就是想利用刘邦。

刘邦很清楚张良的才华,同时也知道张良效忠的主公是韩王,不是他。所以刘、张联军打下一部分韩国故地,扶持韩王成复兴韩国后,刘邦立即表示,韩国的地盘他不要,但作为交换条件,张良必须跟着他。韩王成爽快答应,于是张良就跟着了刘邦。

之后,刘邦在张良的辅佐下,迎来了人生事业上的第一次高潮——攻入关中,大败秦军于蓝田,兵临咸阳城下,灭亡秦朝。



秦朝灭亡后,刘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头扎进了秦帝国奢靡的宫殿中,无法自拔,樊哙等人的劝谏丝毫不起作用。此时的张良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对刘邦好说歹说,总算是把刘邦的心态拧了过来。

“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 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史记·留侯世家》

不过,刘邦的心态虽然转变了过来,但他的危机还没有结束。诸侯联军进入关中后,项羽摆下天下第一饭局——鸿门宴,邀请刘邦赴宴,准备杀他。

刘邦面对此饭局,心里想的是不要去。但张良分析到,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条,赴会也许能有生机,刘邦无奈只好应约前往。在这场极其凶险的饭局上,张良胆识过人、沉着应对、深谋远虑,成功帮助刘邦化解危机。

之后,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和韩王成都得到了正式册封。秦帝国与中央集权制度被项羽一并摧毁,此时的中华大地又呈现出诸侯林立的局面。


对于这种结果,张良起先是满意的,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所以他告别了刘邦,回到了韩王身边。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辅佐韩王,发展壮大韩国。

但是由于项羽的分封不公,特别是项羽对韩王成的态度(先软禁,后杀害),这让张良的心态和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巨变。他开始思考他心中的复韩之道是否是正确的?

暴秦已灭,项羽已分封天下,华夏再现诸侯林立局面。可是这一切带来了什么?带来的只是猜忌、战火、杀戮。刚刚建立的韩国又国破家亡了,复韩到底还有价值吗?恢复分封之道是正确的吗?郡县制就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内心经过无数次的挣扎和拷问后,张良重新回到刘邦身边。他的这次归来就是要通过帮助刘邦,摸索并实现他刚刚领悟到的“道”。

时间来到公元前204年,刘邦困于荥阳,不知道该如何打破相持僵局。当时一个叫郦食其给他出馊主意:让他把天下分了,关东地区重新分给六国贵族。

张良听说此事后,当时就急了,连忙赶到刘邦身边,说出了著名的“八不可”之谏,劝诫刘邦不要搞分封。

张良自己就是六国贵族出身,搞分封,他是既得利益者。可如今连他都反对分封,刘邦便很快意识到了郦食其出的是馊主意,大骂了郦食其一顿。

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张良的心态已经完全转变了,他通过思考,内心已经完全升华了。他已经与过去的自己决裂,与过去的思想决裂。坚决地反对任何分封行为,他已经完成了内心之道的飞跃,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此时在他心里都不再重要了。他进入道家庄子所讲的“无所恃”境界。

后来,汉朝建立,张良选择了隐退,他决定去体验生命最纯真的快乐。



关于张良为什么隐退,古往今来,有很多文章认为他这是为了明哲保身。是的,我也承认有这一方面因素。然而,如果把张良的隐退全归于明哲保身,这就太小看张良的思想境界了。

因为顺着时间看一下就可以发现,其实张良隐退时,时局并没有后来那么紧张。刘邦削韩信兵权,萧何相权,实际上那都是张良隐退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况且,张良还不同于萧韩,他们两人一个握有兵权,一个握有相权,都很容易功高盖主,被刘邦猜忌。而张良只是一个谋臣而已,事实上对刘邦完全不构成威胁。

刘邦对于张良的态度,所见即所得,态度谦和尊敬,这是一种信任和爱戴。

好,那么如何解释张良隐退的行为呢?

我觉得,这只是因为——张良不想干了。

张良祖上五世相韩,锦衣玉食,富贵荣华早已见过,他对富贵没什么执念。同时,他作为一个道家信徒,经历了两次韩国灭亡,经历了与过去自己思想决裂的人,朝堂上的那些勾心斗角,他已经完全看开了。

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必然要削弱丞相萧何的权力,也必然要与异姓王开战。此时此刻他待在刘邦身边,他还能做什么呢?帮刘邦整萧何?还是帮刘邦削藩?亦或者,阻止这些政治斗争?

事实上,他什么也阻止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并且,刘邦也已经无需他的辅助了。

既然灭秦的理想已经实现,汉初推行的又是休养生息的黄老之道,不想参与,也没有精力掺和官场蝇营狗苟的张良,还真倒不如归隐,无所恃地遨游于天地间,寻找他心目中的庄子。


总结。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分别代表了三种顶尖人才:智库、相才、将才。若论在本专业的专业程度,张良不如萧何、韩信,但要论境界,张良远胜二者。

通观张良的一生,其实可以发现,他一生的终极追求,都是一种“道”,“大道”乃天下国家之道,“小道”乃个体自由精神之道。道存则隐,道废则现,这是张良的人生准则。

在暴秦肆虐和楚汉之争之际,“道”没了,张良就要出来护卫他坚持的“道”。最终在天下归“道”之后,“道”已经存在了,他也就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了。


Mer86


大汉开国后,张良急流勇退,淡出政坛,这并非因为对刘邦有什么不满,而是基于以下三点:其一,张良复仇大业已经完成;其二,他的道家哲学思想决定其人生选择;其三,张良体弱多病。

以下试述之:

第一,张良急流勇退,淡出政坛

楚汉战争结束后,汉高帝刘邦大封群臣。张良与萧何一样,是列为第一批功臣名单。张良属于谋臣,并无战功,不过汉高帝对他的评价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这表明汉高帝的识人之明与对张良的器重,封三万户,这可以说是侯爵之至了。

对此,张良却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自己当年在留县与高帝相遇,这是老天爷的安排,自己只要挂个“留侯”之名就可以,至于三万户,实在是不敢当。可见张良是非常谦虚的,是高风亮节的。

晚年的张良行事十分低调,不愿意卷入过多的政治旋涡中,他自己说:“我家历代为韩国丞相,韩国灭亡后,我荡尽万金家产,就是想为亡韩报仇雪恨,诛杀强秦。如今我受封为万户侯,作为一介布衣,到今天能位极人臣,我已经满足了。”

第二,张良当年起兵反秦,为的是报国仇家恨,如今心愿已遂

张良先祖是韩国人,祖父、父亲都曾担任过韩国丞相,是贵族世家。韩国被秦灭后,张良开始酝酿艰巨的复仇计划,他散尽家财,寻找勇士,密谋刺杀秦始皇。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他雇用一名力士,打造了重达百二十斤的大铁椎,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这次惊天大刺杀行动并没有成功,大铁椎没有击中秦始皇的坐车。刺杀失败后,秦始皇诏令天下捉拿刺客,张良被迫隐姓埋名,逃匿于下邳。

陈胜起义后,张良也聚众百余人,起兵反秦。此时刘邦也在沛县起兵,率数千人,攻掠下邳西部,张良得知消息后,便带着自己这支小部队前去投奔刘邦。

张良很快就发现刘邦身上的非凡天赋。在起兵之前,刘邦没带过兵,没打过仗,对行军作战也一窍不通,而张良却熟谙《太公兵法》,热衷于军事理论研究。张良向刘邦讲授兵法,刘邦只听一遍就掌握了,并经常采纳张良的计谋。可是张良跟其他人说兵法时,谁也没有弄明白,他不禁感叹说:“沛公的才能大概是上天授予的。”因此,他心甘情愿跟随刘邦。

后来,秦王朝被推翻了,而韩国也得以重新建立。在大汉之初的七个异姓诸侯中,就有韩国。可以说,张良灭暴秦、复旧韩的心愿都已完成,他已经没有牵挂了。至于后来韩王信叛变,投降匈奴,这就不能怪刘邦了。

第三,张良隐退,与其道家哲学有关

张良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

道家哲学充满辩证法,《道德经》上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功成不居,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基本思想。道家思想有一种超越性,就是对现世的超越,当你仰俯天地思想宇宙人生之时,人类社会在整个宇宙中就显得藐小,功名富贵就显得不值一提。这是道家出世的一面。类似的思想,在老子、庄子的书中比比皆是,特别是庄子,认为做官就是束缚自己的本性。

张良的思想,既有世俗的一面,也有非世俗的一面。世俗的一面,是他作为韩国贵族,对国家负有的责任与义务;非世俗的一面,是他对世人追逐的权力,并不看中,只要深谙道家思想,都不会栈恋世俗权力的。

第四,体弱多病、厌恶权力斗争,也是张良淡出的一个原因

晚年的张良身体很虚弱,他热衷于道家仙学,学习避谷术、引导术,杜门不出。当国家回到正轨后,张良认为自己已经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没有用武之处了。

当然,作为一个在政治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张良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作为一个功臣,如果不懂得急流勇退,将让自己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你的聪明才智,你的计谋曾经干倒敌人,现在的君主如何不防着你呢?因此他学道学仙,未必不是一个障眼法,表明自己超然于权力斗争之外,无欲无求。

当然,对于张良的内心,我们都是雾里看花。我们毕竟只是小民,境界距离伟人甚远,只能坐井观天,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心境。但是张良的做法,的确是明智的。大汉的开国功臣,被杀戮的诸侯王不说,萧何曾被刘邦怀疑,樊哙差点被杀,周勃后来被关了监狱。张良却能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不正合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君山话史


张良剧照

首先,诛杀功臣。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出自《淮阴侯列传》。

在封建王朝,历代开国之君,在王朝建立之后,诛杀屠戮功臣的皇帝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大汉的创建者刘邦与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尤其是朱元璋更狠心,在晚年几乎把跟随自己打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文臣武将屠戮殆尽。

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在战争前期被项羽暴打,但是,刘邦凭借自己的机智,逃过的历次的劫难。

在楚汉战争后期,刘邦为了对抗项羽,积极的拉拢其他各地诸王,许诺重益,如:英布、彭越、陈豨、张耳、臧荼,还有为自己打天下的武将,齐王韩信、燕王卢绾。这些诸王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对他们许诺重益,笼络人心,共同对抗项羽。在刘邦建立大汉朝之后,刘邦为了确保大汉刘姓天下,开始铲除异性王。这些跟随刘邦开国功臣,最后全部被刘邦诛杀殆尽。这一点验证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萧何是刘邦的得力助手,在楚汉战争期间,为刘邦提供稳定的后勤粮草保障,大汉建立之后,萧何担任大汉丞相,可是萧何也受到刘邦的猜忌,萧何为了自保,找曹参举报自己贪污,故意抹黑自己,这才打消刘邦的猜忌。

(刘邦和萧何)

正是对待功臣屠戮与猜忌,彻底让张良寒心,也让张良看出了刘邦的帝王心,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与其最终被杀,不如赚得功名后就及早抽身。


(张良辞官)

其次,刘邦的绝情。

刘邦趁项羽平定齐国之乱时期,联合诸侯联军攻占彭城,在彭城整日吃喝玩笑,在项羽反攻彭城之后,刘邦被打的丢盔弃甲,五十六万联军死伤无数,刘邦在逃跑过程中,遇到楚军追杀,为了保命,刘邦将家中老小悉数丢下,把自己一双儿女踢下马车,只为逃命。


彭城之战过后,刘邦在稳定战线之后,开始养精蓄锐,在势力壮大之后,刘邦一直没有计划营救家人,可见在刘邦心里,权力与自己性命重要性,为了自己,可以舍弃一切,设想,张良如果对刘邦没有任何价值,也会被刘邦果断的舍弃。

再次,刘邦的猜忌之心。

在韩信平定赵国、燕国之后。刘邦借机夺取的韩信的兵权,并且同时还下令韩信攻伐齐国。

最后,在小姐姐看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封建帝王的亘古不变的定律,也正是刘邦这些所作所为,让张良心寒。


小姐姐讲史


汉初三杰,韩信被诛,萧何靠出色演技得保,张良老早就退出权力中心漩涡。这三人看得最通透的就是留侯张良。

张良与他们两人不同,出身贵族世家,他的爷爷和老爸是韩国五朝相国,张良在辅佐韩王成时一事无成,才发现灭国不可继,人才也要看跟着谁,现在很多人说刘邦就是一地痞流氓,却能得到天下,是因为手下谋臣与将士历害,这个当然没错,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才会跟着刘邦打天下了?因为刘邦会懂得用人,也懂得人心,而且领悟力也是超高,张良在遇到刘邦前,跟别人说他的想法,没人听的懂,而跟刘邦出谋划策,刘邦就听的懂,也能用张良的计谋,这人要是遇到看对眼的,做事就特别顺,所以张良就觉得刘邦是天授,不跟着他跟谁?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

再来说张良的经历,韩国被秦灭国后,张良就想着为国复仇,秦始皇称帝后,喜欢巡游天下,张良就计划刺秦,弟死不葬,散尽家资舍财谋求刺客,找到一个大力士,打了一把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想在秦始皇巡游路上砸死他,秦始皇能逃过一劫,是因为秦始皇准备了多辆“六驾马车”,致使刺客找不到明确目标,击中的是伪装的车驾,大怒的秦始皇“大索天下”,刺杀失败的张良开始逃亡,在逃亡的路上与当时的贩夫走卒,地痞流氓多有接触,所以对于这些人的心理,看的很透,可以为了利益,也可以为了利义。

与刘邦攻打峣关时,知道守将是屠夫儿子,就以利相诱,果然奏效,当守将想要投降时,又说士兵可能不会听从守将,不如趁他们松懈时攻打。此战得胜,张良深知商人心理,利字当头。其实不管是韩信,彭越还是樊哙,对于利益没有人会不要,而想要利益就要战功,郦食其曾经跟刘邦说要分封六国,张良听到后赶紧跟刘邦说,这么多人跟你四处奔走,图的是什么,你现在去封贵族后裔,那些人为你拼命能得到什么?这样还有人跟着你吗?刘邦听了一点就明,大骂郦生!这些都是张良了解刘邦及他的手下那些人的心理,刘邦牛逼的地方在于,他可以把所得分出去,而张良历害在于,他可以不为利所动,可以跳出自己的局限。

刘邦在大局已定之后,分封了几个异姓王,然而封王的基本上都没得到好下场,刘邦在建国后也四处忙着平乱,韩信被告发谋反,陈平用计诱擒,到京城后的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心里郁闷到极点的韩信有没有想反,没有人知道,不过最后韩信还是被杀了,阵豨代地造反被刘邦击杀,还有一个韩王信也跟着陈豨一起报道了,最冤的是彭越,没有准备造反却被手下告发,然后在自己的根据地被刘邦派来的人逮捕,最后落得夷三族,自己还被剁成肉酱分赐给诸侯,这也间接导致英布造反。这时候的刘邦,对于自己不能信任又是战功彪炳的诸侯,反与不反,都要动手收拾。

刘邦做这些事,任何功臣都会有些寒心,只是张良作为道家学者,从最早的为韩国复仇刺杀秦皇,到劝刘邦不可分封六国后裔,张良从一个为小国谋小道升华为天下苍生谋太平的大道,道一直在张良的心中,天下已定,放弃功名,对他来说也是顺势而为,没有什么可留恋,留侯张良在中国历史中潇洒飘逸的身影,让后世文人称赞不已,精通黄老之道的子房,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去了!


挚滗画畫紅尘


这里是芒果论史!

刘邦从来没有做过辜负张良之事,西汉建立之后张良归隐是他个人的选择,这种选择既是他个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他和刘邦君臣默契的展现。汉初三杰中,我最喜欢张良,他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从家世显赫的韩国贵族到亡匿下邳的逃犯,从贵族子弟到底层人民,张良的视野开始变得开阔,开始容纳天下大局。

贵族到平民再到贵族,这就是张良。

在他人生的三个阶段中,“成长”无时无刻不在体现,那个一开始意气风发的贵族少年到了最后变得与世无争,风轻云淡。

博浪沙刺秦:张良的愤怒一击

张良留给世人的第一印象是“谋士”,这个角色似乎应该是“沉着冷静”的,意气用事的行为和谋士的角色貌似并无交集。然而秦末汉初的第一谋士张良并非出生就是谋士,他也曾经意气风发,他也曾经不顾一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博浪沙刺秦”!荆轲刺秦时,天下大势未定,秦有鲸吞六国之势,但却无鲸吞六国之实。张良刺秦时,天下已定,六国皆成过眼云烟,只有大秦仍然屹立,旧六国贵族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混迹于平民之中,不敢再对强秦有所抱怨,唯张良是个例外。

在有史可查的历史中,张良是最后一个留下姓名的刺秦勇士,这份勇气源自于张良对秦国的愤怒,对韩国的热爱。张良的家族五世相韩,他的父亲,他的爷爷都是韩国的“相”,如此背景让张良对韩国的爱极度深刻,他是绝对的爱国狂热分子。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看到爱国青年张子房,变卖一切家产,驱散所有家仆,将全身家当用于寻求勇士。在始皇声威震天,人人敬畏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张良在博浪沙发出了属于他的呐喊。儒家讲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彼时的张良必定受此影响,才会在秦王朝最鼎盛之时,做出刺秦之事。

他莽撞,他勇敢,他敢想敢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热血爱国青年张子房!

亡匿下邳:张良的沉淀

刺秦行动失败了,嬴政很聪明,他没有坐在最中心的马车上,由此而逃过一劫。对张良而言,他辛辛苦苦准备的一切都在此刻化为乌有,现实的残酷粉碎了这个青年的报仇之路,他不得不逃了,他不得不改头换面,隐姓埋名以躲避秦王朝的追捕。

在下邳的十年,是张良沉淀的黄金十年,十年时间,他从冲动变得沉稳,他已脱胎换骨。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黄石公授书,张良遇到了一个老头,这个老头屡次三番让张良帮他捡鞋、换鞋,羞恼的张良终究还是选择了忍让。老者离去时突然转身,言说张良可教。历经磨难之后,张良从老者手中得到了一本《太公兵法》,还得到了老者的一句预言,“熟读此书,可为王者师”!

张良在下邳生活的十年,日日都在钻研《太公兵法》,他的性子也逐渐变得稳重可靠起来,当年那般殊死一搏,拼尽一切的疯狂刺秦举动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再不会发生在张良的身上了。道家讲究一个“忍”字,讲究顺其自然,讲究“明知不可为而不为”,显然张良已经逐渐向道家靠拢了。

除此之外,下邳十年,张良还做了一件小事——救项伯一命。

项伯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却改变了历史进程,正是由于张良于他有恩,他才会在项羽第二日攻打刘邦的情况下私通敌营,泄露军情,救刘邦于危急之中,西汉建立之后,刘邦赐项伯姓刘,改为刘伯,享一生荣华富贵,当然,这是后话了。

历史的必然是由一个个偶然构成的,张良的一个小举动却在日后救刘邦一命,进而推动历史进程,这与道家之真意倒也不谋而合。

第一谋士:张良的璀璨人生

黄石公所言不虚,张良从下邳走出之后果然成为了王者师,在种种阴差阳错之下,张良成为了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称呼张良为“子房”,这是亲切的称呼,也是尊敬的体现,两个人从相遇相识再到结为好友一同战斗,实在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读完《留侯世家》便可以得知,张良是个孤独的人,他没有太多的朋友,因为他的理解,他的觉悟和别人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彼此无法成为友人。但幸运的是,他遇见了刘邦,《太公兵法》这本书晦涩难懂,张良研究十年终于有所得,但与人谈论没有可以领会其中真意的。

但刘邦不一样,张良每每与刘邦论及《太公兵法》,刘邦总是可以顿悟,张良也不禁感叹,“沛公的悟性是天生的,天意如此啊!”于是,一个贵族子弟,一个“地痞流氓”因此结为好友,刘邦帮韩王成打下一片领土之后提了一个请求,“愿携子房西入关”,两人情谊之深厚,再显然不过了。

楚汉之争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张良在历史上大放光彩的时间,他的计谋一次次改变局势,一点点扭转战局,他致信项羽,将祸水东引让刘邦有力巩固关中,他举荐“韩信、彭越、黥布”,让“兵仙”韩信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掌握了一只军队,为刘邦征战天下,他提议定都关中,让汉家天下得以占据地利稳固削藩,他建议刘邦封赏雍齿,安抚了骚动的军心,带来了西汉的安宁。

太多了,太好了,张良为刘邦出的计谋实在太多太好,无愧于“谋圣”之名。

更为难得的是,凡是张良所提之建议,刘邦皆一一采纳,这是极为罕见,极为难得的,在我以为,张良这段时期最宝贵的东西并非他的学识,而是刘邦无保留的信任,有一个愿意无条件信任你的友人,有一段不猜忌的友谊,实在是人生可求不可得之事,但张良和刘邦二人幸运的互相成就了彼此!

归隐:张良的落幕

西汉建立之后,张良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他不如韩信那般有权有势,也不如萧何那般广得民心,但也正因如此,韩信被刘邦猜忌,由齐王迁为楚王,再为楚王废为淮阴侯,最终死于吕后之手,而萧何多次受到刘邦猜疑,不得不自污以保全自身,但仍避不了锒铛下狱。

张良的归隐并不是刘邦的逼迫,而是他的主动选择。当汉初第一功臣萧何食邑八千的时候,刘邦让张良自择三万食邑,在汉初以军功论封赏的背景下,刘邦此举是逾矩的行为,他对张良的敬重足以在此体现。但是张良拒绝了,他说,“我和陛下初次相遇是在留县,那不如就封我为留侯吧!”君与臣的关系让友情无法长存,刘邦懂,张良也懂,他求封为留侯之后主动淡出政坛,正是为了将二人的友情封存起来,那永远是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值得注意的是,项羽灭亡之后,刘邦就开始主动疏远张良,张良也主动避让刘邦,平城之围时,刘邦身边带的是陈平和娄敬,在一起陪伴刘邦的,最亲密的谋士始终是张良。二者的疏远并不意味着刘邦不重视张良,相反的,正是因为他们彼此都认识到了君与臣之间的必然矛盾,所以主动互相疏远。

不然的话,陈平、周勃尚可为相,以张良之才,何不能为丞相?只不过刘邦不愿意而已!

吕后曾经逼让张良出计帮助太子,这是与刘邦做对,但当刘邦看到张良的时候,透露出的没有愤怒,只有疲惫和关心,“子房身体不好,那便好好陪太子吧!”刘、张二人的友谊在整个秦末汉初时期都是少有的,这是真正的交心的朋友,而非张耳、陈馀那般的表面兄弟。

所以说,刘邦从未做过让张良寒心之事,张良选择淡出政坛,一是厌烦了战争,二是为了封存他与刘邦之间的友谊。

张子房,实在是秦末汉初最杰出的人杰之一!

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芒果论史


张良张子房,是汉初三杰之一,他是刘邦的谋臣,为刘邦出谋划策,就像是刘备和诸葛亮一样,可以说刘邦能坐稳江山,张良功不可没,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张良家是韩国没落的贵族,他的爷爷和父亲都当过宰相,只因韩国被秦所灭,他这个贵族也渐渐变得有名无实起来,这让他对秦恨之入骨,他后来决定,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前去赴项羽的“鸿门宴”是他的出的计谋 让刘邦得以顺利脱身,又是他触摸画册帮刘邦赢得了楚汉之争,还是他协助吕雉让刘盈 得以顺利 登上太子之位,可以说,刘邦能够完成大业, 张良功不可没,但是就这么一位功臣,什么事情让他对刘邦寒了心呢?



其实有两件事,让张良对刘邦彻底寒了心。

第一,在韩信帮助刘邦攻打完项羽之后,刘邦就立即架空了他的权利,并赏赐他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第二,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巧立名目的大肆屠杀韩信的旧部。

这两件事让张良觉得,刘邦在大力屠杀,昔日的功臣,过河拆桥, 翻脸不认人,如果自己入朝为官 ,韩信的现在就是自己的将来,有可能性命不保,伴君如伴虎,在刘邦成立以后 ,渐渐的显露出他本来的面孔,这让张良不寒而栗,张良本是一介文臣,他不是韩信 ,有一身的好武艺,他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自己还身体不好 ,病病殃殃, 经不起刘邦的折腾。



总结:刘邦建国之初,张良通过这两件事 看清了刘邦本来的面目之后拒绝入朝为官,正因为张良知进退才能让他得以善终,而韩信则被吕后屠杀。


佳宁姐姐说历史


俗话说韩亡子房愤,秦帝鲁连耻,张良作为六国高官的后代,在韩国被灭了以后,在年纪轻轻的时候靠着博浪沙的准备击杀秦王成就了他的年少成名。之后通过一个机遇完成了自己的自学成才。后来投靠刘邦成为汉初三杰,为刘邦的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相比于其他被杀的异姓王,张良却在成功以后赤松子游,归隐田园,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张良作为汉朝元勋在最好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呢?

1:张良的过往生平

其一:张良的初露头角

作为六国贵族的后代,张良年纪轻轻就胸怀大志,在波博浪事件之后,张良隐姓埋名于民间,偶遇奇遇,张良派碰到了黄石公给他兵书,从此张良自学成才,在下邳,张良和刘邦一见如故,于是,张良就开始辅佐刘邦。在刘邦西进灭秦的过程中就露出锋芒,于是刘邦对张良十分器重,张良开始悉心辅佐刘邦,其后的定策使得刘邦成功破灭项羽。

其二:张良的定策建汉

在楚汉相争之中,刘邦一直把张良当做他的左膀右臂,在张良的智谋下,刘邦完美的逃过了项羽的鸿门宴上的追杀。和韩信的配合,使得刘邦在项羽分封诸侯的基础上跳出了汉中地区的局限性,成功的使得刘邦称王于关中。为了分化项羽,争取韩信,张良替刘邦争取到了游击专家彭越和使刘邦把真齐王分给了韩信。于是项羽一战就败亡乌江,汉初三杰,韩信被封楚王,萧何作为丞相,无不出将入相显赫一时,那么张良为什么急流勇退呢?

2:刘邦的杀戮功臣

其一:韩信彭越和英布的结局

作为汉初刘邦攻略天下的韩信彭越和英布,虽然因为是自己出兵反抗刘邦,但是刘邦的兔死狗烹对他们的影响也着实不少。特别是韩彭二人,韩信替刘邦消灭平定了赵地和齐地的反抗势力。游击专家彭越靠着平时骚扰项羽和在最后的大决战垓下之围之中和刘邦合兵一举击败项羽,但是这两都身首异处,于是导致英布也跟着造反。这三位人才的下场,不得不让张良重新考虑自己的从出路。

其二:刘邦对于同姓宠幸

相比于刘邦毅然的剪灭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异性王,刘邦对于自己的宗室子弟却表现出极大的宽容,除了分封自己的几个儿子取代了死去的几个的诸侯王之外,刘邦还封自己的子侄辈的成为诸侯王,虽然是按以前的一直以来的惯例,但是这种极大的反差是个人我都觉得有想法,另外刘邦诛杀了钟离昧等楚国投降来的将领,更是让张良怀疑刘邦对他的想法。于是在张良帮助刘邦完成一系列的策略和稳定了刘盈的地位之后,张良果断选择了急流勇退。他在山林之间修行自己的道术最后成为了道家的初祖之一,张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历史课课代表


刘邦做了哪些事,让张良看在眼里寒了心,大汉建立后他誓死不当官的?准确的来说,张良属于急流勇退,是为了自保才辞官,而他的这个举动,实际上是刘邦的两个举动一个变化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一.韩信等一系列非嫡系亲信之死

韩信、英布、魏王豹等诸多异姓王纷纷被诛杀,他们真的都犯了谋反的大罪吗?这可能是个永远无法得到答案的争议。但是,我个人倾向于所谓的“谋反”,一半是真一半是被逼迫的,刘邦打败项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招抚了旧六国势力还有承诺了不少的封地和诸侯王位,但是到了刘邦渐渐坐稳天下,分封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面对一个个手握重兵无亲无故的异姓王,刘邦是做梦都不安稳。

所以,韩信、英布等人固然可能有一定野心,但他们反叛更可能是刘邦故意逼迫的结果,至于韩信,当初三分天下最好的时机都没有选择独立,怎么会傻到刘邦的天下都稳固了再来这么一出?历史的真相更可能是“狡兔死走狗烹”,刘邦虽然没有像后世朱元璋一样大杀功臣,但他这样的做法无疑让张良脊背发寒,因为张良也是从楚王中途投靠,并不像萧何等人是从小和刘邦一起长大,那么张良感到危机也是正常的。

二.张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心中有怨

张良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就是如诸葛亮,刘伯温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奇人物,运用计谋是他招牌技能,但是这样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汉朝建立后不再需要“鬼才”,而是需要一个勤恳踏实的人帮助治理国家,张良实际上是不太适合的,就是说和平时期张良的作用开始缩小了。

这样的情况刘邦当然很清楚,所以论功行赏的时候,“汉初三杰”的韩信和萧何一个做了诸侯王一个做了丞相,萧何更是位列功臣榜第一,张良左等右等,等来一个二品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张良心里能没有点意见?当刘邦病危时,吕后问谁可以接任萧何的丞相位置,刘邦连说两人,就是没提张良,所以张良辞官未尝没有赌气和自证清高的想法

三.感受到了刘邦晚年汉朝内部可怕的政治危机

张良无疑是个聪明人,当他被吕后派人堵在宫门口半胁迫半恳求的询问如何保住太子的计策时,他就明白汉朝的未来必定是血雨腥风,作为一个半路投靠刘邦的谋臣,想要做到中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无论自己站队赢还是输,继任大汉的皇帝会放过自己这样一个政治手段高超,心机深沉的谋臣吗?

张良细细一想,不行,得撤!

关注历史密探零零壹,专注新奇角度说历史,每天更新历史趣闻小故事,探寻未曾被装扮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