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雷鋒·衡陽好人:鄉村教育的“燈塔”劉葉丹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李洋傑報道 甘為孺子育英才,克勤盡力細心裁。在鄉村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心懷著讓所有孩子都能獲得優質教育的願景,踏上講臺立下當園丁培育百花的誓言,與鄉村教育完美邂逅。本期的“身邊雷鋒·衡陽好人”記者帶你瞭解蒸湘區高嶺小學教師劉葉丹。

身邊雷鋒·衡陽好人:鄉村教育的“燈塔”劉葉丹

  劉葉丹,蒸湘區最偏遠學校呆鷹嶺鎮高嶺教學點的負責人,1998年踏上講臺那刻起,他便將這份沉甸甸的教學責任和育人使命扛在肩上,從教20年來,他一直紮根邊遠山區堅守鄉村教育最前沿,為了鄉村孩子的明天,他將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二十年的歷程,是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的堅守;二十年的奉獻,是根植教育、追逐夢想的真實寫照。

身邊雷鋒·衡陽好人:鄉村教育的“燈塔”劉葉丹

  再苦也不能耽誤這些農村孩子們的教育

  “哪怕條件再苦,只要還有一個農村孩子需要我們,我們都會繼續堅持下去。”由於學校坐落地高嶺村與衡陽縣板市鄉、樟樹鄉相鄰,山多路陡,交通極為不便,生源不多的學校如今僅僅只開設一年級、二年級、六年級三個班,共35個學生,即便如此,劉葉丹自1998年8月分配到高嶺小學,便一直堅守在這個山村小學。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只聞汽車聲,不見汽車影”,沒有經歷誰能想象其中的艱辛。採訪時劉葉丹向記者講述學校這些年來的點滴變化,他看著村裡的路修到學校門口,孩子們不要再翻山越嶺來上學;也曾看著一個個新老師歡天喜地的離開,鄉村教育資源的缺失,20年來有苦有甜,但他依然在堅守。

身邊雷鋒·衡陽好人:鄉村教育的“燈塔”劉葉丹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學生

  高嶺村是一個人稀地廣的村落,很大一部分學生家長都外出務工養家,或近或遠,“留守兒童”在高嶺小學佔了大多數。劉葉丹對村裡的“留守兒童”格外關注,曾為不少家庭排憂解難。可就是這麼一個熱心腸的他,在他老母親身患糖尿病希望得到照顧時卻依然堅守在崗位上,他的妻子才年過三十,卻已嚴重腰椎盤突出,經常一彎腰就很難直起身來,照顧家庭的重擔卻只能無奈地擔在肩上,她們都希望他能調到附近的學校工作。

  面對來自家庭的壓力,他也彷徨過,猶豫過,甚至滋生過離開的念頭,但山村孩子們目送新教師離開時眼神中的失落與不捨,以及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的留守學生渴望得到關愛時那落寞的神情,讓他拋棄了離開的想法,放棄了離開的機會,並暗中鼓勵自己,牢記自己獻身鄉村教育的誓言——高嶺小學存在一天就堅守一天。

身邊雷鋒·衡陽好人:鄉村教育的“燈塔”劉葉丹

  我走了這些孩子怎麼辦?

  “鄉村學校條件比較艱苦,老師流動性比較大,只有他一直一心紮根在這,為這些孩子們默默付出。”呆鷹嶺鎮中心校校長劉衛華告訴記者,由於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條件艱苦,年輕老師總是留不住,“退休一個,少一個;分配一個,走一個”是高嶺教學點的現狀。

  自2009年開始,陸陸續續分配來了六位新教師,剛開始劉葉丹心裡暗暗地為孩子們感到高興——英語課、音樂課、美術課總算有專業的人教了。可好景不長,新老師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一兩年,又逐漸調離,學校嚴重缺編,教師的教學任務相當繁重。任高嶺教學點負責人的劉葉丹在承擔每週20課時的教學任務的同時(一般教師滿負荷周課時16節),還兼任代理教導主任,管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組織教研教改活動。在教學上,他認真學習新課標,刻苦鑽研教材,詳細制定課時計劃,按要求認真備課,並根據兒童年齡特徵的不同,遵循科學創新的教育原則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力求使教學方法做到新穎有效。

  從風華正茂到如今將步入中年,對於劉葉丹來說,奉獻了青春,做到了堅持,也收穫了累累果實,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他個人多次被評為“呆鷹嶺鎮優秀教師”, 2007年、2009年、2015年榮獲蒸湘區“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15年7月榮獲呆鷹嶺鎮“優秀黨員” 榮譽稱號, 2016年6月榮獲“蒸湘名師”榮譽稱號。如今40歲的他依然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業堅持付出,甘做一座燈塔,為鄉村孩子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