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師範第一任校長吳聲揚

1950年3月,中共廉江縣委決定任命吳聲揚同志為廉江師範校長。吳校長於1938年入黨,他很有才幹和魄力,又知人善任,能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在他任廉江師範校長的兩年(1950-1951)間,學校辦得很有生氣。


廉江師範第一任校長吳聲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組織教育考察。建國初年,為了探索教育改革之路,吳校長決定把畢業班師生組成一個教育考察團,人人自帶行李、糧食,步行到茶山、風梢等十多間鄉村小學去參觀考察,調查研究。吳校長親自主持制訂考察計劃和調查綱目。考察歸來後,又組織師生全面總結各校的辦學好經驗和教學好方法,分工寫成各種專題文章,出版《教育考察專刊》,供全校師生學習,作為改革教育的參考。


廉江師範第一任校長吳聲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發動師生勞動建校。1950年,廉江師範只有三班學生,共130多人。1951年,縣文教科要求師範擴大招生,一年共招四班,在校學生人數突然激增到300多人,而校舍只是一座僅能容納100多人的陳家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難題怎麼解決呢?吳校長集中群眾的智慧,研究出一個“勞動建校”的好辦法,發動全校師生,利用課餘時間,組織義務勞動,先後修葺了三座破舊的曹家祠、周家館和天后宮。同時,還在曾家祠旁邊被日寇飛機轟炸過的一片廢圩中,平整出一個小運動場,並利用地下挖出的斷磚砌起了圍牆。全校師生整整用了一個學期的課餘時間,自己動手,因陋就簡地解決了一年增加三個班學生上課、住宿用房和體育運動的場所。


廉江師範第一任校長吳聲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三)下鄉督修公路。建國初年,廉江百孔千瘡,百廢待舉。黨和政府常常佈置學校,組織師生下鄉,參加各種社會工作。廉江師範和其他中學一樣,不但出色完成各項政治任務,而且能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好好增長知識才幹。1951年1月放寒假前,縣人民政府決定修復全縣幾條主要公路,動員全縣八間中等學校的師生,全部下鄉發動群眾修築公路。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廉江師範負責太平店附近的公路段。師生自帶半個月伙食下鄉,白天指導民工修路,夜晚分組到各村開會發動群眾。每逢圩日中午,還到太平店圩搞街頭宣傳。1951年2月,新學期一開學,又先用半個月時間,繼續下鄉督修公路。廉江師範因新招學生100多名,負責路段更長了,從廉城起至蓮塘口止,長達10公里。 為了更好地宣傳教育群眾,又增長學生的才幹,學校決定在工地上編印《修路快報》,要求學生人人當小記者,把民工中的好人好事和修路經驗,寫成新聞報道,送到蓮塘口快報編輯部,由負責出版工作的師生改稿、刻蠟板、油印,每天出版一期,及時送到各隊民工中去,鼓舞他們的鬥志。


廉江師範第一任校長吳聲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四)宣傳三大運動。1951年,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抗美授朗、鎮壓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運動。廉江師範除了根據領導上的佈置,搞好經常性的街頭宣傳外,還主動利用暑期寒假,組織文藝宣傳隊伍到各地演出。1951年暑期,組織30多個師生,排練一臺節目,自帶伙食行李,步行到全縣十多個鄉鎮進行文藝宣傳。1951年冬放寒假前,為了配合開展土改工作的宣傳,吳聲揚校長與廉江中學李承煜校長商量決定,發動兩校教師70多人聯合組成一個劇團,排練大型歌劇《白毛女》,利用1952年春節前後20多天時間,走遍石城、新民、河唇、吉水等鄉鎮所屬的十幾條大村莊和圩鎮演出。所到之處,晚上演戲,白天落戶宣傳,訪貧問苦。這次組織劇團下鄉演出,效果很好,影響較大,既教育了群眾,又使兩校教師受到較深刻的鍛鍊。

廉江師範第一任校長吳聲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