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桐城

人文桐城 | 说桐国

说桐国

文|邱新泉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桐城自古文风兴盛,所谓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身为桐城人,多少听过桐城之名,始于西周时期的桐国。但桐国因年代久远,文献匮乏,早已被历史尘封。在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翏(音六)生盨(音许)”,盨是用来盛黍的礼器。那么这件东西与桐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武王伐纣,代商而立,传位到第十代为周厉王。他横征暴敛,人们怨声载道。他不顾召穆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派人到处监视,终于引发国人暴动,围攻王宫。厉王慌忙逃走,留下太子姬静,人们要求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无奈,只得将自己的儿子交了出去,上演了一场西周版的“赵氏孤儿”。

厉王出逃,国中无人主事,于是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这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 841 年)。十四年后,厉王驾崩,太子姬静登位,是为周宣王。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宣王中兴的局面。我们的主角马上就要登场。

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国陆地领土面积为 960 万平方公里,但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土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开疆拓土中形成的。武王伐纣之后,虽大封天下,但实际控制区域有限,淮河及以南广大地区由当时的淮夷所控制,面对周王朝虽有臣服,但经常伺机反叛,尤以周厉王、周宣王时期最为频繁。

于是,周宣王派召穆公率大军平定淮夷,《诗经.大雅.江汉》中有所描述:“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在出征的将领中,有一位名叫“翏生”。

人文桐城 | 说桐国

盨的铭文记载,周王讨伐角、津、桐等地,翏生身先士卒,斩杀俘虏了很多敌人,缴获了很多器物。于是他铸造了这件盨以纪念战功,希望子孙能够传承下去。经过这次的征讨,周王朝彻底平定淮夷。

别梦依稀咒逝川,敢教日月换新天。翏生盨穿越 2800 年,与今天的我们相联,不得不感叹历史的神奇。桐国往事虽已被尘封,但新的历史却已悄然浮现,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伟大的时刻。

人文桐城 | 说桐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