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好人榜",為她們點贊打call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鼓掌!鼓掌!鼓掌!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2019年11月身邊好人評選

發!榜!了!


他們沒有豐功偉績

但他們的平凡善舉令人感動、催人淚下

他們的精神令人鼓舞、催人振奮

他們是文明的力量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登上貴州11月“好人榜”的有18人

其中6名為女性

其中有一名是黔南的

鄭國菊


接下來

一起去認識她們吧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孝老愛親


鄭國菊

鄭國菊,女,41歲,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鎮黃家灣村村民。


經歷過一次失敗婚姻的鄭國菊,獨自帶著一兒一女生活,經人介紹,認識了善良正直、踏實肯幹的敖正林。多次接觸後,二人決定共同組建新的家庭,開啟新的生活。正當這對有緣人準備步入婚姻殿堂時,敖正林在犁土時不慎捲入機器,雙腿被截斷,失去行走能力。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悲慘困境,鄭國菊不顧兄弟姐妹的反對,在醫院悉心照顧身體微弱的敖正林,直至康復出院。2015年7月,帶著對愛情的堅守,鄭國菊毅然和敖正林領取了結婚證。婚後,這名淳樸善良的婦女更加積極向上,憑藉一雙勤勞的雙手,構築了一個溫暖的家庭。

(黔南州推薦)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助人為樂


馮秋露

馮秋露,女,24歲,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雙塘街道麗景社區志願者。


2018年8月,熱心公益的馮秋露如願成為大學生志願服務隊的一員。踏入志願服務崗位以來,她積極踐行環保理念,帶動30餘人參與保護“青清河”志願服務行動,參與河邊白色垃圾清理21餘次,反映河流信息10餘條,推動解決河流問題若干個。馮秋露還是一名脫貧攻堅夜校授課員,她和志願服務隊組織開展農業技術、消防安全、精準扶貧、掃黑除惡等知識培訓80餘次,受眾2000餘人次。她關注留守兒童,先後為貧困學生爭取幫扶資金近6萬元,幫扶貧困學生55餘名;募集各類愛心物資及資金12餘萬元的,受益學生700餘人次。

(銅仁市推薦)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敬業奉獻


詹雯

詹雯,女,44歲,廣州市天河區珠村小學副校長,現掛任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2018年5月,詹雯被組織選派到貴州省納雍縣掛職,她工作兢兢業業,得到師生和幹部群眾的高度認可。2019年8月,第一期掛職結束後,在納雍縣委、縣政府的竭力挽留下,詹雯放下遠在家鄉八十高齡的父母和備戰高考的孩子,將掛職延期一年。她全心全意支持著全縣教育事業,堅持一線講學,用最短的時間跑遍了全縣26個鄉鎮300多所學校,開展35場示範教學培訓,受眾人員達6000餘人次。她積極爭取支持,為偏遠山區學校送去課桌椅1050套,圖書3萬多冊,體育器材21套,電腦等多媒體設備37套,複印一體機45臺,價值共100多萬元。她是師生口中的“天使姐姐”,百姓眼中的“暖心老師”。

(畢節市推薦)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孝老愛親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馬友瓊

馬友瓊,女,37歲,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薏品田園街道薏品田園社區居民。


2008年8月,馬友瓊丈夫遭受車禍,全身多處骨折、顱內出血、面部毀容,一家人的生活來源靠馬友瓊四處打零工支撐,2011年5月,丈夫又因患重病去世。命運多舛的家庭讓馬友瓊傷心欲絕,望著年邁多病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們,年輕的她發誓絕不再嫁。此後,她堅強地把一切困難扛在肩上,每天起早貪黑、含辛茹苦,不僅想方設法醫治重病的公婆,而且省吃省穿為孩子們健康成長創造了更好的條件,用瘦小的肩膀為家庭撐起了一片天。

(黔西南州推薦)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羅明珍

羅明珍,女,77歲,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國榮鄉葛岸村村民。


羅明珍40多歲時,丈夫因病不幸去世,在遭受丈夫離世的打擊後,兒子又生病導致失聰,女兒也因病離開人間。在三重打擊下,她不但沒有就此倒下,反而更加努力,靠勤勞的雙手撐起了整個家,將殘疾兒子撫養成人並幫助他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然而,命運卻沒有眷顧這個承受著喪夫、喪女之痛的女人,兒媳在外打工時,因患疾病導致半身不遂,不能再操持家務、打工掙錢。多年來,羅明珍每天起早貪黑操持家務,把兒媳當成自己的親生閨女,親自為她穿衣梳頭、端茶送飯,在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兒媳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大有好轉,目前已能下床走路、自理生活。羅明珍用中國婦女勤勞、善良、純樸的特質,詮釋著人間最無私的愛。

(銅仁市推薦)


驕傲!6名女性榮登貴州11月

楊萬玉

楊萬玉,女,48歲,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九壩鎮槐子村村民。


1989年,楊萬玉嫁到令狐家後,便主動照顧著丈夫68歲的爺爺令狐榮會。2017年11月,年老體衰的爺爺摔倒在地,此後只能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為了便於照顧爺爺的生活起居,楊萬玉就把床鋪安置在爺爺的床邊,日日夜夜精心照顧爺爺,並時常教育子女要好好孝敬曾祖。由於楊萬玉無微不至的關愛,令狐榮會老人身上從未長過褥瘡,房間常年保持乾淨清潔,沒有一點異味。說起楊萬玉,當地人無不豎起大拇指,這名孝順孫媳照顧爺爺三十年的感人故事,已成為當地群眾的美談。

(遵義市推薦)


發掘好人好事,聚焦身邊感動

褒獎凡人善舉,弘揚社會正氣

來源黔南州婦女聯合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