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榮成地圖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榮成在山東省的位置

【地名由來】

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東總督王士俊以"文登幅員遼闊,殊難管轄"為由,奏請裁衛設縣,次年二月建議認準,雍正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遂稱新設縣為榮成縣,治所為原成山衛城。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八年(前219年),東行郡縣,上鄒嶧山,並渤海以東,過黃陲,窮成山。登芝罘,立石頌秦德而去。""三十七年,始皇出遊,自琅琊北至榮成山。"

《史記一封禪書》亦有秦始皇東遊海上時,"祀成山,成山斗入海"的記述,成山就是榮成。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成山頭

現在的榮成轄區內,並無"榮成山",成山即為現今的成山頭,又稱成山角,又名"天盡頭",位於山東省榮成市龍鬚島鎮,因地處成山山脈最東端而得名。成山頭三面環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僅距94海里,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譽為"太陽啟升的地方",春秋時稱"朝舞",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秦始皇稱這裡是"天之盡頭",距威海市區75公里。因地處成山山脈最東端而得名。成山頭三面環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相距僅94海里,是中國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自古就被譽為"太陽昇起的地方",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

"成山"之名屢見史載,自班固以後,歷代注家亦都說"成山"在東萊不夜縣,就是今天山東榮成市東伸入渤海的成山角,因地處成山山脈最東端而得名。成山角三面環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相距僅94海里,是中國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譽為"太陽昇起的地方",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榮成風光

榮成市為山東省威海市下轄縣級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海岸線長500公里,是中國大陸距離韓國最近的地方。介於東經122°08'一122°42'、北緯36°45′—37°27′之間,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海岸線曲長達491.9公里;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溼潤氣候;轄12個鎮、10個街道。2016年戶籍總人口66.7萬人。

【歷史沿革】

據河口、北蘭格古遺址考察,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聚居。

殷商"有日夜出東萊"之萊國(於境內築不夜城)。

春秋,齊滅萊,改不夜城名夜易。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春秋成山

秦屬齊郡昌陽縣。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置不夜縣。東漢不夜縣併入東萊郡昌陽縣。

三國屬魏長廣郡昌陽縣。晉初屬長廣;元康八年(298年)改屬牟平。

南北朝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析牟平、觀陽縣地置文登、地屬文登縣,隸光州長廣郡。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南北朝地圖

後周至隋,皆屬東萊郡文登縣。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登州,地屬河南道登州文登縣。

宋隸京東東路登州東牟郡文登縣。

金、元屬山東東路寧海州文登縣。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元朝地圖

明於境內置成山、靖海兩衛,境內大部屬屯區,隸山東都指揮使司及五軍督都府的左軍都督府。

清初衛設守備署,除屯地外,其它蓋屬文登縣地。

民國元年(1912年)榮成隸山東省膠東道;1927年直隸山東省;1937年隸屬於山東省第七專員督察公署。1940年2月,日軍入侵,國民政府宣佈解散。4月9日,成立榮成縣抗日民主政府,隸東海專署。1948年10月將治所遷至崖頭鎮。

新中國建立後,屬文登專區(後改萊陽專區);1958年改屬煙臺專區;1983年改屬煙臺市。

1987年10月改屬威海市。1988年12月10日撤縣設市,仍屬威海市管轄。

【尋歡文史】

成山有兩個含義,一指《山海經》成山,二指《史記》成山。

《山海經》

南山經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南山經南次二經有載:

又東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壇,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左丹右上隹右下又。外門內豕水出焉,而南流注於上虎頭下乎勺,其中多黃金。

大荒南經

大荒南經有載:

又有成山,甘水窮焉。有季禺之國,顓頊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國,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國,其民皆生卵。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顓頊

成山位置

《山海經》雲:"成山,四方而三壇"" (谷)水出焉,而南流注於 勺"。

山海經乃是上古神著,所以在此不必糾結其具體是哪座山,或者本為傳說,或者已經湮沒於歷史煙霧中。

《史記》

歷史記載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於是乃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成山頭日出

其中:黃為黃縣,今煙臺龍口,腄為腄縣,煙臺福山區;之罘即芝罘,芝罘山指的是位於山東省煙臺市連著海上的芝罘島。成山即成山山脈,特指成山頭,位於山東省榮成市龍鬚島鎮;

始皇殿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始皇廟

成山頭有座始皇殿,史書又稱秦皇宮、始皇宮、秦皇廟,坐落於成山三山南峰陽坡。據道光年版《榮成縣誌·古蹟》載:當年始皇東巡東山時,在此修築秦皇行宮。現在的廟內存有始皇塑像,雙銀杏樹、御賜鄧世昌碑、海神娘娘廟等。

據《史記》記載,成山頭古時是日神所居之地。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曾2次駕臨此地,拜祭日神,遍求長生不老之藥,留下了"秦橋遺蹟"、"秦代立石"、"射鮫臺"等歷史遺蹟和人文景觀。秦始皇稱這裡為:"天之盡頭!",丞相李斯手書"天盡頭",有秦東門立石。公元前94年,漢武帝劉徹率領文官武將東巡至此,被"成山頭日出"這一天下奇觀所折服,遂下令在成山頭又修拜日臺、拓日主祠、以感恩澤,且作"赤雁歌"志之。後歷代帝王均有成山頭拜日之舉。

齊魯地名探究——源自始皇,名於雍正——榮成

成山頭的太陽

成山頭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隋、唐、明、清均有兵事發生。震驚中外的甲午戰爭之黃海海戰,就發生在成山頭東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師愛國將領鄧世昌殉於此。為了表彰鄧世昌誓與戰艦共存亡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光緒皇帝御賜碑文,諡號"壯節"鄧碑至今還保存於始皇廟內。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