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人人都知道,却一直忽略了真正的孝顺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知道,却一直忽略了真正的孝顺

作者/孙杰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网上有一段回答: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孤独的父母,陪伴为孝;脾气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患病的父母,照顾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

周围有很多人都很孝顺,家庭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孝顺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比如陪婆婆看一场电影;给公公买一件衬衣;送妈妈一份爱心礼物;为爸爸的老寒腿选一副护膝;每周回家看望长辈,嘘寒问暖做一桌好饭……心存美好,遇见美好!

我们常常说的:‘百善孝为先’出自《围炉夜话》“长存仁孝心,则天下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孝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的基石。

但是,忽略了这三点,孝顺的愿望则难以很好地实现。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知道,却一直忽略了真正的孝顺

01 在父母健康的时候,不要剥夺了父母动手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孝顺之中的“顺”特别重要。如果不顺着老人的意愿,尊重老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老人就不会体验到你的孝心所带来的踏实的幸福感。

我有一位同学,兄妹四人个个表现优异,大学毕业后都远离家乡,分配在同一城市工作,成为各自行业的专家,令人羡慕。

生活条件好了,他们没有忘记身在农村的父母,于是商量着把父母接出来享福。然而几次做工作,父母都未答应:一是怕连累他们,二是怕过不惯城里的生活。

可是,拗不过四兄妹真情实意的孝心苦劝,两位老人感动地妥协了,收拾好行李,搬出来在四个孩子家轮流居住。

生活环境变了,动手机会少了,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什么活儿都不用老人操心。勤劳惯了的两位老人无事可干,房子虽好却较小,街上人多车多不愿出门,心情压抑,感觉老了成为孩子的负担。

四兄妹家还未轮完一圈,老太太得了抑郁症,总觉得自己给孩子们添麻烦了。虽四处求医,效果并不见好,直到有一天老太太昏迷,打120入院急救,方知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四兄妹吓坏了,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四兄妹将父母送回了老家,约定好每家每月拿出500元生活费,以保障两位老人的生活质量,并且每月都要至少有一人回老家一次。

神奇的是,半年后,老太太的抑郁康复了。回到了熟悉的环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串个门赶个集,想吃什么做什么,心情好了,忧虑没了,自己又成了有用之人

有时候,自己认为孝顺的举动只是自己想象的模式,父母是否真正需要,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尤其在父母身体健康的时候,不要剥夺了父母动手的机会,降低其自身的价值。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知道,却一直忽略了真正的孝顺

02 注重心灵沟通,切忌武断行孝

孝顺,需要心灵沟通,如果不能交心,即使满腔热忱,也无法达成意愿。

小时候,常常听到邻居刘阿姨对老奶奶大声乞求,“娘,你就把这碗饭吃了吧!”老奶奶总是颤巍巍地说,“我吃饱了,吃不下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刘阿姨觉得能让苦命的母亲多吃一碗饭,就是一件非常孝顺的事。

可是却没有考虑到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武断地一厢情愿,让老人感到心凉,自己的孝心并没有换来老人的高兴。

和颜悦色地交流,平等地对待老人,让老人舒服开心,是孝敬老人的基本条件。在了解老人需求的情况下,用真心爱心平常心对待老人,满足老人的心愿,孝顺的意义才能够真正显现。

如今,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想象着做某某事情就是孝顺,但是,父辈们却并不认可,事与愿违,心中不爽。

良好的沟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除了满足物质需求之外,精神层面的交流确也不容忽视。顺着老人,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换一种尽孝方式,让老人高兴满足才是目的。

百善孝为先人人都知道,却一直忽略了真正的孝顺

03 晚辈帮助长辈,不断进步成长

长辈教育晚辈,理所应当;而晚辈帮助长辈,常被忽略。

由于代沟的存在,长辈们所处的年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思维观念不同,有些时候需要年轻一辈加以引导和帮助,使之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网络时代,如果不能使用电子设备,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教会长辈们使用智能手机,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把手地施教,不嫌麻烦费时间,是新时代的一种孝顺方式。

微信沟通,视频聊天,发红包,抢红包,看头条,欣赏公众号…… 如果能让长辈们学会、应用,当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值得长期去做。每次见面,教会一点,足矣。

所以,晚辈们在自己娱乐进步享受的同时,抽一点时间帮助爱学习的长辈,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操作,以期让他们感受到接受新事物的开心快乐,获得更高层次的满足感。

在学习方面,年龄不是问题。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父亲85岁了,微信用得很熟练,那天中午回家吃饭,又教会了父亲一招,

点击“查看原图”,图片内容更清晰。父亲高兴,我也欢喜。

引导帮助长辈不断接受新事物、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给长辈多买几件衣服,多做几餐美食,多沟通交流,”同样实用有效。

新时代,新气象,新思维。愿我们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孝顺长辈,快乐自己,尽人事,共成长。

对父母真正的孝顺是,让父母永远觉得自己有用,依然被我们需要,我们所给予的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而不是我们认为需要的。

愿天下父母都健康长寿,开心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