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被撞得粉碎的行星後來怎麼樣了?

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也被稱為“主小行星帶”或者叫“主帶”,因為在目前已經被編號的小行星中,超過98%的小行星都是在這裡發現的,加上還沒有被發現的,這裡的小行星總數估計可以多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顆,所以這片區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天體最密集的區域。

不過這裡的“密集”也只是相對來說的,其實它遠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

密密麻麻一顆挨一顆的,不然之前從這裡穿過去的探測器豈不很容易被撞倒,實際上無論是最早進入“小行星帶”的“先鋒10號”,還是後來的“航海家·卡西尼”以及“新視野號”都平安地穿過了“小行星帶”,實際上探測器在這裡發生碰撞的概率還不到十億分之一,這片區域的空間這麼大,小行星的個頭還那麼小,區區百萬顆,平均相互距離其實還是很遠的,其實這些小行星之間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

這顆被撞得粉碎的行星後來怎麼樣了?

圖解:圖片中的小行星看起來是密密麻麻一顆挨一顆的,其實這些小天體之間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

這個小行星帶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早在1772年一位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波德”,他通過計算認為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應該還有一顆行星,於是很多天文學家就一起去尋找這顆預言中的行星,然後經過各種觀測和研究,還是沒有找到這顆預言中的行星,卻發現了幾顆比較大的小行星,最先發現的就是最大的那個“穀神星”(“穀神星”現在已經被升級成矮行星了),隨後又接連發現了“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加起來就已經佔了整個“小行星帶”的一半以上的質量,後來又不斷髮現了很多小個頭的“小行星”,到1868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就已經破百了,然後又過了大概50年,這個時候已經發現了上千顆,再後來發現小行星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到1981年就達到了1萬顆,到了2000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高達10萬。因為現在小行星發現工作已經不是那個時候人工的一個一個去找了,而是有自動化的巡天系統主要由計算機自己去找,所以現在發現小行星的數量一直在不斷的上漲,非常快。

這顆被撞得粉碎的行星後來怎麼樣了?

圖解:“小行星帶”示意圖

“小行星帶”是如何形成的?

關於“小行星帶”的起源一直有一個假說、火星和木星之間,本來有一顆類地行星,叫“法厄同星”,由於某些原因被摧毀了,剩下的碎片形成了現在的“小行星帶”。

不過這套假說解釋不了很多問題,目前已經被主流科學界拋棄了,原因是什麼天體可以把一顆這麼大的行星撞得這麼碎,從哪兒來的這麼大能量?“小行星帶”的小行星,各自的化學成分存在差異,不像來源於同一顆行星等等還有很多問題,總之就是這種猜想有很多漏洞。

這顆被撞得粉碎的行星後來怎麼樣了?

圖解:假說:“法厄同星”被不明天體撞得粉碎,形成今天的“小行星帶”

那現在主流的“小行星帶”起源的觀點又是什麼?

現今的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是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在太陽周圍濃密集體的殘餘,它們因為受到了木星巨大引力的影響,從而沒辦法聚集成一顆行星,即使形成了一些稍大一點的天體,也很難在隨後的碰撞中倖存,所以這些殘餘只能聚集成一些小顆粒。由於和木星軌道共振的原因,“小行星帶”其實不是一個大環,而是像行星環一樣,中間也有縫隙叫做“柯克伍德空隙”。

這顆被撞得粉碎的行星後來怎麼樣了?

圖解:小行星主帶分佈的“木星軌道共振”示意圖

它把“小行星帶”從裡到外主要分成了三個區域,也就是三個環,在中間區域大概距離太陽2.7AU(天文單位),以這個距離為半徑可以畫一條線叫做“雪線”,在這條線以外的小行星,基本可以形成冰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