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土豆喂饱了欧洲人,番薯促成了清朝人口暴增,为什么美洲自己的人口一直上不去?

澹奕


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东部迁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脉,在的的喀喀湖区附近安营扎寨,以狩猎和采集为生,是他们最早发现并食用了野生的马铃薯。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他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650年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开始在欧洲普及。

17世纪之前,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徐光启 (1562—1633) 所写的《农政全书》中记载有“土豆”。在《农政全书》卷二十八记载有下述一段话: “土芋, 一名土豆, 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 根圆如鸡卵, 内白皮黄, ……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 洗腻衣, 洁白如玉。”由此可见, 土豆的引进在1633 年前无疑;更准确地说, 马铃薯在1628 年前已传入中国, 并且广为人知、普遍栽种, 因为1628 年为《农政全书》出版的大致时间。

1719年马铃薯由爱尔兰移民带回美国,开始在美国种植。

十八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现在,马铃薯主要在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荷兰等国广泛种植。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最多、总产最多的国家。

从1776年到1910年间,中国14.12%的人口增长是由玉米所致。而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中国粮食增量的55%是由于这三项新作物(玉米、番薯和土豆)”。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将是中国经济史的一项惊人的发现,但龚文引述的是帕金斯《中国农业发展》一书的结论,两者的原文均明确无误地写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粮食产量约55%的增长归因于种植面积的扩张”,而根本不是如陈志武所讲的那样归因于这三种美洲作物。这一错误也是惊人的。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长与数量甚至经济发展都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甚至称所谓的“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

西方的观念祟尚的是个人的自由解放、个性及个人享受,缺乏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而这些又洽是东方人的优点,所以他们标榜的自由,对民主是没什么追求的,因为民主包涵了共性、体现绝大多数的意愿,所谓西方民主都是有人故意贴错标签。他们的生育观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呈现负增长。





经常用了


说一个知识误区:番薯并没有造成清朝的人口暴增。

清朝并没有出现人口暴增。

就连我们的中学课本,都误以为:清朝依靠着种植番薯等美洲作物,使得人口激增到4亿。

事实上,这种误解与当时的人口统计错误有关。清朝初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官方统计的其实是“人丁”——

人丁与人口,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下面这张图,就是建立在错误认识上的结果:

举个例子吧,康熙四十九年(1710)户部统计:

是岁,人丁、户、口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三千五百二十四。

“人丁、户、口”三项,并不是人口。这2400万,并不是人口数据。

其中,“人丁”是指16-60岁间承担“丁税”的男子,也就是说为一种纳税单位。

既然是纳税单位,就会有逃税的情况出现,对此康熙认识地很深刻:

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

账面统计的一丁,背后可能对应数个或数十人。

那么,清朝当时还能只有2400万人吗?真实的人口数据,至少要翻几倍吧。

因此,清朝最初并无人口普查,所谓最开始只有几千万人口,这其实是一种对史料的错误理解。

直到康熙施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随着丁银的固定,逃税的现象才得到缓解,此举也为乾隆年间的人口普查奠定了基础。

清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发生于乾隆六年(1741),根据记载:

各省通共大小男妇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五十九名口。

原来,当时的人口数据其实是1.4亿,这不包括番疆苗界的边疆群体。

最后,清朝从未大规模种植过番薯。

至少要考虑粮食的产量问题吧?

如果你觉得番薯养活了几亿人,这个产量就必须充足。

但事实上,直到民国1914-1918年间,根据统计——

玉米与薯类种植面积,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2%,两者合计的产量也只占粮食总产量约为7.67%。

这就意味着,美洲作物的神话被戳破了。

总而言之,清朝人口虽然增长很快,但并没有出现爆炸性增长。其次,清朝也没有大规模种植过番薯。


HuiNanHistory


土豆丶红薯是杂粮,它们最大的优点就是能适应贫瘠且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它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单位亩产虽然不低,但是却不如主粮的单位亩产养人。也就是说一千斤土豆、红薯,不如一千斤大米丶麦子养人。

欧洲引进了土豆,让欧洲的土地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增加了欧洲农作物的产量。

自从明朝时期,将红薯引入中国后,有效的减轻了饥荒的危害。对清朝人口的增长,也有正面的意义。

不过清朝人口的成长,不仅与红薯的引进有关,而且还与玉米的引种也有关。更重要的是,清朝雍正皇帝实施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减轻了广大平民的苦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而欧洲人口的发展,主要是医疗的发展,让人口的成活率增加。海外殖民,拓展了生存空间。高效的海洋捕捞,促进了海产品供应。总的来说,引种土豆,只是促进欧洲人口增长的一个有利因素而已,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再看美洲原往民,除了土豆丶南瓜、红薯丶玉米等农产品外。一无强大的海洋捕捞能力、二无成熟有效的医疗体系、三无强大的畜牧业、四无高效的制造工艺丶五无小麦、水稻等高价值主粮。因此美洲人口上不来。


鬼影147951010


美洲孤悬海外,没有和旧大陆大规模交流技术和文化的条件,几千年连最基础的车轮、金属、文字等科技都没攀出来。具体可看一本书叫枪菌钢。

南美虽热但丛林遍地土地贫瘠,北美虽大却有各种极端气候。很少有大山大河围起一小块奶与蜜之地作为文明优质出生点。每次都是没爆出人口来就各种团灭。

玉米其实并不高产,因为加工困难,长期吃很伤牙齿,单位重量能提供的热量也很低。按单位土地单位人工能产出并转化的卡路里来算,水稻是更好的作物,虽然种植费劲但是更管饱。所以即使现在我们也是种水稻小麦为主,收获和播种中间为了不浪费土地才种一季玉米。而美洲到现在还是种玉米不中水稻,因为土地和气候还是跟不上。地瓜土豆现在也是作为补充,你要把好的耕地不种米麦而种地瓜,农民伯伯打死你个败家子。同样地瓜直接吃多了会便秘,不信你光吃一个月地瓜试试看。必须废tm洋劲加工成粉皮粉条之类才能当做主食,费工费料费时。土豆会退化,两三茬之后就不长了,实际上现在的农业科学也没有确定的说法,据说是病毒。你让连轮子都没发明出来的文明哪儿说理去。




Zzz虚空索敌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说一下番薯促成清朝人口暴涨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美洲作物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面临人口压力带来的社会危机,康熙皇帝频繁大力度地减免赋税、赈灾、治河、兴修水利、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来应对;在继承上述措施同时,乾隆皇帝与各级地方政府,开始推广美洲作物,玉米、番薯是主要的品种。乾隆五十年,皇帝意识到“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玉米、番薯最大的优势是适应力强,对土地要求不高,可以种植在贫瘠的山区丘陵坡地,不与传统稻麦争地。为了鼓励民众垦荒,达到乾隆皇帝希望的“野无旷土”、“民食益裕”的目标,各级政府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对于新开垦的贫瘠山地丘陵以及零散地块“永不升科”(永远免税),而这些土地主要用来种植玉米、番薯。在政策的推动下,玉米、番薯逐渐在全国推广:根据地方志,在观察的266个府级政区中,1776年,还有118个没有玉米种植,1820年降为72个,1851年则仅有40个。 随着乾隆晚期全国推广玉米和番薯,人口也在持续增长,并将在未来30年内突破4亿。

那么,这两者之间真的存在因果关系吗?玉米和番薯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从1776年到1910年间,中国14.12%的人口增长是由玉米所致。而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中国粮食增量的55%是由于这三项新作物(玉米、番薯和土豆)”。如果这个论断成立,将是中国经济史的一项惊人的发现,但龚文引述的是帕金斯《中国农业发展》一书的结论,两者的原文均明确无误地写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粮食产量约55%的增长归因于种植面积的扩张”,而根本不是如陈志武所讲的那样归因于这三种美洲作物。这一错误也是惊人的。(引用资料部分,特别标注)

“中国14.12%的人口增长是由玉米所致”吗?答案是非常可疑的,因为地方志中记录的只是玉米种植的“有、无”问题,而并没有记录它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任何计量方法都无法仅根据“有、无”来准确计算出玉米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那么以玉米、番薯、土豆为代表的美洲作物对清朝中国人口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由于清朝没有各项粮食作物的产量统计,无法进行估计,但好在有民国初年的相应统计。1914-1918年,玉米与薯类(包括番薯、土豆以及中国本土的芋头等在内)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7.2%,两者合计的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约为7.67%;1920年代,玉米、番薯包括中国本土的各种芋类在内的产量合计也只占全国粮食产量的9%。(引用资料部分,特别标注)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长与数量甚至经济发展都主要归因于美洲作物,甚至称所谓的“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这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臆断。所以有必要对于题中说法纠正。

接着回答为什么美洲人口上不去?


西方的观念祟尚的是个人的自由解放、个性及个人享受,缺乏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而这些又洽是东方人的优点,所以他们标榜的自由,对民主是没什么追求的,因为民主包涵了共性、体现绝大多数的意愿,所谓西方民主都是有人故意贴错标签。他们的生育观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呈现负增长。(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望熟读世界史的专家,评论补充)

更多精彩回答与文章,请关注鉴史以明志

鉴史以明志


生育除了与吃有关,还与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欧洲最富裕,可人口是减少的,是外来移民填补看了欧洲本地人口的减少,才让欧洲人口基本平衡。非洲是世界最贫穷的一个大洲,很多国家吃饭都成问题,可非洲人口增长最快!


铁塔-刘植荣


他们的人口也不算少,有几千万,但是跟他们的资源资源相比,好像还是不太相称,这里面就牵涉到他们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这一点上美洲和西非的很多地方是很类似的,他们长时间停留在中国的商f代时期,也就是流行活人祭祀和吃人,导致各个部落不得不走进山地和丛林,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便于防御,可是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们实际的生产资料非常紧张,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根本就无人种耕种,那么生产出来的生活物资就很少,不太可能供养众多的人口!西班牙人来了以后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的武器先进足以在平原地区击败掠夺人口的部落军队,同时通过武力讨伐,彻底改变了部落间的关系,印第安部落终于从人口掠夺的噩梦中醒来,当然,地方已经被西班牙人给占了,他们还是没有良好的土地,还是不能供养人口


帝国历史观察者


这是信口开河吗?有什么依据没有?为什么原产地美洲不人口爆棚啊!  我觉得是清朝的人口政策好,造成的人口爆棚。清朝以前是要交人头税的,你生多了税都交不起,穷人家都不敢多生。


月夜羽夕


我是猜的,不知道对不对,因为番薯土豆都拿去喂欧洲人了,美州人自己只分到一点点吧?


云之初心本散


番薯不是美洲原产,玉米才是。番薯来自菲律宾,明朝时进入中国。番薯、土豆做主粮不合适,可是产量高,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能救活一些人口,突破春天的瓶颈,这就能在同样的土地上养活更多的人。美洲人口一直在暴增,只是空间大,没有到极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