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高以翔在錄製《追我吧》時意外去世的悲痛消息至今仍然讓人心痛,浙江衛視一則“本週停播”的聲明也顯得不太有誠意,在安全意識問題被瘋狂討論的同時,浙江衛視的旅行綜藝《漫遊記》不聲不響地繼續播出,慢遊的概念讓這檔節目看起來十分安全。

但即使是慢綜藝,《漫遊記》也還是多多少少展現了一些傷痛。李晨作為飛行嘉賓來到節目中時,在健身中傷到了腰,幾乎不能動,結果李晨只是打了消炎針止痛針等等,就坐上輪椅和鍾漢良郭麒麟一起出發了。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之後李晨更是在旅行中直接睡著,郭麒麟說李晨乘坐了凌晨四點的飛機來參加節目錄制。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之前我質疑過《漫遊記》中飛行嘉賓的設定,那麼這種質疑可能在李晨旅行中秒睡的時候達到了峰值。一檔兩個人結伴在克羅地亞旅行的慢綜藝,為什麼要為難飛行嘉賓高強度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李晨真的能夠享受在克羅地亞的短暫旅行嗎?


除了飛行嘉賓,郭麒麟也迅速成長為不怕吃苦的“好旅伴”,節目中郭麒麟痛風發作,也堅持一瘸一拐地跟著鍾漢良穿梭在克羅地亞的大街小巷。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可能李晨和郭麒麟都覺得忍受身體上的疼痛不是什麼大事兒,但作為觀眾看他們為了一次行程呲牙咧嘴地上路,確實會替他們感受到不適。

不過一場旅行,相比隨時感受他們的痛苦,我更傾向於他們繳械投降,在酒店裡說一段單口相聲,不然慢綜藝應該有的享受就會被傷痛喧賓奪主。

如果說《漫遊記》對明星來說是體力上的考驗,另一檔旅遊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大概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考驗,在節目裡明星們要和一群素人一起出遊,但觀眾卻很難感受到旅行的快樂之處。

比如陳學冬成了人形立牌,不停地被素人拉著合照。他的尷尬與不適雖然還算有節目效果,但對陳學冬來說這趟旅程將是持續性的合照噩夢,更別說旅行團裡的成員性格不一,陳學冬甚至還要協調。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而黃宗澤和歐陽娜娜大概是最倒黴的兩個人,其他人只需要應對各種各樣陌生的素人就好了,他們兩個還需要高強度地爬山。歐陽娜娜表示不知道無止境地往前走意義是什麼。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素人們也都體力透支,甚至有一位叫餘小宓的團員高反嚴重,在有眼底大出血的狀況下還在硬撐。這位團員也說了一句我們很熟悉的話: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採訪時一位叫雲登的團員表示大家都在很盡力地不給別人添麻煩,歐陽娜娜也表示對於小宓的堅持很敬佩。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但什麼是真正的麻煩呢?是你不想爬山的時候有人把你送去山腳,你體力不支的時候有人逼你登頂。

《各位遊客請注意》同時也因為嘉賓頻繁的衝突被稱作是走了《花兒與少年》的老路,畢竟《花兒與少年》前兩季盛況直到今天還是值得回味。

但相比《漫遊記》和《各位遊客請注意》中那些不必要的傷痛和麻煩,《花兒與少年》還是保證了行程的合理性的——15天遊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個國家,六個城市,只不過經費有限。

並且很有意思的是,《花兒與少年》的每一期的看點提示都是內容相關,比如購物、租車、衝突……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而《各位遊客請注意》即使沒有太多的體力上的挑戰,但看點上仍然強調“陳學冬帶病調解”。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似乎《漫遊記》和《各位遊客請注意》都很相信明星們在體能上的付出和對病痛的忍耐是可以創造更多看點的,即使作為安全係數相對較高的旅行綜藝也仍然要讓嘉賓展現出拼命的狀態。

或許觀眾也真的對這種極限挑戰的內容有天然的好奇心,但旅行節目大可不必這樣,畢竟觀眾在旅行類節目中想要收穫的不是勞累和擔心。


其實《花兒與少年》第二季也出現過所有成員都覺得太累了的情況,大家剛到倫敦一上午就暴走了十公里,所有人都覺得太累了,寧靜也因此發脾氣。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但後期寧靜和嘉賓們的溝通是有效的,大家通過這一次的衝突迅速的瞭解了彼此的需求,之後也就更能量力而行。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這可能才是旅行的常態,徹底放棄做一條鹹魚辜負美景的時候,可能離身體極限還有很遠,但沒有人想要觸碰到那個極限,即使是明星。

之後《花兒與少年》第三季,我們看到更多嘉賓的自我照顧,比如井柏然作為導遊不想讓大家太狼狽,無論如何也要訂車出行。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玩衝浪的時候女孩子們不感興趣就站在沙灘上看,不必被海浪拍來拍去。這樣的一派和諧下,沒有吵架衝突,一幫年輕人吵吵鬧鬧也很有意思。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辛苦當然會有,畢竟旅行就是一件十分耗費體力的事情,但辛苦過後,娜扎和幾個女孩子會湊在一起說,很感激這次旅行,覺得很有意義。

旅行類綜藝真的需要這麼拼命嗎?

旅行是一件可以加速人際關係發展的活動,人們會在旅程中迅速結識、迅速融合,同時突發事件和矛盾也會加速產生。嘉賓在這類節目中完成的不僅是一場出遊,更是展現了這個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花兒與少年》雖然勞身,但節目組的位置後撤減少了對嘉賓行程的過多幹預,人物之間因為累、因為意見不統一而爆發的矛盾在邏輯上是合理的,同時也會引發觀眾的共鳴,形成看點。

《漫遊記》和《各位遊客請注意》則期望通過行程安排強調節目組對節目的把控,作出節目組滿意的節目,但這種目的性弱卻讓人拼命也要完成的旅程實在有些不知所云。

對羅PD花樣系列的仿製是旅行綜藝進入我國綜藝市場的開端,但似乎羅PD的花樣系列中流露出的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旅行意義的探索沒能很好的延續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不必要的拼命精神和堅持主義。

其實當我們選擇旅行和看旅行綜藝時,我們期待的是同樣的東西——放鬆和思考人生。詩可以在遠方,拼命不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